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的医院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的医院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冯巧云

冯巧云

(江苏省镇江市口腔医院;江苏镇江212002)

【摘要】优秀的医院文化是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体现医院职工共同的医院发展愿景。优秀的医院文化需要建设、继承和创新,善于充分发挥医院文化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目前医院文化建设存在忽视文化建设内涵、文化建设的断层以及文化建设创新力度不够的问题。针对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找准医院文化建设的切入点、着力点和落脚点的文化建设路径选择,为更好地建设、传承和创新医院文化提供努力方向。

【关键词】医院文化问题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1-0139-01

一、医院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先进文化管理模式,是医院在经营活动和长期发展过程中,并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综合,是一定社会文化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具有医院自身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1]医院文化集中体现了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体现了医院职工的价值取向,渗透在每一位职工的认知和行为中。医院文化内涵丰富,包含医院发展理念、医院职工价值观、医院精神、医院团体意识、医院形象、医院制度和医院长期发展愿景等内容,一般包括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等四个层次的文化,例如院歌、院徽和院训等均属于文化符号,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医院职工的价值观属于文化精神层面,是文化建设核心内涵,也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医院文化建设增强了医院职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医院文化通过精神纽带将人与人之间紧密的联系起来,增强医院职工思想认识的趋同性,逐步形成医院统一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认识。职工价值观越统一,对医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越高,医院的整体凝聚力也就越强,降低了医院管理的难度。医院文化对医院职工的行为具有引领和规范作用。医院文化体现了管理者的价值观,传播了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从思想认知方面培育职工的行为,对医院职工的行为具有引领和规范作用。医院文化有助于增强医院软实力。医院文化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医院的影响力,还可以构建医疗服务品牌,折射出医院的整体魅力,提高医院美誉度,增加患者对医院的忠诚度,增强了医院的竞争优势。良好的医院文化营造舒适的工作氛围,提升了医院整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医院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忽视文化建设内涵。一是流于形式。很多医院把文化建设简单理解为编制院训、院徽和院歌,简单理解为医院开展的各类文体活动,简单的理解为医院宣传,参与者往往是被动要求参与的,带有消极或者负面情绪,没有深刻领悟文化活动的深刻意义。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活动,参与者被动参加文化活动,带有抱怨情绪的参与者使活动效果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很多医院文化建设重视活动形式,忽视其核心内涵。二是急于求成。医院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短暂时间所能形成的,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很多医院试图通过党办、团委开展主题活动建立起医院文化。但是,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职工思想认识和行为规范逐步形成和统一的过程,不能靠简单的几个部门几次简单的活动就能建起来的。医院文化建设也需要长期规划,纳入医院日常管理范畴中,明确牵头部门,建立激励机制,建立起培育医院文化的长期机制。

2.文化传承的断层。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文化建设的效果越来越取决于医院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医院主要领导的更换容易导致医院文化传承的中断,造成医院文化建设和传承的不连续性。没有文化建设和传承的制度体系,医院文化建设和传承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医院主要领导对医院文化建设的作用过于突出,导致医院文化深深地打上领导认识形态的烙印。每个领导管理理念和思路不一样,医院文化相应的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容易导致文化传承的断层。文化建设是一种管理手段,通过软件和硬件的提升和改善,逐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可是在管理实践中,医院文化与医院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没有有机融合,游离于医院管理之外,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管理脱节,文化传承失去了载体,造成医院文化建设的片段化。

3.文化创新力度不够。健康的优秀的医院文化是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主动适应环境,吸收积极、健康和有利的因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步形成适合自身的、创新性的、个性化的医院文化建设之路。目前,大多数医院文化建设习惯于对企业文化进行生搬硬套,追求统一的文化形式,没有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医院管理者缺乏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没有及时审时度势和及时更新观念,没有结合行业和医院特点开展文化建设,当医院文化与医院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对医院发展起阻碍作用。

三、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1.找准医院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充分发挥领导者的作用,领导重视是医院文化建设和传承的重要动力,领导的参与是医院文化深化设计和持续推进的重要保障。一是领导重视医院文化建设,具有文化自觉意识。领导重视文化建设,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给予物力、人力和财力支持,进行医院文化培育的顶层设计,做医院文化的引领者,引领医院成为团结互助的大家庭。二是加强医院文化制度建设。医院的规章制度是医院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规则、科学管理的反映。[2]在建设医院文化的过程中,制度文化建设具有长期性、根本性和稳定性的特点。[3]医院文化的形成以及作用的发挥必须要有相关的制度作保障,对符合病人和医院利益的行为予以肯定和奖励,对损害病人和医院利益等偏离医院文化的行为予以惩罚和纠正,逐步让每位职工由制度刚性约束变为自觉主动接受医院文化确定的价值观体系和标准。

2.找准医院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一是与医院管理相结合。医院文化与医院管理不是两条腿走路,不同的管理风格体现了不同的文化氛围。文化与管理紧密交融在一起,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更好的为医院发展服务。科学的管理为医院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科研管理、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薪酬体系、激励机制,促进医院文化向纵深方向发展,而医院文化又为医院的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二是与职工思想教育相结合。医院文化建设需要全院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在对医院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灌输医院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愿景,将员工教育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宣传、教育、关心和引导职工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调动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格局。三是与塑造医院精神相结合。医院精神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医院职工相同或相似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认识,集中体现医院职工的思想信念、价值取向和道德品质。将文化建设与医院精神塑造相结合,塑造医院职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助推医院精神文明建设。

3.找准医院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组织,主要作用是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而良好的服务态度是对医院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的必然要求。通过文化建设强化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服务意识,逐步引导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引导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切实为患者考虑,服务热情周到,态度和蔼可亲,不仅技术精湛,而且体贴入微,构建融洽的医患关系。文化对医院职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并不是完全依靠规章制度的“硬约束”,而是靠价值观的影响,引导员工逐渐形成行为自觉。医院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大局,为医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增强医院发展的内生动力。文化通过对职工的认知、动机、期望等文化心理的渗透和影响,使他们对医院产生认同感、使命感和归属感,使职工主动将个人行为与医院发展融为一体,让个人与医院拥有共同的精神纽带,从而促使医院形成内聚力、创新力和持久力。

参考文献:

[1]王丽华何京芬发掘医院文化内涵,塑造医院个性品牌[J].现代医院,2005,5(6):1-3.

[2]王建平.谈医院文化建设[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1):47-48.

[3]徐新灏.从员工满意角度改善民营医院文化建设策略探讨[J].医学与社会,2009,22(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