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及改进刘宏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及改进刘宏燕

刘宏燕

(国家电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州供电分公司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电网调控运行是电网系统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实际的电网调控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管理和技术等两个方面,为了保证电网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需要在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寻找相关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提高电网调控运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本文在对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理内容和主要安全风险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加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网调控;运行风险;管理措施

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具有管理链条缩短,人力资源使用率提高、电网应急事故处置能力得到加强等优势。同时,不可避免地,调控一体化也给电网调控工作带来了新的危险点,因此,对电网调控运行的危险点展开调查和分析,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控制,做好风险预控也就成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电网调控运行工作的危险点,并提出预防危险点的建设意见。

1存在的安全风险

1.1管理风险

近年来,随着电网改造升级不断深化,电力设备装备及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电网调控运行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电网运行管理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然而,在该种电网调控模式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来自于系统管理方面的问题,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保障对设备的监控管理,还需要对大量的变电站信息进行分析,同时实现重要设备的风险识别、风险分层、风险筛选、风险优化等。系统调度人员在面对这样复杂的工作内容时,对于数据信息的掌握不熟练,将会严重的影响到电网系统整体调控。

1.2集约化风险

现阶段我国采用的大运行体系管理模式与之前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大运行管理模式主要采用的是集约化的管理方法,其管理的业务逐步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在整体维护方面以及继电保护方面的业务相对较多,这就使得电网调控更加的全面,但是,我们也认识到正是由于集约化程度的提升也促使集约化风险有了一定的提高。

1.3电网事故风险

在电网调控运行过程中,在系统操作有误的情况下,会出现突发事故。如,在进行电网检修工作时,为了防止检修调试信号的上传影响到监控员系统状态监控,监控员将检修设备挂“检修”牌。当设备进行送电时,如果不能及时取消挂牌,将会导致系统信号不能及时上传,监控员不能监测该设备的运行,而该设备出现问题将会引发电网运行安全事故。

2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的对策

2.1建立完善的电网调控管理机制

(1)明确业务界面。应规范调控一体化模式卜班组职责、岗位职责、值班管理、运行管理、资料管理、班组建设、培训体系等方面的要求,明确倒闸操作、信息监视、保护、自动化系统运维和专业管理的工作界面,全面梳理并划分变电运行与电网调控之间的工作界面。(2)优化工作流程。应对倒闸操作、电网事故、异常处理、检修计划编制、日检修计划审批工作、地调停限电管理、新设备启动、电压无功管理等流程重新进行优化,保证电网运行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每一项工作,都做到定人员、定时间、定内容、按计划、分步骤进行,月底、年底进行检查考核,实行闭环管理。(3)修编标准制度。根据调控一体化的功能定位、组织架构以及相关职责和业务范围变化,细化编制、修订适应调控一体化的标准制度体系,理顺管理关系,构建简洁科学,运转协调、顺畅、规范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2.2对电网调控运行安全管理工作过程进行监督

为了提高电网调控运行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需要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加强调控审核力度,实现管理方面的创新,比如说在值班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对电网调控的安全审核,可以安排相应的值班主任,在对电网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分化的基础上,提高电网调控工作的整体效率,值班主任需要对电网运行日志进行填写,对历史数据进行观察分析,在遇到安全风险的情况下,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对安全事故进行检查和处理,并且在处理的过程中对指令票进行填写,将电网检修工作落实到实处。在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安排监督管理人员来对值班主任的工作义务进行监督管理,在发现值班主任在工作期间没有履行工作义务的情况下,需要按照有关规定来对其进行处罚,以此来推进制度考核的逐步发展。

2.3优化电网运行,降低电网调控风险

在城农网调控运行环节中存在着很多风险,为了降低这些风险,需要及时掌握电网当前运行模式,根据电网数据反馈进行电网运行风险防范。同时对未发生的风险进行概率计算,防患于未然,以指定管理对策。如对输变电设备进行失效停运的概率、等级等方面的评估。技术人员从计算机管理模块中读取变压器、输电线路、电缆、母线、开关等状态评价结果。确定性风险对于电网系统的运行产生巨大的影响,如设备故障所导致的系统瘫痪等。同时该种确定性风险评估比较直接,能够直接定位故障风险所在。此外,城农网中的主变线路、电压管理等环节都比较容易出现风险,因此,在对城农网风险调控环节中,可以从电网主变/线路重载、电压越限、频率越限、备用不足等方面进行确定性风险评估。

2.4建立完善的风险预防控制机制

就一般情况而言,电网调控中潜在的风险是能够有效预防的,因为值班人员在检修的工作中对基本风险可以提前了解,应分析电网的网架结构,对那些薄弱地方进行试探性的检查,进而得到准确的供电信息和电网运行的状态,提前做好电网运行的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地掌握风险,达到电网安全有效运行的目的。预防风险的工作程序包括落实检修计划、就电网的运行情况提前分析出潜在的安全风险,制度有针对的预防措施、对风险事故进行实战演习、工作交接班时要对高危风险和相应的解决措施一并交接清楚。这里我们以某地供电公司的电网运行风险控制的工作经验为例,来加以说明。他们先对本地区的用电情况做了全面的调查,进行要求各大电网对自己的电力运行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预判,并形成书面文字——制定年、季度预测报表,上交给相关的管理部门,这样做能够使电网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实践表明,正是实行了以上的一系列方法,使该地区的电网运行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观,供电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是保证电网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电网调控运行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电网系统运行中所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需要有针对性的寻找相关风险处理措施,以此来提高电力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曾卫国.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及对策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4:182.

[2]钟利群.基于大运行体系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及对策探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12:93-94.

[3]赵亚萍,宋雪芹.加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