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零售业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徐越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430072

摘要:实现零售业的信息化已成为我国零售业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是零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关键。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零售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在认识、建设、运作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求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零售企业;信息化;对策

零售企业信息化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起一个管理的信息平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推动零售企业经营模式、管理理念、营销方式的根本变革,促进零售企业的现代化。

1我国零售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零售企业经营者在信息化建设上的认识差距国内很多零售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是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并没有从企业的切身利益和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认为对自己的企业了如指掌,一些静态的数据就足够决策使用,局限在货品和资金周转、运营成本、商品价格诸方面下功夫,而对于建设动态的信息流,并没有真正进入实际运作日程,担心会增加管理费用,加大运营成本,而没有明显的效果。在实际上采取观望,拖延的态度,这样就会给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带来潜在的巨大风险。

1.2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考虑不成熟信息化建设不是个简单的投资,这是关系到零售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能否站得稳,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必需,因此必须有总体的、全面的、长远的考虑。然而,目前的零售企业大多还缺乏IT规划,运作系统缺少一致性,原来的手工操作系统同新建的体系不匹配,造成信息孤立,培训难度大,维修费用高,收益低下,风险增高。虽然信息化会导致零售企业在管理方面发生质的变化,会使一系列的工作职能发生变化,从而对整个企业都会发生重要的影响,但如果在建设的规划阶段,不认真对信息化的指导思想综合考虑,会导致对系统的目标、管理体系、关键的成功因素、重点应用的领域等诸方面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使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和实际运作难度加大。

1.3运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数据采集规范方面重视不够大多数零售企业管理体制落后,在数据采集规范方面重视不够,导致了管理的混乱,有效的信息流产生的基础是基本数据采集,离开了数据采集的规范和准确,等同将信息流变成空中楼阁,以后一切的运作都是不真实的,信息流就会变成“垃圾流”,其运算整理的信息只能是垃圾信息,就失去了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2零售企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2.1提高零售企业经营者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信息化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作用

零售企业的经营者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指挥官,是企业的真正一把手,零售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一把手的指挥决策。大量的信息化建设的实施都证明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往往在于企业的经营者的重视程度,如果经营者认为自己不明白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而站在旁观者的甚至是反对者的立场,那就会导致信息化建设的时机贻误或失败。应该看到信息化建设对于零售企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管理和经营会因为信息化而发生本质的变化,从企业的机构设置到人员的安排调整,都会重新布局,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营者就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明确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战略作用,应在信息化建设的准备阶段就必须清楚信息化建设既是不得已而为之,又是自觉而为之,不能过分依赖粗放型的经营发展和利润的增长,这是在现阶段清醒精明经营者的共识。企业的经营者对信息化建设的根本重视,应该从信息化的建设提到议事日程开始就明确责任,从本身重视为起点组织开展工作。虽不必事必躬亲,但是要心中有底数,通过经营者的原始动力来带动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和投入。经营者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随着企业的发展作长期持久的打算来进行,放到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地位来抓好这项工作。

2.2确定零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设计,做好运行过程中的不断完善

零售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根据企业的现实和战略发展,要把握零售企业自身的特点,在营销的竞争策略中,自上而下地做好总体设计,选择最适合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泛,参加人员众多,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协调,要调动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信息化建设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样一个对于企业的战略工程,没有完善的、务实的统一规划,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阶段性的、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随着外部环境,竞争对手,技术发展和内部状况的变化需要不断调整及完善,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条件下进行信息化建设,开始就必须有较完善和可操作性的统一规划,实行分步实施,减少和避免重复建设所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和浪费。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大的焦点和困惑,就在于计划没有变化快。企业的信息建设总体规划既要考虑保证运作、强调稳定性和长远性,同时又要考虑环境变化而突出适应性和应变性。总体规划要从经营管理的战略需要出发而不是从系统技术的需求出发。要避免脱离总体规划目标而进行因小失大的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要从经营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而不是从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出发,以利于充分利用组织的现有资源来满足信息化建设关键需求。

2.3把握零售企业信息化建设适度的开发目标和内容,将合适的先进信息技术和企业的实际有机结合

零售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高度重视开发目标的确定,企业应根据自己的预期目标、企业的资金投入能力,结合企业的实际,对信息系统的先进性、安全性、功能性提出要求,确定所要采用的硬件系统、操作系统、软件平台、数据库系统、网络电源等技术条件。特别要高度注重软件的前期选型和考察,不能忽视这一事半功倍的工作。零售企业在确定软件类型时要认真地考虑如何让所选定的软件适应自己的经营模式,除考虑软件的价格外更应考虑软件内在的功能,更要对软件开发商的实力和售后服务加以考察,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里,让软件能够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变化。

3结束语

尽管我国零售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解和认识不断加深,但实际上还是受我们的软件开发应用技术水平、信息化知识教育的程度、企业的管理水平制约,使得零售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这项工作在企业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干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分析问题存在的状况和原因,探求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对零售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会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葛妮.信息经济时代下零售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1):91-92.

[2]梁红俊.新型城镇化视角下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促进策略分析[J].商业时代,2016(20):16-18.

[3]董常亮,刘杰.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零售企业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2):54-55.

[4]杨海燕,王伊,韦菁韩.零售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以华联综超为例[J].会计之友,2017(3):57-61.

[5]罗宁,赵忠秀.“互联网+”模式下零售业全渠道运营策略的比较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7(9):9-13.

[6]杨庆.论新型城镇化进程对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6(17):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