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视角下的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与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全面预算视角下的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与控制

王一捷

天津宇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270

摘要: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全面预算管理现已成为现代化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模式,其管理的本质是综合性极强的价值管理,这种价值管理的特征与职能是其他管理所不能代替的,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建立以预算目标为中心的责权体系、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成本费用管理、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范风险,更加有效地组织和协调生产活动、促进预算目标的实现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全面预算建筑工程预算管理

1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范围和力度还比较小,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且能够取得很好的优势效应。然而纵观发展初期,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的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1.1对预算管理认识不到位

当前还有一部分建筑企业的领导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其效果及作用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尤其是对具体如何实施运用没有一个简单明了的认识了解。我国建筑市场由于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在预算管理工作中更倾向于集权式管理的旧模式,往往是自上而下、强制性、单一性的信息传播,很难做到意见与建议的有效交流和沟通,其预算管理计划更多的表现为指令性和执行性这样的模式。在这种工作状态下,全面预算管理很难深入人心并贯彻实施下去。

1.2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企业相关人员对预算与财务预算的概念认识还不够清楚,只是编制财务预算,导致预算编制不全面;存在“预算就是财务部门的事情”的错误认识,这必然导致预算编制缺乏有效的配合。

2建设工程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基础

2.1建设工程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起源于财务管理,其内涵是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期间(一般不超过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它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企业一定期间内利润的预计额,是企业奋斗的目标,根据目标利润制定作业指标,如销售量、生产量、成本、资金筹集额等)为目的,以销售预测为起点,进而对生产、成本及现金收支等进行预测,并编制预计损益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建筑工程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体积庞大、复杂多样、整体难分、不易移动等特点,在实施过程所特有的生产的流动性、产品形式的多样性、施工技术的复杂性,与其它商品截然不同,因此,针对建筑工程的特性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笔者延伸为以工程造价控制为主线,建立预算目标锁链与预算目标体系,检查和监控预算目标在实施过程的执行情况和完成情况,结合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以及实际工程制造成本的积累,进行信息反馈,及时纠正预算目标的偏离,以达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金效益的目的。

2.2建筑工程全面预算的主要内容

根据建设工程不同建设阶段,按建设程序,由前至后、由浅至深、由粗至细在各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编制,环环相扣,上一阶段预算目标对下一阶段进行指导与控制,建筑工程全面预算的主要内容如下:

2.2.1投资估算

建筑工程全面预算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是指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料和一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包括工程造价和流动资金)进行的估计,投资估算额作为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不得随意突破。对工程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它为设计提供了经济依据和投资限额,设计概算不得突破批准的投资估算额。投资估算一经确定,即成为限额设计的依据,用以对各设计专业实行投资切块分配,作为控制和指导设计的尺度或标准。在建设工程全面预算管理中投资估算是第一个预算目标。

2.2.2竣工结算

竣工结算是施工企业在完成承发包合同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并交工验收之后,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际情况及合同的有关规定而编制的,按照约定的合同价款即合同价款结算内容以及索赔事项办理工程价款清算的经济文件,全面反映工程造价。通过竣工结算,可对工程成本进行经济核算、考核对比,总结和衡量企业管理水平,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服务。

3完善建筑工程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

3.1合理确定各阶段预算目标值,建立有效的预算预警制度。在建设实施过程中阶段性地收集完成目标的实际数据,将实际数据与计划值比较,若出现较大偏差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目标值的实现。同时,建筑工程全面预算管理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是以合理确定为基础,有效控制为核心,贯穿于建设工程全过程。在投资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项,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对预算内事项、超预算事项、预算外事项以及反常事项,通过实际情况与预算比较得出是否超过警戒线,对有超预算、无预算开支的情况,及时按相关规定处理。

3.2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有效实施建筑工程全面预算管理的手段。通过各阶段预算目标的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设计和施工过程中。

3.3立足于事先控制,实行动态管理。即全面预算管理不仅要反映投资决策,反映设计、发包和施工被动地控制,尽可能地减少以至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离,以强大的信息系统做基础,更要主动地影响投资决策,影响设计、发包和施工,进行主动地控制。

4结语

建筑工程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建设项目各环节,专业知识交叉复杂,从可行性阶段的投资估算至最后竣工验收的结算,预算目标逐步细化,层层分解,为有效的控制建设工程造价,促进合理使用建设资金,实施建筑工程全面预算管理具有一定实践意义,我们将在工作中进一步积极探索,为取得更好的效果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蔚虹,刘立.建筑企业全面预算编制探析[J].现代物流.2007(2).

[2]韩瑞宾.以全面预算管理加强现代建筑企业内部控制[J].商业会计.2009(7).

[3]肖娟.浅谈建筑工程企业财务预算工作.会计之友.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