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范龙梅

/ 2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范龙梅

范龙梅王翠红

栖霞市人民医院山东栖霞265300

【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探讨,并讨论了有关的防范措施。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且每组分别5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差错情况进行总结,识别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并执行有效的预防对策,而对照组将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护理差错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并且护理过程中差错率显著降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神经内科护理时,有针对性的实施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也能够使临床护理水平得到提高。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工作;潜在;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前言:

临床护理作为临床治疗的关键环节,护理安全又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被护理期间,没有出现心理、生理功能损害或死亡的事件出现,确保住院期间患者的安全。而大部分神经内科的患者年龄都较大,病情较为严重,预后较差,护理时会存在较大的护理风险和安全隐患。所以,想要使得护理质量提高,能够对护理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及时找出,及时减少事故的发生,我院分析了神经内科潜在的护理风险,探讨制定了相应的预防策略,使护理工作的更加可靠安全,使患者的满意度能够提高,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信息

将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随机划分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年龄为53~79岁,平均年龄(65.59±6.98)岁,男女分别为30、20人。对照组病患年龄54~83岁,平均(65.63±7.01)岁,男性、女性分别为28、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神经科护理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了一些特殊的防范措施。两组病患的年龄、性别比、疾病等信息均无显著差异,可以进行比对。在护理前,和患者说明相关情况,并且有关的护理人员要得到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1.2护理的风险因素

1.2.1病患本身存在的风险

第一,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神经内科疾病的患者大多是年长者,由于年龄关系自身的抵抗力薄弱,随着疾病的复发和发展,患者很容易发生抽搐、昏厥和窒息的风险。如果他们不能及时被发现,就会出现生命危险。此外,患者的心理问题也尤为重要,病患因为受到病痛折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活质量,一些悲观和自闭的负面情绪经常会产生,对护理工作不能进行良好的配合,严重会出现自残。除此之外,大多数神经科患者的神经敏感性下降,病人的动作变得缓慢;并且一些头部神经组织创伤的患者记忆力会下降,如记忆障碍、精神失常和脾气易怒等问题出现。医院在护理过程中若果疏忽大意,意外事故很容易发生。有些患者还会对诊疗方式、医院环境等存在抵触,自动放弃或抵触治疗,同时也会伴有坠床、摔伤等意外发生。

1.2.2医院潜在的护理风险

第一,医院由于环境不佳,会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形成影响。由于对医院环境缺乏监管,存在设备老化、卫生打扫不彻底、通风不完善、消毒系统不全面等隐患较多。此外,医护人员的自我意识和能力欠缺,责任心不够,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淡薄。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不能严格遵守既定的规章制度,其结果是,对患者护理时不够仔细,缺乏耐心,以及对患者的病情记录不完善或缺失,使得患者的病情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恶化。最后,由于医院内病人较多,护理安排缺乏合理,护士不明确自身的职责,效率低,日常检查不到位,漏检率高,致使护理安全事故频发。

1.3护理风险的相关处置对策:

1.3.1分线管理体系的建立,对适合神经内科护理组织体系和应急预案的合理制定,并建立护理质量检查组,时刻关注护理质量,并及时抽查。

1.3.2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和患者景明病情、原因,提醒患者需要重视的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护理工作的方法和内容,让患者能很好地配合护理工作。要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对于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以防止病人出现焦虑、不安的消极情绪,提高自信心。

1.3.3对病房环境进行改善,定期消毒和通风病房,确保病房光线融合,并对病房噪音进行控制,给患者舒适的环境,利于病人治疗。此外,定期对病房内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对不良隐患进行及时发现并排除。在一些重点场所,设置触电、防滑等警示标志,以吸引患者及其家属的注意,放置出现打滑、触电等事故。

1.3.4对管理进行完善,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程序,使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能够提高,落实责任制,完善奖惩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协调配合,并对护理记录进行规范,严格按规定操作。

1.3.5提高业务水平,完善护士工作方法,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新护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并对护理人员进行有关培训,使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以提高,同时对护理工作的利弊进行总结分析,加强医护人员和医患间的沟通与合作,互相配合,一起进步。

1.4统计方法:利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所有的数据,观察数据用平均标准差±表示。使用单因素方差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当P值小于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高,护理差错率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下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后相关指标分析

3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的病情通常会很严重,且大多数患者都有一定的精神障碍,高危的临床护理,为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根据神经内科护理中现存的风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使神经内科护理风险得到有效的降低,并可以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这就要求加强神经内科相关医护人员的学习,其中包含有关的护理知识、专业的学术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等,使其能够沉着应对突发事件,最终让自身素质和风险防范能力得到提高。本此研究,对神经护理中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采用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护理效果较好,在一定程度上为护理工作提供了珍贵的经验,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结束语:

为了减少和防范护理风险,医院应选择合理的预防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和预防护理风险发生,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风险管理方式。该研究时间相对较短,病例数不多,还需要护理人员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能够切实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牛颖.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7,7(15):218.

[2]王星歌.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J].中国医药科学,2015,5(5):182.

[2]贾佳.浅谈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J].医学信息,2015,(25):316-317.

[3]姜欣星,滕云.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10):21-22.

[4]孙久艳.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