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类电视新闻的正文和结尾的写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消息类电视新闻的正文和结尾的写作

徐晓红

徐晓红

(七台河广播电视台,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电视消息类新闻正文的作用与写作,自然式结尾、总结式、照应式结尾、展望式结尾、评论式结尾、呼吁式结尾和发问式结尾等电视消息类新闻比较常用的结尾等问题。

关键词:电视新闻;消息;正文;结尾

1消息正文的写作

电视消息类新闻的正文,是新闻中紧接导语之后的主干部分。它对叙述新闻事实、反映主题思想,起关键作用。要使用形象的画面、生动的同期声、简洁的文字表达报道的内容。

1.1电视消息类新闻正文的作用

(1)详细叙述新闻事实的作用。

电视新闻的导语只概括了新闻中的“精华”,详细完整的新闻信息,需要在新闻主体里交待清楚。电视新闻正文叙述的内容包括:新闻事件的过程,记者或当事人的亲身感受、抽象的数据、细节等。

(2)提供新闻背景的作用。

新闻背景是对新闻事实及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反衬或烘托的材料。新闻背景在阐明新闻事实、传递信息、揭示新闻主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电视消息类新闻因画面拍摄的时空限制,不容易将新闻事件的整个过程交待清楚,也不容易将新闻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和意义阐述清楚。消息的正文要借助于背景进行解释、说明、对比、衬托,使事实更加明确,意义更加深刻。还可以通过背景注入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内容,使电视消息类新闻变得有滋有味。

(3)呼应、解释导语的作用。

电视消息类新闻导语有时直接或间接提示了新闻主题、评论的新闻意义。在电视新闻主体部分,要对导语做进一步的阐释,实现相互呼应。

1.2电视消息类新闻正文的写作

(1)层次清晰。

电视消息类新闻正文尽管不讲求要有完整的结构,而写作应层次清晰、分明。因要配合画面叙事、说理,电视消息类新闻正文有时候可能发生不连贯和“跳跃性”。写作时应按新闻主题需要,根据新闻事件出现的时间规律和逻辑顺序有条不紊地写作出来。每层只表达一个意思,一层的意义表达清楚了再阐述下层,各个层次之间,要体现较强的逻辑性。

(2)材料精恰。

一个新闻事件可写的东西很多,而有新闻价值的却仅有几个。电视消息类新闻要在短很的时间内向受众传达最有效的信息,不能面面俱到。所以,电视消息新闻正文在材料选择上应紧扣主题,突出重点,用最能反映新闻事件的本质和特性的材料,用最能表现主题又最生动感人的事实报道。

(3)手法多样。

在写作时要考虑一般规律,又要结合自身实际来确立重点、谋篇布局,不可生搬硬套。电视消息类新闻正文的写作要在遵循新闻规律的条件下,大胆创新,运用多种写作技巧和表现方式,使新闻报道主题突出、富有感染力。

(4)方言的使用要适当。

适当运用方言能增加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增强新闻的现实性;运用方言进行报道体现地为性的节目定位,是从语言上对受众的贴近。但是,电视台要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若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就会对社会产生误导。电视消息类新闻的文字稿要以普通话写作为主。在文字稿的写作中,除要传递基本事实之外,还可运用技巧使消息看起来生动、自然。

2电视消息类新闻的结尾

电视新闻报道的最后一句话或几句话即为电视新闻的结尾。精彩的新闻结尾可深化主题、升华思想、抒发情感、引人思考。在新闻实践中,一些消息类电视新闻并无结尾。由于“倒金字塔”的结构的大量使用使新闻的主要信息已在正文内交代清楚,结尾则在新闻中处于“次要”地位。所以,不少人认为结尾可有可无。这种轻视结尾的现象对写好电视消息类新闻是不利的。

虽然结尾并不提供最重要的新闻事实,若把结尾写好,能为前文锦上添花;若写得不好,对前文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在结尾写作时,应注意紧扣事实不空泛,应启发诱导不说教。一些记者在新闻结尾处刻意拔高,说教味较浓。这不仅会使人反感,还会给整个新闻的有效传播带来负面影响。不管是阐发评论还是揭示主题,结尾都要写得自然得体。要力求简练,用精简的语言总结全篇,深化主题,电视消息类新闻的结尾与新闻的内容紧密相连,要不要结尾和怎样结尾一定要同整篇文章的结构及表达内容联系起来考虑。电视新闻可有多种形式结尾,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自然式结尾。

此方法有“水到渠成、戛然而止”的效果。在画面和解说词把新闻的信息讲明白了,新闻就自然结束了。

(2)总结式。

即在结尾时把内容作一个概括,点出主题。这种结尾方式比较常见。在新闻的结尾用长字稿总结全篇内容,使全文的内容归纳在一个点上。使用这种方式做结尾,可强化电视消息类新闻传播的信息,又不感到重复。

(3)照应式结尾。

这种结尾方式与导语提到的主要事实相照应。

(4)展望式结尾。

就是在结尾写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展示新闻事件发展的趋势,预测其发展方向和结果,使观众对乐观的前景充满信心。运用这种结尾的新闻,一般都是或是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5)评论式结尾。

对报道的事实进行议论,发表看法和观点,说明其实质和意义,以深化主题。

(6)呼吁式结尾。

电视新闻反映社会现实,对报道中的一些亟待解决、涉及面较大的问题,在新闻的结尾,以呼吁的话语,提示人们广泛关注,并使之尽快解决。

(7)发问式结尾。

对问题进行追问、反问,以引起思考、关注。此方式是为引起观众对后续的发展的注意采取的手法。

参考文献

[1]张小琳,等.新闻写作结构谈[J].采.写.编,2005(4).

[2]曹仁义.应重视导语写作[J].中国广播,2010(3).

[3]李今红.四两拨千斤“软”后见效果[J].新闻传播,2011(4).

[4]唐德君.因事而导因时而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色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2007(5).

[5]裴丽敏,等.电视新闻导语写作手法漫议[J].活力,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