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三位一体”综合考评与学生素质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1

浅谈体育教学中“三位一体”综合考评与学生素质教育

孔祥志方雯潼孔思斯

孔祥志方雯潼孔思斯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010010

摘要:体育教育为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正在不断改革创新,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体育教学如何适应“素质教育”,是当前体育教育工作者潜心研究的问题。为使体育教学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教育工作者在转变观念、强化素质教育理论、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方面需要不断探索,对学生体育成绩、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课外锻炼活动综合为一个整体来对学生的体育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与时俱进,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以求达到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终身体育体育成绩体质健康测试课外锻炼

面临新世纪的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吹响了教育战线新世纪的进军号。体育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的过程中,如何努力构架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体育教学体系,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已成为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三位一体”综合考评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无疑是目前较为关注的综合性体育教学考评体系。所谓三位一体即是将学生体育成绩达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课外锻炼活动三部分综合为一个整体,来对学生体育素质教育的效果进行整体评价。

一、指导思想的鲜明性

为适应素质教育带给教育界的新观念,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应当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出发点,以传播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及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为核心,努力使学生树立终身受益的体育观。

二、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总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及其规律,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与提供的可能性的影响,是对体育教学目标制定起制约作用的三大要素。理想的体育教学目标应将知识、学生、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身,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体育教育作为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更要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三、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实用性

目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课题,这场改革的指导思想,要求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和实用性,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的这种变革必然带来教学内容的相应变化。

1.加强教材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更新,注意吸收社会最需要、最受欢迎、最具存在价值的体育教学内容,并引入学校教育,使学校体育具有时代特征。

2.重视各种教学内容的综合,体现终身健身的需要,利用学生体质健康的检测,注重基础理论内容与运动技能内容的合理搭配,注重体育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时代性、全面性与民族性,在保留和改造文化含量高、健身价值大、娱乐性强的竞技体育内容和民族特征的教学内容的同时,突出“健康教育”。

3.增加一些有助于人们在校外容易开展的体育项目、体育活动,如游泳、攀登、实用武术等,以促进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总之,教学内容的选择,除考虑其特有的锻炼价值外,还应考虑其社会转移价值,努力使学生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在走出校园、走上社会后,依然得以应用,真正做到终身受益。

四、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为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需求,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教学方法要有所创新。

1.健康教学法。这是一种将身体活动、运动技能及健康理论全面结合的教学形式。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适应社会良好的总称。”“健康”的内涵赋予体育教学以新的内容,使之涉及运动营养、卫生、运动生理、心理诸多方面内容,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多方面有关健康的知识。

2.终身教学法。1965年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接着前苏联学者提出“终身体育”是培养与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能力和学习的主导,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一技之长”,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与方法,使其终身受益。

3.经济教学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根据现代社会发展对体育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而开发、培养一些受社会欢迎的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高素质”的人才。新世纪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一流人才的竞争需要拥有一流的健康体魄。

4.快乐教学法。快乐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体育体验运动快乐感,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欢乐中学习知识和技术,增强体质,塑造个性。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掌握教学尺度,不能让学生负担过重。

素质教育为体育教学的改革树立了最高目标,赋予体育教学改革新的思想。围绕“素质教育”,体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进取精神、社会适应能力、意志水平等,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使体育教学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教育工作者在转变观念、强化素质教育理论、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方面需要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