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地理中的课堂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1

论初中地理中的课堂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木合塔尔•,艾买提

木合塔尔•艾买提(疏附县第二中学,新疆疏附844100)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3-0000-01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和教材中也有了全面的新教学质量日益提高教育目标也有了,全新的改正,今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素质人才,也就是为社会培养一批有素质的劳动者。

关键词:科学规律;激发;思维能力;掌握科学规律

当今教育教学冲破了以前的《填鸭式》模式,变为了《引导式》教学模式。因此教材结构也有了根本的改革,教材中以前学生不易理解,难以想象的抽象概念,被删减,增加了一些离学生实际生活近,容易想象的内容。这样,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动和激情,教学效果逐年得到提高。

和其他科目一样,初中地理教材上也有了新的变化,从以前以理论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图表和研究为中心的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学质量上有了巨大的提高。目前地理教材的结构概括为如下;通过题目,插图,地图课文,活动等内容,引导学生从简单到难,从旧到新,从客观到直观过渡,让学生不知不觉认识很多新事物,或者掌握新的科学规律。

在以前的地理课,其他学科的教师或者没有受过地理专业培训的教师也可以按照教材内容就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现在使用的新教材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当今的地理课程地理专业毕业的专职教师在课前进行认真准备才能上好。如果教师课前就怎么样让学生认识地图,怎么样联系内容与地图,怎么样利用读本,怎么样用活动来总结内容等问题上没有做好精心的准备,一节课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地理课程是通过让学生学会学习,认识地图等途径激发学生思维能力,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最好课程。每一节课的效果都是通过活动来实现。在新课教材中活动内容的安排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每一个新知识点之后都安排了一次活动。在活动内容上所提出来的问题都是让学生学会认识地图,所学的内容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相联系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地里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应该轻视活动内容,不应该错过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机会。现今教育中,把教师所讲的内容如实地重述出来的学生不算好学生。只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是现行新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

教师要让学生培养出上述能力,只有有效利用课上安排的活动才能被实现。例如;在“地球与地球仪”这一课中有一个活动内容;让学生用乒乓球和铁丝制做出一个地球仪。通过该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加有效地认识地球和地球仪,并且为后面的内容“经纬网”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在自己制做的简易地球仪上画出经线和纬线,让他们亲自体会这两者的差异。这种做法的效果比教师讲授的好几倍。学生也不会产生厌学情绪,所学的知识也是铭记于心。

中国地理课上在讲中国辽阔的土地面积和地理位置优势的时候课文后的活动非常重要,活动中通过把中国的土地面积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蒙古,日本等国家的土地面积相比较,让学生自助概括出我国在气候和土地上的优势。在活动中学生根据课本所给的地图很容易进行概括,并且认识地理上的优势怎么样转变为生产上的优势。

在讲“辽阔的土地”时通过课后的活动,由我国土地之大导出,我国东西南北之间的温差,生产生活上的差异和时间差异,让学生体会到土地面积的大小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这样教学的效果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很深。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要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线索,要以引导为主。班里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时候自然而然得学学生的回答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答案。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一定要有耐心。

一节课的课堂效果的好坏不在于教师的讲授有多么壮观,也不在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有多高,而在于学生在这一堂课的参与程度和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程度。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表现在教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和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我们要牢记一堂课并不是一次传授知识的报告会或者言讲,而是一门关于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