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记叙文写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2

观察与记叙文写作

王延清

王延清(湟中县大才初中青海湟中811600)

【摘要】现实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初中生写作文,尤其是写记叙文,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写好记叙文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对观察也有具体的要求:(1)观察要抓住人物的特征;(2)观察要细致;(3)观察要有顺序。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

【关键词】创作源泉;观察要求;根本做法

Observationandnarrativewriting

WangYanqing

【Abstract】TherealityistheSourceofCreation.Juniorhighschoolstudentswriting,especiallythewrittennarrative,cannotbeporcedfromreallife,writtennarrativemustfirstlearntoobservelife.Firstobservationoflifedepends,andsecond,tolistento.Observation,therearespecificrequirements:(1)toobservethecharacteristicsofpeopletograsp;(2)shouldbecarefullyobserved;(3)theordermustbeobserved.Requirestudentstowritetheirownfamiliarpeopleandthings.

【Keywords】Creativesource;Observationrequirements;Fundamentalapproach

初中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记叙文就有害怕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无处下笔。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

现实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如何观察生活,对初中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尤其是他们刚进入中学的时候,想了解新学校、新环境,特别是很想了解老师和同学。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开学不久,我就让他们自选一位任课教师或同班学生作为观察对象。定好观察的内容:性别、年龄、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穿着打扮(颜色、样子、)、表情神态,特别是眼神,以及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等。并定出具体要求: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第二,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第三,观察要有顺序。对人物外貌的观察是有顺序,尤其是初学写作者,最初的观察应该有章可循,对人物的了解一般都是由表及里,由外而内,只有观察有了顺序,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条不紊,层次分明。第四,在观察时,要抓住人物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即高兴时、严肃时、生气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并要求两周内写出观察笔记,两个星期后,每个学生都按要求写了观察笔记。写作之前,我再次强调,描写必须突出人物特征,不要求面面俱到。在我的指导下,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出写作的强烈欲望,而且对人物的描写也比较生动真切。

例如,王军霞同学,在描写语文老师的外貌时,突出了老师眉毛和眼睛的特征。她是这样描写的:“她的眼睛黑而亮,像两颗发亮的黑珍珠,挺有个性。鼻子不大,却非常笔直。”她在写老师上课时,突出了“教学有方”的特点。文中写道:“每当我们上语文课时,班上总是很闹,时时传出爽朗的笑声。最有趣的是提问。老师叫同学回答问题时,眼角总是向上翘,流露出一丝笑意。有的同学答错了,一见老师的表情,以为自己答得挺不错,竟很得意,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同学答对了,老师反会问上一句:“对吗?”这个同学也就犹豫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会让同学们互相讨论,最后他才把正确答案告诉我们。这样,既能让我们认真思考、活跃思维,又能使我们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这篇作文之所以写得成功,关键是观察的细致。并抓住了特点。

学生对现实生活学会了观察,并且在不断的要求与指导下有了一定的观察与组织能力,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也会油然而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有了充实的素材,写作就踏实了前进的第一步。

收稿日期:201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