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

/ 1

鼻骨骨折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

杨林强

杨林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区碧水医院165000)

【中图分类号】R816.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4-0059-01

面部外伤以鼻骨骨折最为常见,对于鼻骨骨折一般X线平Y检查也易做出诊断,但X线平片检查部位重叠,密度分辨率差,有时鼻骨骨折容易部分漏诊。传统的检查方法是摄X线鼻骨侧位片,对单纯性鼻骨骨折诊断明确,但复杂性的鼻骨骨折易漏诊,误诊。目前我院对鼻外伤患者均采用CT冠状位平扫,为临床治疗提供明确、清晰的影像学诊断依据。对鼻骨外伤患者78例进行检查,现将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78例患者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l7~55岁,平均35岁。全部是由于外力作用于外鼻致使受伤,比如车祸、坠落、撞击等,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出血、鼻部肿胀、面部疼痛等。检查时间为外伤后1周以内。

1.2检查方法检查设备:GELightspeed16排螺旋CT机。患者体位:仰卧,下颌内敛,平行于眶耳线(OML),扫描范围从眼眶上缘至上颌门齿,摄取侧位定位片,扫描类型选择螺旋,扫描层厚2.25mm,螺距0.738:1,扫描时间0.8s,管电压120kV,管电流220~250mA,扫描野Head(25cm)。将原始数据传至螺旋CT机工作站,采用BONE重建,行层厚为0.6mm,层间距0.6mm,再将重建所得数据,使用VR和MPR技术重建分析。

1.3图像分析所有图像由3名有经验的CT影像医生在VR界面多方位观察骨折部位及类型,作出诊断和评估。对不同意见经共同商讨,部分重新进行图像后处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2结果

多层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技术图像显示骨折线清晰,鼻外伤78例中,鼻部CT检查诊断鼻骨骨折78例,诊断率100%。凹陷性骨折36例,占46.15%;粉碎性骨折42例,占53.78%;复合性骨折16例,占20.51%。单侧骨折38例,占48.72%,其中左侧20例,右侧18例;双侧鼻骨骨折35例,占44.87%。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22例,占28.21%;鼻骨骨折伴鼻缝分离28例,占35.9%;伴上颌骨额突骨折52例,占66.67%,其中双侧者11例;伴眼眶骨折21例,占26.92%;伴鼻中隔骨折14例,占17.95%。三维重建图像能立体显示骨折的位置和范围,观察骨折凹陷程度及错位情况。78例中有3例临床及X线片无法确诊骨折,CT检查明确为鼻骨骨折;5例双侧鼻骨骨折,X线鼻骨侧位片诊断为单侧骨折。

3讨论

对鼻外伤患者首先考虑的是鼻骨骨折,但是外伤时因外力作用的轻重,部位和方向不同,骨折类型和损伤程度有很大差异。临床上鼻外伤常为复合性骨折,可伴有上颌骨额突骨折、鼻中隔骨折等。普通X线片对鼻骨骨折常漏诊,其原因是由于普通X线密度分辨率低及投照条件不当等,直接影响了普通X线对鼻骨骨折诊断的准确性及显示率。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有可进行任意方向旋转观察。

由于鼻骨解剖结构特殊及骨折程度轻微,骨折部位隐匿,所以在常规X线片不易被发现。鼻骨骨折X线平片的漏诊率较高。本组78例患者X线摄片均未显示明确骨折线,但经螺旋CT扫描后,经过图像后处理,均发现骨折线,可见X线摄片漏诊率较高。其漏诊原因是,在鼻骨侧位X线片上,仅能显示中线部位前后移位的骨折。由于两侧鼻骨的影像重叠,所以当鼻骨一侧骨折,而另一侧正常时,我们就很难判断鼻骨骨折。而鼻骨轴位平片受照相技术等原因造成X线片质量差,检查者阅片经验欠缺也是造成骨折漏诊的原因。X线片在显示纵形、轻度塌陷性及无移位的斜形骨折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当然也不能确定哪侧鼻骨骨折。

由于鼻骨骨折的形态多样,骨折线的走行常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外力作用下,鼻骨骨折可为单纯性线形发生,但亦常常表现为粉碎性骨折,也可伴有其周围相邻其他面颅骨的骨折,即复合性骨折。单凭一个轴位像的二维影像往往会造成误诊或漏诊,但通过多平面重建,这种误诊或漏诊的可能性被大幅度降低。

鼻骨三维重建可良好显示骨折线走行、移位旋转、塌陷程度及总体空间效果,因而具有2D图像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SSD及VRT是MPR的补充,通过调节三维阈值,不仅能清晰显示整体骨架,还可以在工作站上做任意角度旋转进行多角度观察,明确骨折的立体定位,对骨折断端有无移位和移位程度显得更加直观。本文78例患者中,二维图像可显示骨折线,但有14例鼻骨凹陷骨折及13例水平方向鼻骨骨折病例轴位不能明确诊断,经三维重建后可清晰显示骨折线及塌陷情况,相比而言,VRT较SSD更细腻,图像更逼真。但SSD及VRT不能显示周围软组织改变,对骨皮质轻微分离显示不佳。因此,MPR和SSD及VRT互补应用可为评价鼻骨骨折提供全面的影像信息。

由于螺旋CT对鼻骨骨折可以从多角度观察,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线的走形情况、粉碎性骨折的移位情况以及骨折周围空间结构关系,并且可以任意角度旋转,选择病变的最佳视角进行观察。与以往只有X线平片及二维图像相比,不仅简化了临床医生的诊断思维过程,大大地方便了临床医生对病变的立体解剖认识,为外科制定手术方案及整复矫形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使临床医生对解剖结构有了整体印象,有利于术后评价。总之,多排螺旋CT通过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从冠、矢状面和任意平面全面观察骨折情况,可以清晰地显示水平方向骨折线及骨折上下关系,前后移位程度,而且可任意旋转,从最佳角度显示骨折线和骨结构的变形及骨折块与整体骨的关系,可以很好的评价复合骨折、复杂骨折的状况,对手术复位有着重要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