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效果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效果体会

方仁泽

方仁泽

(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杭州310030)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并作体会。方法:选择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挑选100例为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接受常规分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研究组接受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前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无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与治疗前有改善,且研究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更佳。

【关键词】胰岛素;给药方法;糖尿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127-02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属于内分泌代谢疾病类型之一,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以采取胰岛素治疗为主要手段。给予糖尿病患者施行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值,而采取危害着给药方法可以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十分重要[1][2]。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并作体会。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挑选100例为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有50例。研究组:性别:29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35岁至80岁,平均年龄为(49.50±6.50)岁。对照组:性别:3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34岁至79岁,平均年龄为(49.35±6.70)岁。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差异性,P>0.05。

1.2疗法

1.2.1对照组(常规分次皮下注射胰岛素[3])

给予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一日4次,保障该组的胰岛素注射总量与研究组相同以及胰岛素基础量为50%,胰岛素追加量为另外50%;患者餐前及睡觉前均接受血糖水平监测,结合监测结果调整适合胰岛素使用量,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针对性的调整胰岛素基础量及追加量。

1.2.2研究组(研究组接受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4])

给予研究组患者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将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及门冬胰岛素联合应用治疗,均在患者餐前30分钟进行输注;结合已设定好的具体程序针对性的控制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及输注速度,并将针头埋置于患者皮下。

研究组胰岛素基础量为50%(以24h输入方式),另外50%结合患者的餐前追加量给予输入(早餐、中餐、晚餐分别占50%、25%、25%)。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糖尿病患者(1)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待研究结束后,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本研究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χ2检验,并使用P<0.05及P>0.05代表数据差异性或无差异性。

2.结果

2.1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

研究组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为(11.30±2.71)mmol/L、(15.28±2.98)mmol/L,对照组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为(11.28±2.73)mmol/L、(15.30±2.96)mmol/L;两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为(5.11±1.24)mmol/L、(6.72±1.27)mmol/L,对照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为(7.65±1.12)mmol/L、(8.95±1.32)mmol/L;两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属于临床内分泌代谢常见病,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们生活质量改善,生活习惯改变等因素下,其日常生活运动量不足,导致糖尿病发生率随之增高。由于疾病原因,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随着病情发展,若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则容易造成各种并发症[5]。

常规给药方式即胰岛素皮下注射,一日注射次数为2~4次,容易加重患者的痛苦及多有不便。若糖尿病患者长期注射胰岛素,则容易造成局部感染甚至脂肪萎缩,增加并发症发生率[6]。本次研究中,给予研究组糖尿病患者施行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从结果可知,研究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值及餐后2小时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胰岛素用量更低,血糖达标时间更短,低血糖发生率更低。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可以给予患者餐前符合量输注,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同时,在给予糖尿病患者注射过程中,使用微小注射器,并埋于皮下,可以明显简化操作方法,不需多次注射,降低治疗痛苦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主动性[7][8]。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特点,给予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方法治疗,可以缩短患者的胰岛素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应雪娇,刘蕊,赵倩,等.地特胰岛素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维持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基础胰岛素水平的效果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12):97-98,102.

[2]王鹭蓉,冯宇峰.硬膜外麻醉对不同年龄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浆胰岛素及血糖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150-152.

[3]邱丽玲,翁建平,郑雪瑛,等.胰岛素泵治疗的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孕期胰岛素剂量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8):577-580.

[4]唐黎之,张舫,张雨薇,等.基础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比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25(3):227-235.

[5]石勇铨,李玉坤,李玉秀,等.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后血糖控制达标的预测因素分析:A1chieve研究亚组数据[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25(3):222-226.

[6]严晋华,章燕,郑雪瑛,等.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方案与血糖控制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8):587-591.

[7]纪立农,陆菊明,朱大龙,等.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