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轨道交通体系研究

马令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304

摘要: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城市轨道交通以轨道交通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它依靠轮轨交通系统而有别于道路交通,它因为具有中等以上的载客运输量、运行速度相对较快、车辆出行的时间节奏极具规律性和准时性,因而成为城市公共客运服务的主要工具。国内很多大城市都在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主动脉,其它公交系统为毛细血管,这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案,是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根本手段。鉴于此,本文对轨道交通体系进行解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城市交通;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F57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轨道交通具备运量大、时刻精准等特征,是缓解城市交通堵塞、优化城市生存构造的关键运输设施。轨道交通运营具备成本沉淀、社会服务等多种属性。通过定额管理,建立相应标准合理安排企业各项资源、有效控制各项运营成本,对于实现地铁运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1轨道交通运用成本的现状

通过收集归纳大数据,对运营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在轨道交通运营的初期,人工费用是非常大的,约占总成本的60%。随着运营的逐渐完善,运营网络逐渐构建,人工费用逐步下滑,跌至50%左右,能源所消耗的成本紧随其后,约占15%,机械维修所产生的成本约10%。从成本的投入方面看,固有资产所产生的成本更高,达到80%左右,剩余的是运营所产生的成本。

2影响轨道交通运营成本的各项因素

2.1客流量

客流量是影响轨道交通运营成本的一项重要因素,客流量增加时需求增加,参与运营服务的人员、设备损耗等也随之增加,运营总成本相应增加。

2.2交通规程

交通规程主要指轨道交通工具行车途径、行车间隔等。就轨道交通工具行车间隔而言,当客流量维持不变时,行车间隔越小,通行频次愈高,列车动力、维护与保养成本也会升高,运营成本就会越多;若列车的通车频次较低,不能符合市民出行的要求,则选取轨道交通外出的人数会缩减,票务收入也将减少。

2.3设备耗损

轨道交通运营时,需要购置大量设备辅助运营,而设备的损耗快慢,设备是否在质保期内,设备是否达到一定期限需要进行大中修,其维护成本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费用。

3对轨道交通发展的新要求

3.1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相关制度体系

行业标准化水平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但是制度和标准的制定稍显滞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各制式的分类标准不完善,不同制式的技术、质量、产能、投产要求、建设、运营、维护、环保等方面的制度标准也不详尽。制度的完善是检验一个行业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要构建城市轨道行业制度体系,制定项目立项规划标准。在立项阶段,保证项目符合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经济效益的可承受性,以及环境的平衡性;在建设、运营阶段,制定一套标准化的管理制度体系,规范管理、理顺流程,避免制度不健全导致的管理混乱、规划不合理、资源浪费、运营安全等问题。

3.2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是利民工程,然而中国城市轨道发展现状是大多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依靠政府负债建设、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营业收入以营运票价收入为主,难以支撑巨额的营业成本,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经济效益不明显。但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对城市形象的提升、城市交通压力的缓解、区域经济的刺激、要素和产业的集聚,尤其在城市轨道沿线的房地产增值、环境污染的缓解、公共服务的提升方面产生了很大的正外部效益。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将城市轨道发展带来的外部效益,内部转化到全产业链当中的企业,就成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3.3对交通形态塑造的新要求

信息化、智能化有效突破了传统交通运输服务价值链增值和服务组织规模化的“瓶颈”,为推动我国交通运输向高端化、信息化、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和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具有较强控制力、全过程服务优质、品牌价值一流的转型升级新路径。在遵循这种新路径加快发展轨道交通的过程中,必然会利用轨道交通对交通需求以及交通流进行合理组织,从而增强其对交通运输组织和服务形态的塑造能力。因此,为加快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步伐,构筑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必须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交通形态的塑造能力。

3.4对运输服务创新的新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运输服务局限于各种运输方式内部的服务组织,人们出行缺乏有效的全程组织,不仅导致运输服务创新缓慢和创新能力不足,而且阻碍运输服务产业链、价值链的拓展延伸。为了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战略目标,我国亟须改变运输生产组织方式落后的现状,通过对各种运输方式进行合理有效的硬件串接以及对服务进行全程衔接,构建我国交通运输的全新服务组织形态,即按照现代产业组织网络化、智能化的特征和趋势,以创新运输服务产业链为引领,实现以运输服务链为核心的现代运输方式,加快推进运输服务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轨道交通是城市和城际交通运输服务组织的聚集要素。通过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与轨道交通的衔接,并为衔接提供重要的场所和载体,必将加快因规模经济而催生的运输服务创新和价值创造进程。

4未来我国轨道交通发展战略重点

4.1提升轨道交通的战略地位

(1)重构有轨道交通参与的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基础设施与使用系统之间协调发展和有机配合的综合运输新体系。各种运输方式在布局和衔接上要协调,同时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行使用系统与交通网络供给系统要有机匹配,以实现系统高效率。

(2)发挥轨道交通在连续、无缝衔接和一体化的交通运输服务组织中的作用。轨道交通与国家交通基础网络要形成一体化的物理连接,运行使用系统在运输服

务、市场开放、经营合作、技术标准、运营规则、运输价格、清算机制、信息以及票据等方面要形成一体化的逻辑连接,运输全过程要实现一体化的运输组织和服务。

4.2明确“轨道上的中国”建设重点

(1)加快以轨道交通为支撑的交通枢纽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交通枢纽对城市内部、外部、城际交通的有机联系作用,提升综合运输体系的整体效率与效能。

(2)培育以轨道交通为载体的交通枢纽经济。在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部寻求枢纽经济要素聚集发展的突破,加快交通与城市经济、产业的融合联动发展,培育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

(3)加快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交通标准化建设。促进多制式的技术融合,充分发挥“多规合一”的作用,使轨道交通成为交通衔接技术创新与标准建设的重要引导力量。

结束语

在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规划和建设的时候,为了从根本上促使整个工程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建设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同时还要构建和落实符合实际要求的风险技术管理体系。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对各个环节施工风险的有效规避,而且还能够促成风险管理内容可以得到有效落实,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顺利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智国.轨道交通地方立法及制度建设探究[J].法制与经济,2018(09):64-66.

[2]朱彤.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可持续性的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8):197-198.

[3]张卿.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机电设备系统运行安全基本要求[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6):52.

[4]赵光惠.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问题与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39):268-269.

[5]顾伟华,黄天印,郭鹏,赵时旻.城市轨道交通大数据体系建设的思考[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