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ICU男护士在灾害救援中的优势及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探讨ICU男护士在灾害救援中的优势及培养

童新珂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湖北武汉430022

摘要:通过分析ICU男护士自身特点以及在灾害护理中的优势,从而更加重视对ICU男护士培养,以更好地发挥ICU男护士在灾害救援中的作用,促进我国灾害护理快速发展。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男护士;灾害救援

全球灾害事件不断频发,灾害医学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1]。灾害救援团队的建设与管理也越来越重要。作为核心力量的护理团队在灾害救援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传统观念的改变,护理已不再是女性的专属领域,全

球男护士的数量也是逐年增加,截至2010年5月,我国注册的男护士总数已达到2.1万[3]。2015年1月数据显示,我国内地男护士数量占比达1.8%[4]。可见,男护士已经成为护理队伍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并且不断壮大。近些年,我国自然灾害事件频发,种类多,分布广,给广大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是对我国救援体系和灾害救援中护士的严峻考验。有研究表明,男护士的自身优势比女护士更适合参加灾害救援工作[5]。因此,笔者就ICU男护士在灾害救援中的优势以及如何培养等进行尝试性的探讨并给出意见。

1医学救援对护士能力的要求

由于灾害的突发性、群体性、复杂性、破坏性等特点,导致伤员伤情严重、复杂、不可预见。据统计,地震中混合伤占20%,颅脑损伤占30%,严重时失血,休克,多部位、多脏器、多功能损伤并存[6],这对我们护士的救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仅应具备检伤分诊、急救、沟通、协调等技术能力,更应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对自我、救援人员及受伤者安全的评估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与决策能力[7,8]。美国灾害救援根据护理岗位不同,要求护士灾害护理能力不同,总结归纳为核心能力(批判性思维、评估能力、技术能力和沟通能力),核心知识(健康促进、风险减轻和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系统和政策、疾病管理、信心和卫生保健科技、伦理、人群多样性)和专业角色发展;而日本在灾害救援护理中,还要求护士具备脆弱人群及家庭的护理、灾害情境的护理管理能力;约旦护理委员会要求灾害护士除了具有以上能力外还应学习掌握心理护理内容[9]。

总之,灾害救援需要的是“一人多专,一专多能”的综合型护理人才,需要护士不断的学习和提升自我才可胜任。

2ICU男护士在灾害医学救援中的优势

2.1生理方面的优势通常情况下,灾害救援现场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医疗、生活物资缺乏,经常需要护士自己背负很重的必备物资长途跋涉。由于ICU工作强度大,节奏快,上班时间不规律,这就要求ICU男护士必须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较强适应能力。所以,ICU男护士体能好,耐力强,适应坏境快,不仅可以胜任抬、搬、转运等大量体力工作,而且性别的关系使得男护士便于连续性管理,这些是女护士无法取代的。男护士体格强壮、精力、耐力一般情况下优于女护士,且有较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在生理方面有诸多优势,所以在灾害救援中,男护士体能优势明显[10]。

2.2心理方面的优势ICU住的都是来自不同科室的重症患者。护士不仅要观察病情变化,还需要在紧急时刻配合医生完成各种抢救工作。面对紧急情况需要解决时,往往需要护士迅速地做出决定,实施抢救,这些不仅需要良好的业务能力,更需要一定的心理素质。社会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普遍认为男性具有理性思维,逻辑性强、遇事沉着冷静、判断力强、处事果断、依赖性小。男护士的自我效能、抗挫折能力较强,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承压能力强,不受灾害现场环境的影响,特别体现在矿难、地震、火灾、国际医疗援助等方面[11]。另外,男性的稳重、果敢也能缓解被救援者的紧张、焦虑,增强其安全感和信任感。

2.3思维方面的优势随着国内外灾害急救工作的不断发展,对参与灾害救援工作的护理人员的技能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就ICU而言,相比于女护士,男护士思维更加敏捷,动手能力强。在各种临床护理操作,医疗设备仪器使用及故障排查方面,男护士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武秀坤[12]相关研究认为,男护士素质稳定、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性格沉稳、胆大心细、思维活跃、通常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面对灾害现场的恶劣条件抗压能力强,认为男护士的心理状况优于女护士。顾萍[13]研究显示在思维方面男护士角度广阔,思路清晰、处理事务冷静、沉着、果断,个性有较强的独立性,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在灾害救援现场比女护士能更好地胜任现场抢救任务。灾害救援中护理人员敏捷的思维和娴熟的急救技能可使救援工作开展更为顺利,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2.4管理方面的优势在临床实践中,想要成为优秀的护理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应急能力和综合素质。男护士独立、自主,遇事沉着、冷静,处事果断,婚后受家庭影响小,能致力于发展事业,有更多的机会进入管理层。灾害现场突发事件较多,现场救护随时都能遇到,而ICU男护士遇到紧急情况往往临危不乱,具有较强克服困难、挫折能力和理性判断能力,能坦然面对和承受突如起来的意外事件,保障救治质量。Porter[14]认为,护理行业正逐渐变成一个男性是管理者、女性是劳动者的职业。

2.5科研方面的优势护理科研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然而,国内护理科研起步晚,发展缓慢,科研成果甚微,在灾害护理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男护士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擅长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富有创造性和创新性,在科研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在专业广度与深度上钻研更深入[15]。男护士的加入,将会改变护理群体的思维方式,提升护理科研的创新能力。

2.6专业方面优势目前,我国的男护士大多在ICU等重症工作,根据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组员多考虑从ICU的护士抽调组成,因为ICU的护理人员具有较为丰富的急救经验及重症监护技能。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以急、重症为主的工作氛围,培养了护理人员面对突发事件良好的应急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灾害救援中男护士的专业优势彰显其中[16]

3.如何提升ICU男护士的灾害救援能力

3.1与时俱进,革新认识重视和关心ICU男护士的成长,营造ICU男护士成长的社会氛围,据郝乾等[17]调查发现,传统观念和社会舆论对男护士的不理解是导致男护士离职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肯定男护士的工作成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男性从事护理工作的社会制约;另一方面,深入剖析男护士的职业优势。对优秀的男护士要进行表彰,让男护士了解临床需求,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职业规划,增强男护士的自我认同,提升其自信心。王二传等[18]指出,男护士的离职问题实质是管理方式、教育方式需要变革。故护理管理者需要改变理念,关注男护士的心理动态,多给予他们一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让他们亲自参与男护士的宣传活动,使他们从容面对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能促进男护士的职业发展,稳定护理队伍。

3.2系统的灾害护理教育胡爱招等[19]指出制约我国护士在灾难医学救援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基本的紧急医疗和灾难医学训练。由此可见,日常的ICU护理工作根本不能提升护士应对灾害的能力,对于灾害护理知识的学习必须是系统化理论与专业化培训相结合。让ICU男护士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急诊、手术室专科培训,并组织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科室的轮转,培养多样化的知识结构,提升处理各种复杂病症的护理能力。同时,结合救援护理实践经验,学习灾害救援专业知识和技能,如障碍物移除技术、自救方法、野外条件下的炊事烹调技术等,同时进行有关灾难护理的相关法律和伦理知识学习,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20]。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定期组织紧急救护演习(如地震、火灾等),按照灾难现场救援搜索、营救、医疗“三位一体”的需求,进行分层次、针对性训练,以持续提升护士对突发灾害的应对技能和救援能力[21]。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灾害护理教育、培训及能力培养已趋成熟,我们可以选派优秀护士外出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学习先进的全能型护理人才培养、管理的理念和经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医学救援水平。

3.3心理干预能力的培训灾害发生后由于事发突然,绝大多数人心理上是难以接受的,有些人会产生否认、愤怒、恐惧、抑郁等心理变化,严重者产生各种心理疾病,这严重影响伤者的医疗救护,不利于救护工作及时有效的展开。因此,应设置灾害心理护理相关课程,包括灾害发生时的心理反应、心理干预技巧、人际沟通技能、常见灾后心理障碍救护[22]。护理人员应对灾害的心理方面进行全面的学习并具备这一技能,帮助病人及其家属能够在心理上应对灾害带来的各种复杂的心理变化,顺利的渡过这个应激期,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增强灾后的适应能力,维持社会的稳定。在面对突发灾难时,没有受过培训及心理干预的临床护士很可能会出现情绪崩溃、不知所措等状态。训练医务人员灾难状态下的心理调节尤为重要。

4小结

研究发现,拥有充足准备、具有灾害救援能力与经验的护士数量是有限的[23]。ICU男护士的自身特点不但表明了他们在护理职业发展中独特有利条件,而且也充分体现了ICU男护士在灾害护理中的优势。根据ICU男护士的特点和优势进行系统的灾害救援护理教育与培训,能够促进男护士团队灾害救援护理核心能力的提升,也能够加速推动我国灾害护理事业的发展。组建专业水平高、团队能力强、能吃苦耐劳的男护士灾害救援团队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CarolS.Kleinman.UnderstandingandCapitalizingonMen’sAdvantagesinNursing[J].JONA,2004,34(2):78-82.

[2]李宗浩.论护理学在医疗救援中的作用和地位[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60-261.

[3]谭晓青,曾丽,伍玉玲等.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层级管理对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2):13-15.

[4]刘瑨,范东英.我国男护士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管理科学,2015,44(4):53-54

[5]时秀锋,徐丽,赵秋霞,等.男护士在医学救援中的优势分析【J】.护理研究,2015,29(2B):520—522.

[6]杨子明.汶川抗震外科救治体会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2008,12(46):1848-1852.

[7]Conway-WelchC.Nursesandmasscasualtymanagement:Fillinganeducationalgap[J].PolicyPoliticsNursPract,2002,3(4):289-293.

[8]黄叶莉,李书梅,王玚,等.文献回顾分析法总结灾害救援中的护理能力[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9):20-22.

[9]董超群,桂莉,刘晓虹.灾害护理能力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l,28(5B):26-29

[10]刘逸文,成翼娟,廖燕.从汶川地震紧急医疗救援实践探讨我国灾害救援护士的培养[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7):598

[11]尹斐,周郁秋,贾红红,等.男护士心理资本、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2):85—87

[12]武秀坤.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衔接[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8):759-760

[13]顾萍.探讨男护在临床中的优势[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4):619

[14]PorterS.Meninawomen’sjob:Thegenderedexperienceofnurses[J].SociologyofHealthandIllness,1992,14(4):510-527.

[15]左红霞.现阶段我国男护士职业优势及社会需求的现状[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0,25(7):92-95.

[16]田小荣,闫效红,刘丽.浅谈男护士在护理专业发展中的优势[J].护理研究,2009.

[17]郝乾,燕雪琴.武汉市三甲医院男护士离职原因的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2014(2):25-26

[18]王二传,陈斐,胡婷.男护士就业与离职状况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28(12):92-93.

[19]胡爱招,王志红.加强护理人员在灾难救援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5,19(5A):832—833.

[20]苏芬菊,赵东梅,蒋立昀.灾难救援中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J].护理研究,2013,27(12A):3848-3849.

[22]侯世科.中国灾难医学救援队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上海医学,2012,35(7):565-568.

[23]李书红,赵薇.我国灾害护理教育与培训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7):33-34

[24]FungOW,I.okeAY,LaiCK.DisasterpreparednessamongHongKongnurses[J].JAdvNurs,2008,62(6):698—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