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的疗效对比李新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的疗效对比李新竹

李新竹

四川成都锦江大观医院耳鼻喉科610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腺样体肥大患儿的治疗中,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的不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2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腺样体刮除术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术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术后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大范围推广。

【关键词】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疗效;

[Abstract]objective:Analysisofendoscopicadenoidectomyandconventionaladenoidectomytreatmentinchildrenwithadenoidhypertrophywithdifferentcurativeeffect.Method:72caseswithadenoidhypertrophywereselected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4toJanuary2015astheresearchobject,Theywererandomlyp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conventionaladenoidectomy,childrenofobservationgroupreceivedendoscopicadenoidectomytreatment,treatmenteffects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afteroperation.Result:Thetreatmenteffectoftheobservationgroupaftersurgery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twogroupsofdatabycomparing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theclinicaltreatmentofchildrenwithadenoidalhypertrophy,goodclinicaleffectofendoscopicadenoidectomy,worthyofwidepopularization.

Keywords:Adenoidectomyundernasalendoscope;Conventionaladenoidectomy.;curativeeffect

腺样体肥大症,也称AH,多发于儿童患者中,患儿在患上腺样体肥大症之后,可造成患儿的咽鼓管出现堵塞,导致患儿患上中耳炎、呼吸暂停综合征、鼻炎等不同疾病[1]。大部分的腺样体肥大症患儿一般会接受抗生素治疗、激素治疗等,但治疗效果较难得到保证,对于药物治疗无较好疗效的患儿来说,就需要接受手术治疗[2]。我院在腺样体肥大患儿治疗中应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收到不同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2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为研究对象,所选患儿经临床检查后均符合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标准,所选患儿的排除标准为:体征不平稳患儿、患有慢性感染疾病的患儿、肝肾功能不全患儿、患有免疫学疾病患儿。将所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男性患儿19例,女性患儿17例,年龄2—12岁;观察组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15例,年龄3—11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经对比后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腺样体刮除术治疗,方法为:患儿行平卧位,医生将内镜显示器置于患儿头部前方,对患儿的双侧鼻腔粘膜进行收敛处理,对于鼻腔过于狭窄的患儿,医生可以将患儿双侧下鼻甲进行适当外移。医生自患儿单侧鼻腔导入鼻内镜,将切割吸引器导入另外一侧鼻腔,对腺样体进行切除。在腺样体切除结束之后,医生需为患儿进行止血,若发现手术部位有活动出血点,需要利用电刀进行电凝处理。

观察组患儿接受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具体方法为:医生将导管插入患儿鼻孔,经由软腭部位向上进行牵引,将患儿的鼻咽部完全暴露出来。医生利用显示器观察患儿的鼻咽部结构,对咽鼓管圆枕及鼻中隔等重要位置进行确定,之后将切割刀送入患儿鼻咽腔部位,将腺样体及时切除。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沿着边缘部位向中央位置进行切割,保证将肥大的腺样体切除干净,在术后对患儿进行止血处理[3]。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效果可分为无效、显效及痊愈。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鼻咽部经CT检查后与术前无任何变化;显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鼻咽部经CT检查后逐渐恢复正常;痊愈:患儿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鼻咽部经CT检查后一切正常,总有效=显效+痊愈。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由SPSS19.0软件包加以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利用X2对其进行检验,若两组患儿的数据经对比后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对照组患儿治疗无效例数为8例,观察组患儿则仅为1例且治疗有效率达到97.2%,远高于对照组患儿77.8%的治疗有效率,两组患儿的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腺样体是淋巴组织的一种,一般位于人体的鼻咽顶后壁位置[4]。目前,腺样体肥大的病例正在不断增多,且多发于儿童患者。患儿在患上腺样体肥大之后,在张口呼吸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肌肉反馈,引起头位的相应变化,导致患儿的颌面部发育出现严重异常。患儿在患上腺样体肥大之后,会并发多种不同疾病,如肺动脉压增高、中耳炎、鼻窦炎等,这对于患儿的健康成长与智力发育都存在严重威胁。

常规腺样体刮除术是腺样体肥大临床治疗中常用手术方法,该手术方法操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是术中时间较长,给患儿带来的创伤较大,甚至会出现腺样体基底部切除不干净问题,导致患儿在术后病情出现复发。目前,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应用相对比较广泛,医生在术中可以直接观察到患儿的鼻咽部结构,对咽鼓管圆枕等的位置进行合理确定,能有效将腺样体完整切除。该手术方法的手术视野更为清晰,术中出血量更少,对于患儿鼻咽部正常组织的损害也较小。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腺样体刮除术,观察组患儿则接受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在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7.2%,远高于对照组患儿77.8%的治疗有效率,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经对比后P=0.013<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在腺样体肥大患儿的治疗中具有较为明显的优越性。

结语: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在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疗效比常规腺样体刮除术要更为优越,值得在腺样体肥大患儿治疗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宁强,邱景业.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的疗效比较[J].微创医学,2013,8(06):720-721+724.

[2]章国友,杨晓燕.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的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1):25-26+29.

[3]吴晓春.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S2):301-302.

[4]王晓磊,李微.对比92例儿童经口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1):2097-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