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施工的质量控制及技术优化袁伯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6
/ 2

风景园林施工的质量控制及技术优化袁伯超

袁伯超

浙江盛阳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省诸暨市3118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大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得到提升,但随之而来却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风景园林能够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基础上,还能够对环境破坏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本文通过对风景园林的全面了解,为提升园林的整体质量深入探讨了其施工技术,并在这一点基础上针对工程质量控制进行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园林工程;园林施工;质量控制;

风景园林工程在施工作业中落实良好的质量控制及技术优化策略,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以及工程后期应用效果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发展中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施工质量,并优化其工程施工技术,则成为当前风景园林施工发展中主要面临的问题。

1加强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规模不断增加,同时产生各种各样的垃圾,在很大程度上污染生态环境,如今可持续发展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方面觉悟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强风景园林建设非常重要,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需求。如今在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在建设过程必须不断加强施工管理,才能够更好地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风景园林建设代表城市的整体面貌,是一种标志性的产物,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因此需要重点加强建设,尤其是做好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的管理,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促进生态经济发展。

2影响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技术优化的因素分析

2.1材料因素

分析风景园林工程,在施工建设中涉及较多的基建工程,分析该类工程项目作为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的主要质量控制内容,其在实际施工建设中因材料质量不合格,造成的工程施工质量不合格现象也较为多见。其中具体分析施工作业中材料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为: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相关建筑工程、道路工程以及雕塑工程的施工质量不合格,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最终产生了较多的返工现象,对于工程的成本控制,以及工程的进度控制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2技术落后

由现时的生态工程施工状况来观察,在实施城市生态园林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其技术保障环节相当的不完善,因为未能对工程图纸进行深入有效的基于技术内容交流与沟通,从而导致施工单位不能对工程图纸技术参数实施很好地控制和把握,因此也就不可能通过项目施工来把项目图纸的设计理念完整展示出来。

基于此种状况,即便在工程图纸设计阶段中已有相当鲜明的设计理念,其也不可能依托现场的施工建造模式将其直观、有效且形象地表达出来,由此在相当水平上展示出其施工工艺上的不足,甚至是严重的落后。而且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领域中尚未构建成一套完整的产业建设链,由此导致我国在此类工程建设领域的市场一直未能发展到比较成熟的水平,未建成严格规范的市场运作秩序,其施工建设人员也达不到极为专业化的水平,此类情况均严重阻碍着施工质量的提升。其不但未能把有关建设工程材料实施专业性的完整运用,而且也极大地损害到了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质量。

2.3设计因素

分析当前在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中,因设计不合格造成的不良现象,主要表现为:工程设计不合格,造成工程质量控制落实不到位或无法实施,同时工程设计不合格,也造成了技术优化落实不到位,以及大量的返工修复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控制,且造成了较多的安全隐患,以及进度延误问题。

2.4植被、苗木的选择因素

分析风景园林工程在施工作业中因植被、苗木选择不合理造成的工程质量控制不合格,以及技术优化应用不合格的问题也较为多见。其中具体分析植被、苗木选择不合格,极大地影响了风景园林工程的应用效果,以及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对于后期园林运行中的维护成本控制,运营成本控制也造成较大的影响。此外,植被、苗木选择不合理,造成植被大面积死亡,造成的资金损失也为常见的一类不良现象。

2.5空间分配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空间分配施工为重要的规划设计项目,一定程度上分析空间分配规划设计内容,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以及工程整体的观赏效果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分析当前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因空间分配规划设计不合理,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以及技术应用效果不合理的现象也较为多见。具体如在工程施工中植被色彩搭配不合理、树木高度空间搭配不合理、休闲空间动静搭配规划不合理等不良现象。该类现象的出现造成风景园林工程的观赏效果降低,同时也造成了较多的安全隐患,如休闲空间中动静搭配不合理,行车便道过于靠近座椅区域和休息区域,造成的后期园林运行中内部交通,休闲区域混乱,以及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

3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技术优化的策略分析

3.1施工前创新和引入风景园林工程管理新理念,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风景园林工程的管理水平与管理理念联系密切,随着时间推移,城市居民的生活理念不断变化,也对风景园林工程的设计和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想要不断提高居民满意程度,就必须要引进和创新风景园林工程的管理理念,采用各种新型的组织和领导方式,从而保证风景园林工程管理与时俱进,符合居民的实际要求同时,应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充分考虑到各种突发状况,并拟好相应的解决方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前期工程准备和施工设计有利于促进风景园林景观施工有序进行。

3.2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

风景园林工程,属于较为复杂、烦琐的系统化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必须保证通力协作、协调配合。风景园林施工单位要对图纸进行深入分析,明确相应的技术要点和施工难点,将工程预算和前期准备工作落实到位,将组织架构和工程队伍之间的关系明确化,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从而给予园林工程一定的保障。而工程质量管理要体现在施工过程的方方面面,尤其对于人员、材料以及信息等加强管理,实现施工质量管理目标。风景园林施工单位要定期为施工人员开展一系列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比如专家讲座、课程再学习以及进修深造等,确保施工人员充分了解园林植被的相关知识点,及时对施工所须的植被进行识别、判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要引导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技术人员明确施工项目中的技术标准,结合设计方案,对植被的姿态、大小等进行选择,从而确保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

3.3加强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审核

落实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审核,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落实意义重大。具体分析在实际落实设计审核中,施工单位应以业主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管单位、物料供应单位为主要组成成员,进行联合审核小组的组建。通过联合审核小组针对项目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并及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和处理,最终达到提升工程项目施工设计质量,提升后期设计方案应用效果,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

3.4因地制宜优选植被苗木

因地制宜优选植被苗木,通过对区域植被苗木生长种类,以及相关植被苗木的生长习性参数的搜集,进行植被苗木的选择。以此保障园林工程质量合格,同时通过合理有效的植被苗木选择,对于后期风景园林工程的养护成本控制,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5落实整体空间规划

分析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作业中,为切实有效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并且合理优化其施工技术。工程施工单位及设计单位应注重宏观方面的空间规划设计,具体落实中应从落实前期的施工工地基础数据调研,以及植被选择,植被色彩搭配,人车分流设计方面进行落实。同时在空间规划设计中应注重植被季节性颜色变化的规划设计,规避因季节植被色彩变化考虑不足,造成的空间色彩搭配规划质量不合格现象。

参考文献:

[1]盘柳芬.风景园林施工的质量控制及技术优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2878.

[2]雷莉,郑群英,杨澔,王力,吴玲.城市化进程中风景园林绿化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5(3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