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立体式培训的方法与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1
/ 3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立体式培训的方法与效果

易隽白晓霞王红李惠玲

易隽白晓霞王红李惠玲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610072)

【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培训的方法与效果,为医院制定有效的培训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分类、分层次的系统化、立体式培训,培训前后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在进行专科化培训后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水平分别提高了33%和17%,科室工作效率和临床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分类、分层次的立体化培训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临床满意度。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立体式培训效果

【中图分类号】R1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1-0054-02

Disinfectionofthesupplycentertothree-dimensionaltrainingmethodsandeffects

【Abstract】PurposeExplorethemethodsandeffectsofthecentralsterilesupplystaff'straining,andprovidethebasisforthedevelopmentofeffectivetraininginitiativesforthehospital.MethodCentralsterilesupplystaffclassificationlevelssystematic,three-dimensionaltrainingbeforeandaftertraining,theoryandoperationassessment.ResultTheoreticallevelandpracticallevelinthecentralsterilesupplystaffduringspecializationtrainingwereincreasedby33%and17%,greatlyimprovedepartmentefficiencyandclinicalsatisfaction.ConclusionSterilesupplycenterstaffclassificationlevelsofthethree-dimensionaltrainingcaneffectivelyimproveworkefficiencyandclinicalsatisfaction.Disinfectionofthesupplycentertothree-dimensionaltrainingmethodsandeffects.

【Keywords】CentralsterilesupplydepartmentThree-dimensionaltrainingEffect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负责全院复用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及部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发放工作。在传统的观念中,对消毒供应专业是一个独立专业领域的认识程度存在局限性[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技术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应用而开展工作,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随着全院物品的集中化处理的推进,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求日益增高,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并在专科护理领域发挥带头人作用已经成为新时期面临的课题。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的特殊性,其人员构成和人员培训必定不同于临床科室。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包括:护士、消毒员、工人。根据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特点和人员构成现状自2011至2012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为期一年的立体化培训,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消毒供应中心现有护士、消毒员、和工人41人。其中护士30人,本科5人,大专21人,中专4人;消毒员3人,均为男性,其中大专1人,中专2人;工人11人,其中高中2人,中专2人,初中7人。男性10人,女性31人;年龄22-59岁,平均39岁。

1.2方法

1.2.1由护士长和各区组长一起制定人员培训的计划和实施方案,撰写培训资料及考核标准,选拔和考核培训师资,由专门的团队负责培训计划的组织、落实、实施和管理。

1.2.2分类培训。由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包括护士、工人、消毒员,针对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培训分为两个模块,即理论培训和实践技能操作。护士、消毒员、下收下送的工人因工作内容的不同培训内容各有侧重。消毒员除了参加科室培训外,还必须参加特种设备监察机构和消毒供应的培训年会的培训取得压力容器操作证和消毒员上岗证。

1.2.3分层次培训: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结构不同于临床科室,但护士在科室中占70%,由于工作年资和学历不同,他们在科室中承担的责任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对全科工作人员进行统一、规范的培训基础上,对中级职称或以上、工作10年或以上、工作5年且本科学历或以上的这一批业务骨干再集中进行培训,使他们除了能快捷高效地完成日常工作外适当参与科室质量控制、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新业务和新技术有一定了解。经过培训中青年业务骨干具有基本的教学指导能力、科研和论文撰写能力。培训内容主要为: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与流程优化、实习生及进修生带教、科研论文的撰写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1.2.4运用多种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在培训中注重从工作实际出发,理论培训采用多媒体教学、特邀授课、手术器械快速识别图谱、扩展阅读专业书籍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员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实践技能操作采用教学录像、演示、一对一地教学模式巩固和强化了学习效果。

1.2.5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奖励是一种激励的正强化,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与表彰,惩罚则是一种激励的负强化,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否定与批评[3]。正确评价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工作能力,不仅可以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而且可以推动专业的不断发展。运用标准的评价指标监控专业能力成为必须[4];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是保证培训质量的重要环节[5];所有参加培训的护士在培训前后进行统一的考核,按照培训内容分为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实践操作考核。专科理论知识的考核内容为考核者在难度相当专科理论知识题库中随机抽取100道题,在2小时内闭卷完成,满分100分,以最后得分为专科理论知识得分。专科实践操作考核在8项操作考核中随机抽取3项考核,每项操作的总分为100分,以三项考核的平均分为最后得分。两者均合格可认定培训合格。将考试成绩纳入个人年终考核及岗位考评,对成绩优异者给予相应奖励,对不达标者予以批评,重新考核或者经济惩罚。在培训中选拔热爱消毒供应专业,具有相当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人员,参加全省消毒供应专业培训班的学习;鼓励学习主动的工作人员,结合工作实践,撰写专业论文,参与省内外和全国消毒供应专业会议的会议交流。在下收下送的工人中开展优质服务明星评比活动,每月评出一位优质服务明星,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2结果

表1消毒供应中心培训前后工作量,临床满意度、差错事故对比

项目培训前(2010年)培训中(2011年)培训后(2012年)

清洗消毒灭菌的无菌包(件)586468641269736611

发生差错数(例)17128

临床满意度93.62%96.74%98.12%

3讨论

3.1通过分类、分层次的立体式培训提高了我科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通过分类、分层次的立体式培训,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得到拓展和加深,提高了工作人员整体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也为操作能力的提高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我们在培训中注意将低年资护士和高年资护士分层次培训,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调整相应的培训内容,达到激励长板,提高短板的目的。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环环相扣,所以不论是护士、消毒员还是下收下送的工人,对我科的工作流程、清洗、包装和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的保存和运送都必须熟悉和掌握,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培训内容,这样的理论培训才能对实际工作产生推动作用。在理论培训中,不仅提高员工的理论知识,更是增加了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内容,同时将“终身学习”的理念灌输给他们,使工作3年以上的员工具备查阅和整合相关知识的能力,鼓励他们工作之余到图书室浏览一些资料,指导他们今后如何到图书室查阅与专业有关的文献,从中摄取知识,拓宽自己的专业事业[6]。经过培训我科低年资护士培训后的论文数量较前一年增加了37%。而高年资护士在基本考核合格的基础上则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着重带教能力,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开展护理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专业领域,促进专科的不断发展,发挥他们在科室中的中坚力量的作用。

3.2通过分类、分层次的立体式培训提高了我科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消毒供应中心不论是去污区、检查包装区、消毒区还是无菌物品发放区的工作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储备,而且离不开熟练的操作,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快捷、优质的为全院及时提供合格的消毒灭菌物品。我们选取护士、消毒员、下手下送工人各自常用的8项操作分别制定操作流程和考核表进行培训和考核。操作培训和理论培训一样根据不同的年资,调整培训和考核的内容。经过为期一年的培训,我科工作人员的操作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到了很大的提高。选拔出的优秀人员在全省的消毒供应中心的继续教育培训中进行了标准化操作演示,获得了一致好评。

3.3通过分类、分层次的立体式培训提高了我科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培训中我们没有依照惯例,仅对护士进行培训,而是对护士、消毒员、工人进行分类、分层次的培训,提高了整个工作团队的工作效率、凝聚力和协作精神,在工作人员数量基本不变、工作量大幅攀升的情况下,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工作任务,提高了临床满意度。下收下送工作是消毒供应中心为临床服务的工作的一部分,而下收下送工人因为知识能力的欠缺,临床科室对他们工作的满意度往往不高。所以我们除了对下收下送工人进行消毒供应中心与医院感染、标准防护及其意义、沟通的技巧等理论培训,还进行了污染物品的回收、灭菌物品的运送、一次性物品的发放等操作培训。通过规范、系统的培训和考核使下收下送的工人不仅更加熟悉了业务和相关的院感知识,操作也更规范。经过一年的培训下收下送工人的理论和操作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培训后在我科对全院各临床科室的满意度调查中,下收下送工人的服务态度和工作质量也得到了临床科室的广泛认可。

通过培训并在培训中选拔优秀工作人员外出学习,使他们工作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激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是协作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不断进步、全面提高,才能给临床提供更优质、更高效和更快捷的服务。在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分类、分层次的立体式培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任伍爱,牛进霞,冉秀菊,等.消毒供应中心专业护士培训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7,6(42):6.

[2]张青,高洪.消毒供应环节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7,1(15):1.)

[3]林昌秀。激励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47-275。

[4]LiuM,KunaiktikulW,Senaratanaw,etal.Developmentofcompetencyinventoryforregisterednursesinthepeopl’sRepublicofchina:scaledevelopment[J].IntJNursStud,2007,44(5):805-813.

[5]单炯,范亚可,孙锟.提升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内在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863。

[6]孙宏玉.护理教育[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