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杨凤

杨凤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此类因素制定对策,降低后期院内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护理过程中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儿童患者50例,对引发不安全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的干预对策。结果:在儿科护理中,护理人员工作不到位、护理制度、护患沟通不当及基础设备因素是造成儿科护理出现不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规范护理制度、加强护患沟通等可降低儿科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对策

近年来,儿科护理安全备受关注。因患者年龄的特殊性,若不对护理安全进行强化,那么势必引发多种不安全事件[1]。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就儿科护理中所出现的不安全事件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此原因制定相关的对策。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护理过程中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儿童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患者年龄为1~10岁,平均年龄为(6.5±0.5)岁。其中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就诊患儿19例、消化系统疾病就诊患儿13例、外科疾病就诊患儿12例、其他疾病6例。

1.2方法

对患者所发生的不安全事件进行回顾分析,确定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因素,并针对此类因素制定相关的对策。

2、结果

2.1不安全事件

我院对患者所发生的不安全事件进行总结,并归纳如下:(1)跌倒磕碰19例,占38%;(2)输液管折叠或松脱14例,占28%;(3)输液时液体外渗7例,占14%;(4)压疮4例,占8%;(5)冻疮3例,占6%;(6)转运途中不良事件3例,占6%。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儿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

我院对相关的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与儿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工作不到位、护理制度不完善、护患沟通不当及基础设备因素等。

3、讨论

近年来,独生子女人数明显增多,许多家庭以孩子为中心,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维权意识明显增强,进而使得在院内尤其是儿科的护患纠纷明显增多,为了改善这一情况,能够更安全、更和谐的进行儿科护理,我院对2014年期间所发生的50例儿科护理不安全事件进行分析总结,找出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减少儿科护理的不安全事件发生,让越来越多的儿童在院护理过程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

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儿科护理不安全事件包括跌倒磕碰、输液管折叠或松脱、输液时液体外渗、压疮、冻疮及转运途中不良事件等,而引发此类不安全事件的原因多在于护理人员工作不到位、护理制度、护患沟通不当及基础设备因素等。举例说明,本次共有19例患者在院内发生跌倒磕碰,主要因为儿童对于医院、医生与护理较为恐惧,当在进行相关的护理过程时,儿童处于本能反应挣扎、甚至想要“逃跑”,而院内人流量较大,因此易引发跌倒、磕碰事件。亦如在本次调查中共有3例患者出现冻疮,其主要因为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十分懒散、工作责任心较差,在使用冰袋期间,未能实时对患者进行观察,使得局部温度过低,进而引发冻疮。针对上述情况,笔者提出下述护理措施,以预防儿科护理安全中的不安全事件发生,保证儿童患者在院期间的护理安全得到一定的保障,具体如下:(1)严格要求护理人员,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端正护理人员的态度以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邸建琴[2]等在相关文献中指出,减少儿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关键在于加强护理人员护理队伍的建设,端正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及提高儿科护理的技术水平。这就要求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当树立高度责任心、重视学习、注重护理细节、提高自律性、严于律己,切莫敷衍了事甚至心存侥幸,以患者为中心,努力做好护理的每一件事。(2)加强护理人员与家属及患者之间的沟通,就诊患者大多还不具备完整的表述能力,因此护理人员应多注重与患者家属之间进行沟通,或与具备基本交流能力的患者进行沟通。众所周知,许多儿童患者对于医院、医生及护士是具有一定恐惧心理的,这会使得在护理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并不高,因此,护理人员需学会正确的与患者进行沟通,通过鼓励、赞扬的方式让患者减少内心的恐惧,如在静脉穿刺时对患者进行表扬,说“你真勇敢”等话语,这样可以使得儿童的心理受到鼓舞,不会恐惧退缩。此外,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也十分关键,因院内的主治医生工作较为繁忙,许多家属存在一定的问题得不到解答,进而会产生一定的不满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则应当做好相关的讲解工作,解答患者家属的疑问,同时可多向患者家属讲述与患者病症相关的知识,这对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3]。(3)改善医院的设施,一方面使得儿童病房或输液室具有较大的空间,减少使用有尖角或十分坚硬的设施,避免儿童在行走、奔跑时跌倒,尽量的对儿童就诊室进行装饰,如儿童喜欢的卡通贴纸、玩具等,这样会转移儿童的注意力,减少患者的恐惧感。(4)改进儿科护理制度,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在保障患者利益的同时尽量的做到舒缓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轻松,有弹性,避免过度劳累。

综述所述,许多儿童护理不安全事件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注重护理沟通、制定完善的护理制度,有需要时改善院内设备,这样可为儿童患者提供安全、温馨的就诊环境,让患者在院内护理工作中,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为我院赢得更多儿童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

参考文献:

[1]黄蔚.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13(7):74-76.

[2]邸建琴,王鸿英.儿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探讨.临床合理用药,2012,5:141-142.

[3]张秀萍.儿科护理安全潜在风险因素及管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1,32(11):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