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精读课文,让语文主题学习自主高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上好精读课文,让语文主题学习自主高效

蔡桂梅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中心小学511540

摘要:语文主题学习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利用在学习课本精读课文时学到的方法自主进行阅读,教师的任务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阅读的时间,提高学生阅读量。在精读课文教学中,做到“紧扣重点,抓准要点;教给方法,触类旁通;重在导读,以读促悟”,提高精讲课的课堂实效,才能使语文主题学习的开展更加自主高效。

关键词:紧扣抓紧教给

语文主题学习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打破原来逐句逐段分析课文的阅读教学课堂常规,合理调整课时,实施单元备课,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速课堂教学,用大约三分之一的课堂教学时间完成语文课本的学习,其余时间引导学生课内阅读配套语文课本主题单元编写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因此,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要求大量压缩学习教材的时间。原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系贵说过:“读书不需要精雕细刻,不要每一句话都挖地三尺、每一个词语都挖得冒出火星。”否则,学生会觉得语文深不可测。因此,语文主题学习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利用在学习课本精读课文时学到的方法自主进行阅读,教师的任务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阅读的时间,提高学生阅读量,这就是语文主题学习中的一个教学模式——“1+x”。那么,何为“1+x”呢?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篇带多篇”辐射阅读教学法,重点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这个“1”就是我们要精讲的经典篇目,也就是我们的精讲课。学习精讲课文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学习某类文章的学习方法,为快速、高效地学习单元中其余文章奠定基础。因此,我认为高效的精讲课在语文主题学习中尤为重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在精讲课讲授中以下几点做法能很好地提高课堂实效,从而使语文主题学习的开展更加自主高效。

一、紧扣重点,抓准要点

语文主题学习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变革,要求在教学中做到:教材要简单处理化,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管住自己的嘴,少讲,精讲,把学习主动权切底还给学生,不搞繁琐的内容分析,简简单单教语文。通常一篇1500字的课文学生读一遍用时8分钟左右,读上三遍一堂课就耗去了一大半。所以,要落实这一原则,在主题教学精讲课中必须紧扣训练重点,抓住重点内容进行研讨学习,不能面面俱到,只要抓一段或几句话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完成训练任务。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有的课文篇幅长,段段精彩,句句经典,处处都很重要,那么是不是每句话都要让学生细体会、深分析?还有的文章乍一看较为浅显,实际是玄机深藏,不下点功夫进行多角度分析是不容易找到阅读精点的。

如在执教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一文时,文章的篇幅较长,令人感动的地方很多,每个感动的地方都有细细琢磨的价值,是否每处地方都去挖呢?我抓住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的举动这一环节进行重点教学,首先提出阅读要求:小声快速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其中哪一幅画面让你意想不到?学生在自由阅读之后进行表达,既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初读体验,又能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特别之处。引出文章的重点段后,又引导学生找出海鸥的特殊语言,深入品读,体会海鸥对老人亲人般的感情。我在这一单元的精讲课中扣重点抓精点:抓住令人感动或意想不到的事件、场面、画面,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深入体会,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其实,在教学中我们只要抓准了重点或精点,就会使学习变得轻松、简单、高效。有舍才有得,我们舍去了繁琐、细碎的条分缕析,舍去了一些枝枝蔓蔓,却收获了这一类文章的学习方法,收获了学生终生阅读所需要的能力。大舍终有大得,舍得之间彰显了教育的智慧,舍得之间诠释着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以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为本。

二、教给方法,触类旁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方法是能力的核心,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和手段。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手段,才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精讲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个目标完不成,后面的无师自学就要落空。每一个训练重点、每一类文章都有其阅读理解的规律性,有独特的操作步骤,即学习方法。教师要结合课文的理解感悟,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让学生知道学习时先怎样再怎样最后怎样,使之在离开老师和同伴时也能顺利、有效地学习。方法的获得要自然,应水到渠成,生拉硬扯的灌输式学生不易接受。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的编排主题是了解发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更深地感受人和动物之间的真挚感情。学习方法是抓住描写人与动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的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深入体会,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在教学时,我以《老人与海鸥》为依托,在学生充分预习、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紧扣海鸥在老人遗像前(14-19自然段)的举动这一环节开展教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这些体会来自哪里,学生就会自然地总结出来自人物和动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方法总结出来后,老师马上让学生运用此方法研读文章1-13自然段,感悟老人对海鸥的爱。“透过表象看本质”,“行为反映心理”,这不都是基本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吗?学习方法的推出不仅自然,推出后我及时总结强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更妙的是我还将学习方法及时巩固,设计应用方法和巩固方法的环节,让学生用此方法学习课文的另一段,真正达到了触类旁通的效果。如此高效的精讲课,学生在“X”的学习中又怎会不得心应手、水到渠成呢?

三、重在导读,以读促悟

小学课文内容教师不讲学生就不能理解的地方不多,包括一部分古诗词。语文主题学习提倡教师启发引导下的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促悟。我认为精讲课上更加要突出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来领悟课文含义、体会思想感情。朗读指导也应抓住重点句段,起到读一句(段)带全篇的作用,即能带动对全篇的感情朗读、带动对全篇的理解体会、带动对文章思想情感的整体把握。朗读指导要到位,做到“宁在点上打深井,不在面上挖多坑”。

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在引导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时,我让学生细读文章描写圆明园布局的段落,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出“众星拱月般环抱”的意思。然后出示各个景点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描述交流自己游园的感受,再进入文本朗读作者的感受:当你漫步园内——(引读)流连其间——(引读),通过发掘出学生的语感源泉,启发学生自读自悟、自找感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激发他们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接着,在引导学生学习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时,我也没有渗透太多的语言教学,开始便让学生自读,然后引导学生说出:你读出了什么?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学生汇报后播放视频剪辑,让学生亲眼目睹圆明园被破坏的情景,然后再引导学生:这把火烧了三天三夜!三天三夜烧掉了什么?没有了什么?学生说,我对照板书和学生接读。什么都——没有了!你有什么感受?(无奈、愤怒、仇恨、无助、伤心……)圆明园中没有的一切,损失的这一切,能计算吗?能弥补吗?因此,每一位有着拳拳爱国之心的中国人都会打心底无限悲恨地喊出(出示课文第一段,指导朗读)。我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情景回放,以景激情,以情促读,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我让学生自读学习《丧权辱国的时代》和《圆明园,中国永远的痛》两篇文章,我只提了一个问题:读了这两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把感受最深的地方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如此高效的精文品读的带动,学生在后面教师所拓宽的两篇文章中又怎能不入情入境、深入领悟呢?

总之,在精讲课中我们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抓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简化教学环节,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强化语言文字训练,加大阅读容量,才能提高精讲课的实效,让语文主题学习更加自主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