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3

简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魏宏超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时代的发展,高层建筑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同时它也证明了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的这一特点。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和施工要素,是保障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首要因素及基础。本文力争从高层建筑技术要素概述方面和根据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提出施工管理中应该注意的常见问题及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多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得出的相应结论和观点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完善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质量;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1、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工程量大,涉及工序多,给建筑施工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探讨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法对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建设工期以及控制施工成本都有至关重要作用。高层建筑施工必须要结合高层建筑逐层和多层施工的特点来进行,尽可能的提升其施工的时间和施工效率。需要充分结合现场具体施工情况来不断的加强材料垂直运输的效率。最主要的是需要结合施工特点不断优化其施工工艺技术,以此保障建筑施工本身的安全稳定性。高层建筑施工具体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高层建筑本身的工程量相对较大,特别是工程施工量大、工序多高层建筑的土方、钢筋、模板、砌筑、装修、管线安装的工作量都大大增加,工程施工需要十多个专业工种同时配合工作。整体施工的时间周期相对较长,对建筑工程正常施工造成影响的因素非常多。(2)通常高层建筑对其地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是由于高层建筑本身上部结构负荷过大所致,因此给整个高层建筑的质量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3)目前的高层建筑大多都是一种混合型的建筑类型,这些建筑结构类型本身在具体的工程实践当中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2、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四点关键要素

(一)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素之基桩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关于高层基桩施工技术在施工方式和方法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分别是预制桩与灌注桩。其中预制桩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为最普遍的施工技术。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桩的单位承载力较高,适用于水下施工,施工效率高,抗腐蚀性能强。高层基桩施工中另一项形式为灌注桩,其特点为:单桩可以承受几百吨的承载力,可以不做承台,在操作过程中震动小噪音小,对邻近物体的危害性小。

(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素之钢筋结构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对于钢筋结构柱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承载大部分重量的是核心墙。在钢筋结构柱的高度上有一定的比例要求。一般数量规定为24根以上。只有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有效地确保高层结构的稳定性。钢结构与其他结构之间的焊接点得质量也尤为重要。只有通过相关仪器对于焊接质量进行检测并且达到相应的标准后,才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的进行。

(三)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素之凝土施工技术

从概念设计方面考虑,高层建筑的竖向结构布置应规则、均匀,侧向刚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小,有其特殊性。因此高层的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也区别于其他建筑。在整个高层建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直接影响着工程竣工后的使用质量。对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的考量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质量才能得到保证。首先,对高层混凝土的配合设计进行分析测量。需要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数据来调配混凝土的比例。其次,高层混凝土的搅拌技术进行分析。其中涉及到的材料有水泥、砂石和粉煤灰等进行合理配置和搅拌。最后要考虑的一个条件为高层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分析。其中最主要一个环节为泵送技术进行严格的把控。

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3.1高层建筑的地基

地基是一个建筑的基础性结构,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于建筑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高层建筑的地基对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影响更为深远。地基是高层建筑建设的根本所在,没有好的根基,就无法保证后续的施工,因地质条件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方法打好地基,对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应采取桩基础技术进行地基施工,考虑到经济、噪音等因素,在施工时尽量以现代化机械设备辅助采用现浇桩技术施工。地基的平整、扎实、承载能力、抗震、抗外界侵害能力是高层施工的首要条件。在高层施工中,常用逆向施工法来进行施工,即:先行建设浇注要的支撑结构,在地下室周围的连续墙结构上修建支护结构。作为后续建筑的强有力支撑,然后从挖开的土方中由下而上,层层浇注,直到封底板。逆向施工技术以其独特的内部支撑刚度,支撑着后续的建筑且能保证基坑的稳定、不变形,其他如:地下管线、道路、建筑物等的沉降影响。

3.2钢筋工程的施工要点

高层建筑的建设,钢筋是最为主要的原材料,它可以定型建筑的整体框架。同时也是决定建筑物强度的重要因素。钢筋工程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层建筑物的质量,根据建筑所需,科学的选取钢筋的型号、种类采取切实可行合理的钢筋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在钢筋施工前,应该对工程所用钢筋进行抽样检测,确保钢筋质量,对一些关键部位和承受较大载荷位置所用钢筋需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确保建筑安全可靠。严禁使用劣质的、未经检测的、不符合建筑施工要求的钢筋进行施工。施工技术人员应该认真全面的熟悉图纸,对钢筋施工的每一步及施工要求做到了如指掌。在钢筋的捆扎、焊接时,一定要注意接头的检测,对其进行仔细观测,保证接头的牢固可靠性。

3.3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是高层建筑主要支撑主体浇筑的定型板,对施工过程中的横杆、立杆、方木进行严格控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对一些重要部位根据需求添加垫板保证施工。为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速度,可以采用滑模法或是爬模法来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并能有效的提高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整体性能,滑模法与爬模法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非常有效的施工方式。转换层的模板是重中之重,需对其部位的载荷进行预测,必要时,进行一一对应的加固方案。另外,加强对预制模板技术要点的把握,还有利于使机械化程度得以确保,同时使结构的整体性得以提高。因此,将预制模板技术应用在高层建筑施工当中,对于工期的缩短具有良好的意义。

3.4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材料,在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大体积特性,因为这是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最与众不同的一点。一般来讲,高层建筑施工大都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由于高层建筑工程所需的混凝土的总量大,强度高。因此,为确保浇筑施工的工期,不仅需要配备相当数量的土泵机和布料机,同时对混凝土的配比也有相当高的要求。目前,国内的高泵程混凝土采用的掺粉煤灰和化学外加剂的双渗技术,保证了高层建筑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以及泵送设备等相关设备的要求,混凝土的泵送高度也随之升高,现在所采用的泵送到顶技术可将混凝土直接泵送到预设浇筑高度,使高层建筑的施工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必须要注意好对水灰比的控制,因为良好、合理的水灰比是发挥水泥高强度的最佳方式,如果水灰比控制不好,那么即使标号再高的水泥,也无法达到高层建筑混凝土的质量需求。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应当对混凝土养护技术要点进行严格的把握。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并且指派专人进行监督管理。对于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应当分别采取不同的养护技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还应当对其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充分考虑到气候、天气等自然条件。

4、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常见的四个问题

4.1高层建筑施工常见问题之质量技术管理

由于现代高层建筑科技含量高、综合性强、牵涉的专业多,其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各专业的施工必须相互协调、紧密配合的因素,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质量要求十分严格。一旦施工技术质量不合格,就会给工程建设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4.2高层建筑施工常见问题之分工管理

在所有工程施工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分工管理较为混乱,它是一个普遍现象,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变现更为突出。分工管理较混乱的表现为:第一,分包商的工作内容、责任范围不明确,给后期施工管理增加了难度。第二,施工管理人员文化程度较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两大分管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到建筑施工的质量。

4.3高层建筑施工常见问题之安全管理

高层建筑施工中安全问题主要有:一是高层建筑作业高度高,大量高空作业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必须充分考虑和解决的。二是高层建筑施工交叉作业多,高层建筑施工不可避免交叉作业,所以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来防范可能发生的事故。三是高层建筑施工工期长,高层建筑施工工期一般都在两年左右,有的甚至时间会更长,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工期长,各种由于时间变化带来的许多不安全因素必须认真考虑。

5、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问题的对应解决措施

5.1制定施工技术预案

在工程开工前,一定要做好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预案。预案内容主要包括如下等内容:1.施工人员对图纸进行熟悉和审核;2.施工顺序安排;3.关键环节的施工方式方法;4.确定各个施工队进入工地施工时间;5.对于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预控措施等。在制定施工技术预案中最重要的一点为对施工进度的严格把控,它的目标是通过积极有效的进度把控,使工作和具体的进度控制措施满足投资和质量,以保证高层建筑按期完成。

5.2确保三线的控制到位

高层建筑的三线控制是指垂直度的控制、平面控制和轴线控制。首先得依据大楼的柱网分布形势,明晰大楼的角柱,为更好控制住高层建筑垂直度,在安装模版时候,理应沿着上面的柱外层的厚度线,运用吊线进行测量步骤,当垂直度符合了一定标准后加固其支撑,继而拆除四角上的模版,平衡、控制住平面垂直度与平整度。还应采用先进激光铅锤控制垂直度,以四个相对合适方位做其激光铅垂的最佳控制点,实现好高层建筑平面控制。

5.3实行逐级技术交底制度

工程开工前,工程师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为基础,向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措施交底,分项施工前,所有施工人员需重复工程项目技术措施,各个班组组氏每天要求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技术交底,实现编制者和施工者之间的消息畅通。并制定施工工艺标准,提出施工技术要求,加强施工材料、操作工艺控制。

5.4做好安全施工控制

从各方面提高工程质量,健全安全制度保证施工有序进行,防止因分工不明確而造成的责任不清、管理混乱等情况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每一道程序都应派专人负责,确保一切尽然有序的进行。鉴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场所实际环境与周围情况,需要强化支护方案。也要注意安全检测高层建筑的施工脚手架,科学管理脚手架的使用,切实保障施工工作者的人身安全。

5.5抓好高层施工前、中、后期的安全管理

高层建筑由于其层数高等特殊因素,施工安全生产要贯穿于整个工期过程中,其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以“预防为主”。做好整个工期中的监督与管理。分步骤,有序进行施工和安全监管。首先在正式施工前要明确建筑工程项目安全责任人,制定相关责任人的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书、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保证体系等。把安全责任目标下放到各个岗位,真正做到有专人负责。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其次,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进行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施工人员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以达到施工安全的最终目的。对施工人员经常进行一些培训,培训内容可以围绕着:施工安全专业知识和技术理论、用已出现的安全典型事故进行分析警示和教育、相關施工安全法律的学习等。只有完善的系统机制的建立才能营造出高层施工中的安全文化氛围。

6、结束语

在城市建筑发展的过程中,高层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而高层建筑在施工上存在如下特点:资金投资量较大、施工时间长、对于施工质量技术要求高等。本文力争从高层建筑技术要素概述方面、根据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提出施工管理中应该注意的常见问题及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希望得出的相应结论和观点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完善出一份力量,为同类施工提出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张鑫.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J].技术与市场.2012.

[2]王小爱.浅析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

[3]刘国诚.浅谈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3,21.

[4]叶花.对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0,32.

[5]杨建新.对框架结构高层建筑梁柱节点的施工技术探讨,价值工程,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