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材料设备采购招投标存在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析材料设备采购招投标存在问题与对策

段小琴

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510000

摘要:随着我国材料设备的采购招标市场竞争地日趋激烈,在材料设备采购招投标活动中依旧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不少单位采用明招暗定的招标形式,严重的影响我国材料设备采购招投标市场的公正。

关键词:材料设备;采购招标;存在的问题;对策

引言:

在我国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强的同时,材料设备采购招投标也已成为基建材料设备购进的主要方式,因为每年各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逐渐扩大,材料设备采购招投标活动中蕴藏着较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这将造成在招投标活动中暴露出一些违法的事件。

1.加强招投标采购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在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环境下,要求对产品的成本进行降低。降低成本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二是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解决降低生产消耗的问题,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挖掘是很有限的。物资采购成本是企业在采购活动中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采购目的而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或者说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因采购物资而发生的费用,也就是在采购物料过程中的购买、包装、装卸、运输、存储等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当今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产品生产周期逐渐地缩短,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多样化,以及产品技术层次不断提升的情况,控制采购成本对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至关重要。根据杠杆作用,一般认为,1%的采购成本降低,可以使企业利润有5%~10%的提高,有的更高。尤其在采购资金占平均销售金额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趋势下,降低采购成本既是企业“第二利润源泉”,也是实现第一利润的坚实基础。如何降低成本是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在物资采购管理中,采取招标采购又是物资采购中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主要模式。

2.材料、设备采购的招标方式

2.1公开招标

公开招标属于非限制性竞争招标,是招标人通过新闻媒介公开发布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符合招标资格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参加投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适用于大宗材料和定型批量生产的中小型设备。其招标程序如下:(1)招标单位主持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应包括招标公告、投标者须知、投标格式、合同格式、货物清单、质量标准及必要的附件。(2)发布招标公告。(3)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预审(需要时)。(4)发售招标文件。(5)接受投标书。(6)组建评标委员会。(7)公开开标。(8)评标委员会评标。(9)评标委员会向招标人推荐中标候选人。(10)发布中标通知书。(11)签订合同。

2.2邀请招标

邀请招标属于有限制竞争招标,是对招标人向已经基本了解或通过征询意见的若干家具备承担招标能力、资信良好的材料、设备生产的投标人或他组织经过资格审查后,以投标邀请函的方式直接邀请符合资格的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参加投标,将采购货物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交货时间、供货方式等情况作简要说明,请他们参加投标竞争,且投标人的数目应不少于三家。被邀请的单位同意参加投标后,从招标单位获取招标文件,按规定要求进行投标报价。邀请招标一般适用于采购非批量生产的大型复杂机组设备、特殊用途的材料、非标准部件。

3.材料设备采购招标中存在的问题

3.1自行招标过程中的问题

(1)以工期紧为借口不招标或设法规避招标。有些招标人故意拖延材料设备采购,然后以程序复杂、运行时间长会影响工程正常进行

为借口,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等民主形式,决定不进行公开招标而采取直接议标采购或甲控乙供等形式来达到规避招标、降解责任之目的。(2)以产品质量与服务可靠性为托辞指定品牌。材料设备自行采购招标中指定材料设备品牌的现象十分普遍,招标人常常在其招标文件中并不列出产品相关技术参数与要求,而直接标明“限定选择×××品牌材料设备”,从而排斥了其它品牌材料设备的竞争。(3)以民主表决形式代替招标文件评标办法。有些招标人制定的评标办法是“评标委员会成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产生中标人”,而没有具体的评标标准和方法,是典型的“拍脑袋”法,主观臆断现象严重,其客观公正性难以保证,更谈不上科学性。(4)以开放竞争为幌子默许以他人名义投标。一些招标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以开放自由竞争为幌子,无视法规要求,默许无资质的潜在投标人借他人资质或直接以他人名义参与投标竞争,这种放纵违规行为助长了“串标”、“围标”现象的滋生蔓延,从而扰乱了正常的采购招标市场秩序。

3.2委托代理招标中的问题

(1)以项目要求高为名设置招标报名高门槛。委托招标代理机构进行的代理招标多以公开招标为主。有些招标人为达到排斥某些“不中意”潜在投标人而暗保“意中人”的目的,明示代理机构在招标公告中按高标准、高要求设置一些无必要但为“不中意”投标申请人难以跨越的采购投标报名高门槛,大大削弱了采购招标的竞争性。(2)以公开为由透露有关招投标及评标信息。有的招标人因对招标投标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或出于自身目的,以招标应该公开透明为由,向与己关联的潜在投标人透露了有关招投标的相关信息,如参加投标单位数量、名称,甚至是评标和定标细节,严重违反了现行相关法规的规定。(3)以业务为诱饵授意代理机构搞暗箱操作。有些招标人以许诺委托招标业务为诱饵,授意代理机构按其意图搞虚假招标,明招暗定。如操纵评委产生过程并暗示招标人意图,按“意中人”要求编制招标文件技术标准并制订相应的评标原则和打分办法,以保证“意中人”中标。

4.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投标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增强招标人法制观念

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活动招标人的法制观念对其有着直接影响,这便要对招标人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宣传与培训工作,必须打破传统的“会议加学习”的教育方式,而是要将“政治业绩”和“继续教育学分”等制度运用到对投标人的教育中,并要求每个采购招标活动的相关人员要定期参加法律法规的学习,确保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活动招标人具有良好的法制观念,这对保证材料设备采购招投标活动的公允、公正有着重要意义。有关部门要将投标人的法制教育成果作为业绩评价的依据,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各项目投标人积极参与到法制教育工作中,同时也对提高投标人的思想认识和法律意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4.2倡导社会效益优先,力争经济效益最佳

关系到社会利益与公共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活动,必须保证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活动的公平、公正以及公开,并且在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活动中要强调社会效益优先,并要理顺社会效益与国家有关部门效益之间的关系,招标人在招投标活动中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优先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确保材料设备采购招投标活动的公正性与公允性,这对实现我国新时期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活动中招标人必须要考虑当事各方的正当权益,力争在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活动中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对保证材料设备采购招投标市场正常秩序有着重要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材料设备采购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的起因,主要是在招标人素质、法律及有关部门监管盲点而导致的,因此,要求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完善招投标活动规章制度,并要对招投标活动进行有效的全过程监督与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宁沂;浅述高校基建工程材料设备的采供与管理[J];建筑经济;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