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城县落实梅毒控制规划及中期评估工作情况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拜城县落实梅毒控制规划及中期评估工作情况报告

李鹏陶永寿

(新疆拜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阿克苏842300)

【摘要】目的:了解我县贯彻落实《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的真实情况。方法:利用现有信息系统,根据评估指标,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收集。结果:我县梅毒预防和诊疗服务专业人员相关知识和技术标准掌握合格率为90.26%;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和流动人口对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7%、76.6%和82%;医疗机构和性病诊疗机构主动提供梅毒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的比例为100%;艾滋病咨询检测点接受免费梅毒检测比例为99%;梅毒检测阳性人数接受转诊服务比例为100%;孕产妇接受梅毒检测比例为99.96%;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接受规范诊疗服务的比例为42.85%;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所生婴儿接受规范诊疗服务的比例为85.71%;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所生婴儿12月龄的随访比例为100%;县医院接受规范治疗的梅毒比例为100%;2家医疗机构开展梅毒网报比例为100%;全县梅毒血清学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的参与率为100%、合格率为66.6%;一期和二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增长幅度为负27.01%;先天梅毒年报告发病率位零。结论:我县近几年梅毒疫情发病率呈低水平状态,评估2014年年初至2015年年底发病率下降27%,其他指标均达到国家2015年《规划》中规定到年底全国一期和二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增长幅度控制在5%以下的目标和要求。

【关键词】梅毒;中期评估;拜城;新疆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238-03

我县于2010年按照《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要求制定了各项防控机制,正式启动防控工作。现根据《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据我县实际情况开展了中期评估工作,现将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借助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全国性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等平台,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进行评估。

1.2评估方法

按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对相应负责项目开展自查自评后向县疾控中心报送材料数据,疾控中心对所有评估资料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以及使用多方印证方法进行综合判定,有效、真实评估我县在《梅控规划》中期的落实成效和进展情况。对现有信息系统收集不到的已有资料,采用由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机构逐级整理、汇总、上报的方式进行收集,包括政策文件、防治方案、防治经费、人员培训与能力建设、工作总结等;对在评估工作中遵循评估指标与工作目标相一致,强调评估过程与质量结果相兼顾,评估现有数据和辅以现场调查相结合,分级自查自评与抽查相融合等重原则、多方式、严要求的评估工作。

1.3调查内容

(1)城市和农村居民、流动人口、暗娼、男男性行为人群的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2)梅毒预防和诊疗服务专业人员、孕产期保健人员等对梅毒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3)梅毒患者接受规范诊疗情况。

1.4最终评估

县卫计委按照《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指导要求,在各医疗卫生单位抽调了传染病防控专家成立了评估专家小组,疾控中心在专家小组成员的指导下进行收集、整理和汇总分析后形成书面材料。

2.结果

2.1防控机制建立

根据《自治区关于开展<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拜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并印发了《拜城县艾滋病、梅毒防治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县卫计委负责组织协调全县艾滋病、梅毒防控工作的开展,包括制定全县督导与评估方案,开展梅毒规划评估工作活动,以及多部门联合督导。县疾控中心负责督导评估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与报告,并开展相关培训等。县人民医院作为梅毒防控与治疗的指定性医疗机构,要及时收治患者,为患者提供规范化医疗服务。

2.2健康教育

2.2.1专业工作人员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我县有4家公立医疗卫生单位,16家乡镇(场)卫生院,都设立了防疫科室,并有专职的防疫工作人员21人,传染病诊疗服务6人,实验室工作人员6人,在各项传染病防治工作中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力度。本次梅毒评估工作中对4家县直医疗卫生单位防疫、诊疗、实验室等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进行抽检,合格率为90.26%:各类工作人员对相关知识的正确值均达到85分以上,达到合格标准。

2.2.2不同人群对梅毒知识知晓程度:依照《中国梅毒控制规划中期评估实施方案》指导要求,我县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流动人口和暗娼等不同人群开展了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均达到目标要求。

2.3防控工作方面

2.3.1性病诊疗机构工作:由于我县梅毒发病率较低,县人民医院性病门诊在近3个月内接受梅毒检测5例,咨询服务5例,比率达100%。(见表4)在实际调查的梅毒处方有5例,合理使用苄星青霉素或普鲁卡因青霉素者5例,接受规范治疗率100%。

2.3.2艾滋病咨询检测点工作:全县共有18家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点,2015年接受首次检测人数294例,其中接受免费梅毒检测291例,检测率达99%;检测出梅毒阳性人数52例,转诊到诊疗机构治疗52例,转诊率100%。

2.3.4实验室检测工作:我县有梅毒血清学检测能力的实验室3家,分别是县人民医院、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参加能力验证的实验室有2家,参与率66.67%,其中2家都具备验证合格实验室资质,合格率为100%。2015年2家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梅毒病例120例,核查发现符合梅毒诊断标准的病例120例,报告准确率100%。

2.3.5发病检测工作:我县2014年报告一期梅毒发病率为16.42/10万,二期梅毒发病率为5.18/10万;2015年报告一期梅毒发病率为14.06/10万,二期梅毒发病率为1.7/10万,发病负增长27.01%。2015年在妇幼统计报表中统计活产人数4759例,全年没有发现先天性梅毒病例,先天性梅毒病例报告率为零。

3.讨论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潜伏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等。梅毒在全世界流行,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新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和次撒哈拉非洲[1]。近年来,梅毒在我国增长迅速,已成为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性病。所报告的梅毒中,潜伏梅毒占多数,一、二期梅毒也较为常见,先天梅毒报告病例数也在增加[2]。卫生部2015年公布的规划明确提出,到年底,全国一期和二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增长幅度控制在5%以下,全国先天梅毒年报告发病率控制在30/10万活产数以下,到2020年年底,全国一期和二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全国先天梅毒年报告发病率控制在15/10万活产数以下,实现基本消除先天梅毒的目标。

我县通过此次评估后发现所有数值都在国家规划中提出的要控制指标以下,可能跟我县优越的地理人文环境及人口流动减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我县梅毒防控工作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县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在各医疗卫生单位在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领导下、积极协助和共同努力下取得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慧.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8(4):72-72.

[2]岳晓丽,龚向东,蒋宁,等.中国5省医疗机构梅毒报告病例数据质量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04):31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