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安消防体能训练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我国公安消防体能训练的研究

陈文博

保定市公安消防支队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长期以来,体能训练是消防部队训练的核心内容,也是提高战斗力的关键所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型先进器械的引入,部分官兵对体能训练产生一种错误的想法,认为体能发展不再是影响消防部队战斗力的主要问题,这就造成部分消防员对于体能训练缺乏重视,导致消防部队体能训练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基于此,本文对我国武警消防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以及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武警消防;体能训练;研究

1体能训练开展的重要性

1.1开展体能训练,是消防部队在实践消防救援任务中非常必要的。《消防法》中明确提出了消防队员有社会救助以及消防救援的任务。从这点就可看出消防部队有想多元化多功能化发展的必然性,也是客消防部队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经济发展建立的急速进步。消防官兵所担任的消防救援任务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繁重。发展重要特殊灾情时,有时需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的救援工作。这就对消防官兵的体能提出了重大考验。所以消防官兵的体能训练只有不断的加强,而不是一味的忽视,这样才能在各种恶略危险的环境中,提高消防官兵的救援技能,为有有了好体能,才能适应特殊新型的任务需要。

1.2体能训练,是公安消防官兵提升结构的需要。公安消防部队日常任务中的灭火救援任务本身就是意向非常危险和及其专业的工作。灭火救援必须十分专业科学布局,团队合作,而不是盲目蛮干,要听从指挥。新兵役法将义务兵服役短缩到了两年,部队结构结构发生了变化,新兵身体素质普遍不高,经过两年训练后,体能虽然提高了,却面临了退伍,使两年来的体能训练得不到发挥。而那些转为士官的官兵有多数是技术兵,实战经验少,具有战斗能力的官兵就更少。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造成了消防官兵的体能不足。所以,提高队伍的体能,加强技能变的十分必要。

2我国公安消防体能训练中凸显的问题

2.1场地和器材的局限性

为了方便消防出勤,消防部队营地,一般设置在城市中心。这种客观因素的局限性,就造成了消防营地场地相对较小,训练区域过小甚至没有。根据作者多年来经验,本地各消防支队的场地十分有限,甚至很小。最好的也就是配备一个篮球场和一些训练器械。而这些场地和简单的器械,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训练科目更谈不上保持原有体能和公安消防官兵体能素质的全面提升。

2.2心理上思想上轻视体能锻炼

当今社会,科学技能的飞速发展,先进的技术装备源源不断的充实到消防官兵一线队员手中。在当今日常的训练科目中,如何掌握先进的器材,并运用到实战环境中逐渐成为了部队训练的主体任务,而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体能训练的要求,并伴随体能训练的不断减少。更加忽视了体能训练作为所有训练的起始基础。而实际上,伴随着先进科学的涌入,对官兵体能的要求不仅不会降低,相反,要求会逐渐提高。

2.3体能考核制度不够完善

在制度方面,保障措施有待完善,奖惩机制不够健全,考核缺乏延续性。健全的制度是体能考核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当前,考核内容较为单一,往往使参训人员只练习考核的几个项目,忽视身体素质的全面训练。同时考核成绩也不能充分体现出训练效果和实际体能状况;另外个人的基本身体素质和体能的各方面表现也有差异,这些差异也会影响考核的综合成绩,如有些人力量素质好但耐力素质较差,有些人速度素质好但力量和耐力方面不足,有些人耐力素质好但灵敏素质欠缺,而达标考核成绩却难以完全体现这些差异。

2.4体能训练系统不够完善

体能训练系统是由多个存在一定关系的因素构成的整体,消防部队体能训练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其各项身体素质构成了体能系统,只有系统性的训练消防员体能,才能使消防员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为训练和实战灭火救援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消防部队训练大纲,消防部队的体能主要包括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平衡、协调和反应等基本素质。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体能训练系统性安排是不完整的。

3我国公安消防体能训练的科学化对策

3.1投入资金,完善体能训练器械

首先从基础设施上为搞好体能训练打好基础。体能训练并不是简单的跑、跳、徒手等简单训练,而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科目,主要包括针对队员爆发力、协调、柔韧性的全面训练,对比可以看出简单的方式肯定达不到实际的目的和效果。所以必须投入资金,购进训练器械,如果有条件,作为消防队还应该提供建设室内室外综合训练场。为展示提供体能训练,提升技能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条件。

3.2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相结合

公安消防队员进行体能训练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完善生理机能,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武警消防队员的灵活快速反应的能力,调节公安消防队员的情绪,磨练面对困难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增强面对危险和困难的耐受力,提高自信心,减少执行灭火抢险任务时的伤亡率,增加完成任务的效率。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相结合互相促进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在消防部队中普及心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使队员对心理方面的知识有所涉猎,能够有利于体能与心理训练的相结合,促使训练成果的最大化。

3.3制定合理训练计划,循序渐进,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消防部队的体能训练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面对随时都可能接警出动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在制定体能训练计划的过程中,依据体能训练的特点和规律性,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日常工作和突发任务的影响,制定出多年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以及周训练计划。充分利用并创造训练条件,结合各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训练人员和内容,尽量避免影响训练的连续性,防止体能训练的随意性。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入伍时为每个人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并将自己的子目标融入到训练计划中,在不断地完成子目标,不断地超越自我中,逐步增强自身素质,从而实现体能训练的计划性、系统性和延续性,同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其体质状况。

3.4完善体能训练系统,提高训练的科学化和信息化

建立官兵训练的监控训练系统,对训练过程中每个训练阶段或训练周期进行定期监控,以评定每个时期的训练效果是否符合训练进度计划,能否按原计划完成预定的总目标。通过反馈不断寻找存在的问题,确定训练计划是否需要进一步修正,然后再对修正计划的施训过程再监控,使其处于一个动态过程向预定的总目标不断逼近;还体现在训练的具体细节上,具体到训练课负荷的承受程度,部分训练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是否合理、有效。在整个训练过程的纵向上实施群体监控,建立个人训练档案,统计体能、技术发展情况,为制定分层、分组训练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有效节约训练资源。然后,针对一些官兵,尤其是有伤病史的官兵实施个性监控,了解他们在训练课上完成负荷的情况、技术掌握情况及体能与技术的结合运用情况,使他们明确如何针对各个体能项目发挥自己的长处和弥补自身的缺点,并为他们制定个性的训练计划,使其更好地完成训练目标。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官兵体能、体质档案,及时地了解官兵的身体状况,便于调动时更好地进行训练。

结束语:

综上,体能训练作为消防官兵中必要以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关注。只有将体能训练提升至一定高度,才能将消防技能发挥至极致,最终提高消防官兵的救援水平。

参考文献:

[1]消防部队官兵体能训练的特点分析[J].李罕.体育博览.2014(13)

[2]消防员体能训练对技能训练的影响分析[J].张晓青,陈智慧,罗鹏哲.军事体育学报.2015(03)

[3]公安消防部队训练改革的探讨[J].罗铮.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