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试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

刘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发展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意义

1.1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方式从传统的计划定额型向现代经营管理理念转变,即面向市场,经受经济规律的优胜劣汰。而只有从施工管理方式的创新方面着手,才能解决好工程项目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促进工程项目顺利完工,从而进一步促进施工企业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1.2有利于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我国现阶段建筑市场发展尚不完善,相互压价、地方保护、合同不规范和施工监理不到位等违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不良竞争和现实问题大量存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不良行为的发生,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促进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1.3有利于科技进步和先进管理方式的渗透

建筑项目施工的创新化管理要求企业将日益完善的科学管理理论及时运用于项目施工管理和企业管理当中,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我国建筑行业在此影响下,一大批管理水平较高、技术研发能力较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企业先后建立,大力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科技进步,提高我国现有生产力水平。

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策略

2.1在管理观念上进行创新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首先要从管理观念上进行创新,先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并加强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凝聚,不断培养施工管理人员创新意识,应用创新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从市场的需求出发,可以通过增加经费,从思想上认识到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并应该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工作落到实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通过不断寻求和完善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的管理模式,而并不是要固定某一种管理模式,从观念上进行创新就是探索符合不断变化的建筑市场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

2.2在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

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除了在管理观念上要进行创新,还要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施工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如今的建筑企业在体制上已经有所创新,项目部已经变成子公司,建立起企业制度,而不再仅仅只是企业的派出机构。要使建筑企业在管理体制上进一步进行创新,首先要在施工的过程中确立有限责任制度。各部门和各施工人员要对自己的工作职责承担应该的保证施工质量的责任。其次要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建筑企业应该使项目部清楚财产边界,并承担边界清楚的法人责任。使项目部能够真正走向变化多端的建筑市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独立的承担经营责任。

2.3新型“互联网+”形势下的精细化管理

以新型“互联网+”的管理模式进行完备的精细化管理,例如可以在铭牌的形式为工人提供服务和保障。其具体管理策略如下: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工人上岗的必经环节,培训合格者的合格证书以铭牌形式予以颁发。每个铭牌对应一个在全国建筑行业内唯一、统一编码并统一赋予的编号,即每名培训合格工人都有个编号唯一标识,并记录其身份信息及其相关社会动态数据,形成工人本人在建筑行业服务的信息库。这个信息库统一存储在互联网云端的全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信息库中管理,建筑公司、工地等可通过管理端应用根据权限划分的不同,实时调用有权限访问到的数据进行查询和管理。铭牌上标以识别码,识别码读取设备可读取到铭牌持有者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身份信息,以及医疗信息。个人完整信息仍存放于建筑行业个人资料信息数据库中,通过唯一编码检索,其内容可以包括:基础身份信息、专业技能培训信息,以及结合工地管理的该名工人的工作经历。另外,如果工人出现转岗的的情况,而铭牌上的信息随工人的身份牌可由新施工队、新团队轻松获取,且其数据可参考性和有效性极高,提升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

2.4BIM技术的应用

可以通过施工安装的模板和相关的编辑器进行管理,实现施工进度的查找和调整功能,这样就可以确保实际的施工进度和计划相同。例如,BIM技术在进行施工压实时,若压实机功能小并且欠压时,所得到的压实度并不符合相关实际压实要求,但是压实机过于压又会导致施工现场出现松散的情况,尤其是在过振压实的时候更为显著,当土层的压实度检验合格后,若没有及时进行覆盖,那么土层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轻度减弱的现象,尤其是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会不断增加土层轻度变弱的程度,从而使原本压实检验合格报告的路提出不合格的现象。因此,必须要增加对BIM技术地基施工关键进行分析,提高这类地基施工的整体现象。

3.建筑工程项目创新管理的发展方向

3.1生态化方向发展

生态建筑的出现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人为环境及空间层次上的具体表现。建筑施工设计的目标,设计的进程和施工的整个过程,我们都必须要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污染,减少能量的消耗,选择适当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设备。建筑材料的开发也必须考虑到生态因素,向低污染,低消耗,长寿命,节能和利用再生能源等,和废弃物影响程度小的方向去设计发展,要减少废物的排放、与环境和文化领域的和谐统一等。提高建筑物的寿命,并且和周围的生态和谐共存。

3.2高新技术方向发展

高新技术,也叫高技术和高科技。它的含义就是动态变化的,是不断发展的一个概念。建筑施工技术的高技术化发展基本的表现形式是新技术革命成果向建筑领域进行全方位和多层次渗透,突显了运动的现代特征。这样的渗透推动者建筑施工技术体系内涵与外延的迅猛拓展。出现了功能多元化、布局集约化、控制智能化、操作初械化、结构精密化等等的高新技术化发展趋势。新技术是建筑施工高新技术化发展的一个基本的形式,高新技术在建筑施工、建筑材料、建筑节能应用,研究主要包括有建筑节能技术、激光和空间技术、智能化技术等。这些技术已经萌发但还远未成熟的前沿技术,只有利用好这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建筑业,建筑产业才能迅速的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本文只通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理念、体制、新型“互联网+”形势下的精细化管理以及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几方面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因此仍需要广大相关管理人员的关注及研究,为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吴宣伟.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建筑安全.2012.

[2]张伟.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J].中外企业家.2015.

[3]佘亮.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