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电力生产管理信息标准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解析电力生产管理信息标准化

田鑫王根陈广宁刘连敏浦晓红李鸿鹏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供电公司125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能力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随着我国电力规程的不断丰富和规范,为促进电力生产管理的信息标准化打下了坚实基础。电力的生产管理体系中包含了电力的规程和制度信息、运行、设备、检修等信息的管理,将这些内容进行标准化,能够促进整个电力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电力生产管理的最优化。

关键词:电力生产;管理;信息标准化

随着改革开放国家企业和经济与世界的紧密接轨,我国大中小企业的管理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要求企业不断改进完善标准化管理流程,电力生产企业也不例外,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完全可能实现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组建更加完善的电力生产管理系统。该系统涵盖了企业的规章制度、设备、运行、检修等管理信息,这些信息对实现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标准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电力生产管理信息标准化的积极意义

实现信息的标准化,对电力的生产管理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优化电力的生产管理内容,促进电力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让电力事业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下去。所以,加强电力生产管理中的信息标准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实现信息的标准化,是进行电力信息建设的重要基础。将信息标准化,能够让电力行业中的各类内容都进行统一协调的数据交换,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层面下进行资源的共享。实现信息的标准化,还能够有效地避免资源的浪费。在建设信息化的过程之中,工作人员要重视信息的标准化,加强对电力信息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由相关的科技人员进行信息的规划和更新,增强相关软件的科学性和数据信息的规范性,加强应用软件和信息系统的重复性,能够有效降低低水平的开发重复,从而为电力行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实现信息的标准化,能够让电力体系之间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共享,按照我国的信息标准和国际上的相关准则,进行行业标准的制定。实现电力生产管理的信息标准化,能够加强信息系统的开发水平和质量。在开发相关的信息系统时,必须要设定严格的软件项目的设计准则,完成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增强应用软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电力生产管理信息标准化体系

生产管理信息标准化包括管理标准化、技术标准化、工作标准化,他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能够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和促进企业进步。是电力生产企业一项最基础的工作。我们按照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思路来对电力生产管理系统进行划分,可分为台账设备信息、运行与检测信息、设备检修信息、规程和规范信息等等。这些信息使我们进行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他们的每一部分都涵盖了管理、技术与工作的标准。他是信息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电力生产管理中信系标准化的实现方式

统一、优选、简化、协调是电力体系进行信息的标准化的重要准则,标准化的重要基础是协调,最终目的为统一,判断统一和协调的依据则是简化和优选。在电力的生产信息中,也是运用标准化的方式来实现标准化。电力的生产信息中包含各个专业的内容和信息,比如说设备信息、规程的信息、运行信息以及统计信息等。信息的种类较多、五花八门,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统一的处理和划分,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分类,排除重复不必要的信息内容,从而保证电力体系中各类信息的标准性和统一性。在处理电力生产的管理信息的时候,信息的产生渠道有很多,比如说,设备的台账的信息,这一类的信息有可能来自于铭牌参数,有的来自于购买设备的说明书,有的来自于试验的数据,有的则是通过在线的检测数据得到相关信息。在进行电力的生产信息的管理中,产生了多种形式的代码。比如说,电力的安全规程配套安监管理系统中的组织代码和可靠性的组织机构代码并不一致,同样还有资产的目录清单、设备的分类代码、组织机构以及电压的等级等都存在各种各样不同的标志。在处理这一类的内容时,要根据优选的原则,将电力的信息标准化,从而实现代码的最优化使用。协调性指的是在同一个标准的系统间实现标准的协调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电力设施实现信息的标准化和运行信息的标准化,两者都属于同一个生产信息的标准,彼此进行交流和联系,既相互服务,也相互更新,促进双方的发展。标准化的协调性,还表现为各个标准之间的协调标准,比如说,可以实现生产管理的信息标准和可靠性的信息标准。现在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在快速的发展,信息的标准化所牵涉的内容也呈现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现在在电力体系中实现信息标准化的最优化,是很多工作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工作人员应该以信息的标准化为主要基础,进行相应的优化管理,结合实际的工作目标,在国际和工作准则的要求下,合理地建设和发展电力体系中的各项因素和结构,彼此进行相互的选择,不断地进行调整和设计,从而实现最优化。其实,标准化的各类原理基本有着一定的共通性,它们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需要共同的合作与交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之中,这些原理互相的交错渗透,互相依靠,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从而更加全面的体现信息标准化的规律性。

四、生产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生产管理信息化标准化是企业体系标准的一部分,这些标准化包括:计划统计信息、设备运行信息、设备台账信息、规程规范信息、设备检修信息等。其中设备管理是整个管理体系的核心。设备信息包括设备类型设备型号、设备参数、设备图档、设备履历等等。

五、实现电力生产管理中的信息标准化的主要优势

实现电力生产管理中的信息标准化的优势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实现信息的标准化,能够降低劳动重复率,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在进行电力生产管理的过程中,运用标准化的思想,把这些内容都以标准化的知识库提供给相关的使用者,这样就能够减少每一次都要重复的进行基础性的维护工作的次数。比如说,对型号的标准参数库进行标准化,之台账的录入人员在进行设备台账的录入时,只需要将基本的信息进行准确的收录,对相关的设备型号进行正确选择,其他参数能够进行自动化的存取,从而得到默认参数值。工作人员避免了很多繁琐的工作步骤,只需要进行简单的修改,就可以完成工作目标。将电力生产管理中的信息标准化,能够让企业更加以自信的姿态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之中,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促进企业品牌战略的健康实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打下基础。

结语

从信息标准化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电力的生产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电力事业的蓬勃向上做出贡献。从标准化出发,才能够促进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为我国电力行业的积极发展做出贡献,增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水平,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庆曦,胡克家.电力生产管理中风险控制的运用研究[J].民营科技,2014.

[2]吴建莆.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4.

[3]吴建莆.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工作流技术分析[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