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刘民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刘民杰

刘民杰

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523000

摘要:随着我国构建生态文明型社会发展理念深入影响,人们绿色环保理念不断增强,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通过优化完善绿化技术,在美化环境基础上,为人们营建健康生活氛围,提升生活综合质量。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进行分析,为推动我国城市绿化建设良性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

当人们步入一座陌生城市时,道路景观首先映入眼帘,良好的道路景观绿化环境,犹如城市的名片,可有效舒缓驾驶者疲惫的神经,保障行车安全,凸显景观绿化建设成效。鉴于道路景观绿化工程由不同的植物、绿化工艺构成,需要绿化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道路景观绿化养护,使绿化苗木得以健康成长,道路景观更加丰富多彩,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工程得以优化配置建设资源,提升道路景观绿化综合成效。基于此,为了使当前我国城市道路景观建设更富成效,探究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落实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分析我国当前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提升,加之创设生态文明型社会发展理念积极引导,使我国城市发展越发注重绿化,然而在绿化养护技术落实过程中,却存在以下问题,影响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成效:一是养护技术与实地需求不符。我国城市自然环境存在一定差异性,养护技术却存在依照以往成功落实养护工作的现象,使养护目标无法有效完成,降低了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质量;二是养护技术缺乏管理标准。当前城市发展速度较快,用地较为紧张,可用于绿化的面积越来越小,仅有的城市道路景观绿化领域也存在不科学现象,例如绿化带影响车辆及行人同行,或绿化景观阻碍驾驶人视线等,降低绿化养护技术落实成效。正是城市道路景观养护出现了这么多问题,为了使我国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得以有效落实,在保护环境同时可推动社会良性发展,在明晰当前养护技术落实问题基础上,对有效提升养护技术落实成效的相关方略进行探析势在必行[1]。

二、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应用方略

1.秉持因地制宜原则合理规划设计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实践主体是植物,技术人员期许通过绿化养护技术高效落实,丰富我国不同地域绿化植物品种,在提升道路景观绿化设计成效基础上,达到构建和谐稳定生态环境目的。为此,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人员,需秉持因地制宜原则,明晰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设计落实目的,科学合理选择符合当地生长环境的植物,使植物得以同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融为一体,降低景观绿化养护难度。例如,针对我国较为干旱且病虫害多发的城市,为降低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难度,景观绿化设计者需秉持因地制宜原则,选择既耐旱又抗病虫害的植物品种,使其得以同当地道路景观绿化环境融为一体,为日后绿化植物养护技术的有效落实奠定基础。因地制宜原则除体现在植物品种选择上外,还体现在植物日常养护技术落实层面上,例如针对高速公路段景观绿化养护来讲,需定期修理植物枝蔓,避免树木树冠过于浓郁遮挡驾驶者视线。对于人行道两旁的树木来讲,需通过养护修建多余枝杈,使其得以蓬勃向上生长,高大魁梧、枝繁叶茂,在夏日为行人带来沁凉,在秋季为行人创建绿色的海洋,将噪音、空气污染隔绝在植物屏障之外,凸显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设计落实价值。

2.加强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水肥管理。行道树养护管理关键是定期落实科学有效的水肥管理,使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得以有效落实,提升城市绿化建设综合成效。在当前水肥管理养护技术中“环肥”技术较为常见,该技术以养护对象为主体,以150cm为半径在植株根部挖100cm×30cm左右环形带,将氮磷钾、腐殖质等化学肥料掩埋在环形带内,达到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有效落实的目的。在植物根本养护结束后,采用“穴施”技术在待养护植株两边深挖100cm深的坑渠,将养护肥料用30cm小坑掩埋,待养护技术高效落实完毕后,需给予养护植株充足水分,为其高效吸收肥料提供条件,使绿化水肥管理更加高效。在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水肥管理技术高效落实的同时,需做好防病虫害养护工作,例如在病虫害多发季节,将内吸式杀虫剂添加到水肥内,达到高效杀虫目的。当前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防病虫害基本原则为“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结合当地病虫害实情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杀虫剂,为提升绿化养护技术落实成效,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应尽量选择灯光诱杀、生物防治、人工捕捉等技术,使技术落实符合当前我国构建生态文明型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杀虫成效,减少环境污染。伴随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影响,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需具有环保属性,除减少高污染化学肥料使用量外,还需节约浇灌用水,尽量避免使用以往大面积灌溉的养护技术,结合当地景观绿化养护需求,合理配置灌溉基础设施,例如采用敷设水管的方式,定时定点给予待养护植株充足水分,提升养护技术落实成效[2]。

3.加强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规范管理。为使我国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得以有效落实,需规划相关管理规范,为工作人员落实养护技术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依据,使养护技术得以高效落实。基于此,为有效推动我国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管理优化,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一是养护技术规范管理原则。我国自古讲究“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更是指引当今社会稳步发展的科学指导,凸显党服务对象是人民,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亦是如此,需明晰养护技术落实目的是净化环境、美化城市,为人们营身心健康的生活环境,使人与自然得以和谐共处,为此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需秉持“以人为本”管理原则,从人们生活需求、自然环境需求、技术落实需求等各个层面,综合养护技术落实方略,使其更具科学性。例如,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人员使用“反季种植”技术,在北方栽植常绿阔叶林木时,应明晰该树种耐寒性较差,结合栽植时环境温度,需给予适当保温养护,如在主干包裹棉被,避免热量过快散发,同时给予充足水肥养护。在修剪常绿阔叶林木时,养护人员需结合其栽植位置,避免枝丫过于繁茂遮挡行人及车辆驾驶人员视线,凸显养护技术人本性管理原则;二是养护技术落实配套设施需科学合理。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施行目的是提升环境保护综合质量,协调人与自然多边关系,推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的进程。为此,养护技术同样需要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使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落实更富成效,在绿化配套设施加持下,充分发挥养护技术落实价值。例如,在需要绿化且保持道路通畅的位置,加设绿化隔离带,防止行人进入绿化带降低养护技术落实成效,也可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几率;三是依据养护技术实践需求制定技术管理规范。我国幅员辽阔,城市自然环境各不相同,所需绿化养护技术也存在差异,为此养护管理部门需秉持因地制宜理念,结合当地绿化养护需求,制定行之有效的养护技术管理规范,提升养护科学性,为养护技术高效落实提供依据[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我国城市建设更加科学高效,人们需明晰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养护技术落实必要性,秉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原则,灵活落实养护技术,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规范,凸显绿化发展人本性,为养护技术高效落实提供依据,达到提升我国城市绿化发展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汪晓峰.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7(28):52-53.

[2]王慧.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9):3011-3011.

[3]汤义祥.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J].江西建材,2017(1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