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作业的形式多样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1

论小学数学作业的形式多样化

冯冬冬

河北省武安市康二城中心学校056300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的成效有很大的关联。只有练习的设计和组织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承,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才能实现课堂练习有效、高效。

一、设置“生活”性的数学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它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因此,作业的设计要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要使孩子感到喜闻乐见。另外,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在作业的设计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适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题目,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造的心理态势。

如教学“轴对称图形”后安排学生的作业是:

1.去生活中找找哪些物体是轴对称的?

2.调查: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的国旗图案是不是轴对称的?还有哪些国家的国旗图案是轴对称的?

二、设置“操作性”的数学作业

凡是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生学起来会精神愉快,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丰富多彩的数学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直观有趣材料,只要精心设计,就会使数学作业的内容趣味无穷。例如教学“认识小数”后,布置学生:每位同学准备一套0到9及小数点的数字卡片,同桌开展摆小数游戏。1.同桌合作,任意取出两个数字和一个小数点,组成一个小数,读一读。2.同桌合作,任意取3个数字和一个小数点,你能组合成不同的小数吗?试一试,看谁组成的小数大。这样的作业学生乐于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设置“阅读”性的数学作业

新教材注重体现数学文化的价值,从一年级开始就以生动有趣、易于阅读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数学发现、数学史的知识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的呈现,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除了课堂上充分利用数学新教材的文化特性,让学生切实领会到数学的文化价值外,在课后,可布置学生形式多样的综合性作业。如布置学生阅读一些数学故事、数学知识,像《小学生数学报》、《小学生周报》等报刊书籍。

四、设置“趣味”性的数学作业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饶有兴趣的作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完成。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到做作业的乐趣。带着好的心情做作业,思维更活跃,反应更灵敏,何乐而不为呢?例如,二年级学生在认识“角和直角”后,让学生思考:在长方形纸上剪一刀,还有几个角?学生通过动手剪一剪、比一比,发现在长方形纸上剪一刀并非只有一种情况,通过讨论得出有几种不同的结果,有几个角也就一目了然了。

五、设置“思考性”的数学作业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发展要靠练习来促进。因此,设计练习时应注意练习的思考性,让学生在做题中发展思维。如可以通过设计一题多变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帮助学生克服在分析解题过程中的思维定势、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解题方法的不良习惯,提高解题能力;可以设计一题多解、逆向思维题来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发展学生智力。

六、设置“选择性”的数学作业

学生在完成他认为比较多的作业时,或多或少会存在逆反心理,如果教师一意孤行,强迫学生必须如数完成所有作业,那么作业的质量就很难保证,作业的目的也就很难达到。在布置作业时,我大胆规定,学生对不会做的题可以不做,只要在把会做的题做完后,回答下列问题就算完成了作业:1.写出此次作业中,你独立完成的题的序号和在别人帮助下弄懂并完成的题的序号。2.写出此次作业中不会做的题的序号,力求分析不会做的原因。3.此次作业你用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巧?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这样能使教师迅速、清晰地把握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实际水平,为今后的教学指明方向、提供参考,同时可以使学生摒弃抄袭、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

七、设置“创新性”的作业

创新性思维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主要是依靠练习来完成。所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当注意作业的创新性,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比如,可以布置一题多解的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利用逆向思维题目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拓展学生的思路。多种形式的思考性作业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学生作业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课堂学习效果。让我们逐步将书面练习与动手操作相结合、将课本作业与实践性作业相结合、将知识性作业与创造性作业相结合,进而逐步实现小学数学作业方式的多样化,让更多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