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葛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葛亮

葛亮

齐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山东德州251100

摘要:在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建筑市场的逐渐完善,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临更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安全施工作为建筑施工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建筑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是衡量建筑行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就必须要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工和顺利完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前言

近年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大大小小的建筑工程遍布了城乡的各个角落,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也给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建筑行业安全是首要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工期,时间,进度等都必须无条件的给安全让路,从各方面入手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

1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探讨施工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对工程建设甚至于整个国民经济建设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安全生产从表面上看,仅仅是一个技术和经济问题,或者是发展中的管理问题,但是从深层次来看,是一个涉及到特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任何的安全问题都会对工程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工程中,要将安全问题放在首要位置,这既是保障施工工人生命安全的需要,也是提升整个工程质量的需要。

1.1安全问题是施工工人生命安全的保障

由于施工项目存在着工作量大、露天作业多、劳动强度高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也成为影响全局的首要问题。稍有不慎,施工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意外事故,小则对施工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大则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管理,特别是对于一些工期紧张,经常需要夜间作业的工程来说,更需加强安全管理。

1.2安全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大部分工程项目来说,安全都与质量紧密联系在一起。切实加强安全管理能够保证在工程建设中各项操作都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工程的质量奠定了基础。质量过关的工程首先需要安全过关,如果工程在安全方面出现了问题,整个工程的质量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将安全管理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那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由于我们的建筑施工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大部分施工素质和安全意识不是很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的基本知识相对薄弱,导致这些建筑施工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不顾安全作业的管理程序去施工,就会给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带来隐患。如果施工单位没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建筑施工人员就不能掌握安全施工工序,就会很容也违反施工安全标准,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忽视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

一些建设单位片面的缩短建设工程的工期,减少投资成本,却忽略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重要性,从而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没有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上投入的成本少,又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导致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得不到保证。

2.3缺乏必要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的一般施工规模都比较大,因此消耗的材料数量也非常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没有进行完善的管理检验和规划,将导致建筑材料的混乱的堆积在施工站点,占用大量的施工面积,不仅给建筑材料的建筑施工人员带来困难,而且还给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带来风险,此外,如果施工现场的各个位置顺序混乱,乱停车辆和施工机械设备,缺乏合理的水电网布局,严重的私接乱搭现象,安全防护措施未及时跟上,违章指挥、违规操作;这都会增加发生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风险,给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带来困难。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优化措施

3.1及时更新施工机械设备和完善安全施工设备

由于施工设备的老化及磨损所产生的安全事故数不胜数,因此应对在使用年限要求内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正常维护、保养;对超过使用年限要求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更新,以免施工机械设备因自然老化或常年使用而产生疲劳破坏,避免产生安全事故,造成伤亡事故及相应的经济损失。

部分施工单位中所使用的安全施工设备等数量及种类有限,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人数较多、工种复杂,在具体施工时经常会出现不能人手一份安全施工设备,或并无此类工种所使用的安全施工设备,从而造成部分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时并未佩戴任何安全防护措施而进行相应的危险施工,从而存在相应的安全隐患。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前,应准备充足的安全施工设备,并对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配备相应稳固的操作平台,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3.2完善监管体系

完善监管体系包括完善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完善政府相应监管部门的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中应分派专人对安全施工进行监督管理,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进行及时弥补,对违规不佩戴安全施工设备的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和处罚,确保安全施工。

政府监管部门在进行检查时,宜进行突击检查,若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等,应对施工单位进行相应安全施工教育及相应处罚。

通过完善上述两部门的监管体系工作,将安全施工落实到位,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3完善安全施工制度和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项目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制订相应的安全施工制度,制度中应对各项易存在安全隐患的工序及工种的工作进行规定,如进场必须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绑扎钢筋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等。施工单位中应配备专人负责安全施工制度的执行和对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施工教育,如施工人员进场时由安全员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并对安全教育后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考核,通过考核的施工人员可进场进行施工操作,未通过安全考核的施工人员则应对其进行再次教育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再决定该施工人员进场施工或进行辞退处理,避免安全意识低下而产生安全事故。施工人员进场后,安全员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再次进行安全教育考核,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

3.4风险预测

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正确预测,可避免产生或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行风险预测时,主要是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如在多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外墙粉刷施工人员则须从上至下进行粉刷,而由于施工高度较高,施工人员的操作平台并未有效固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具体施工时,应对施工平台及施工人员进行二次保护,以免由于上端固定不牢而产生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

4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仅仅靠施工企业是不够的。因此,建筑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行政主管单位都要认真分析和对待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公关活动。通过切实有效的可行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领域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国建设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好转。实现建筑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有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6,42(01):249-251.

[2]李睿.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办法[J].江西建材,2016(05):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