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设计创新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当代建筑设计创新策略探讨

刘翔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高能耗产业。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是很严重的,环境污染占比也比较大。因此,如何进行设计创新是我们设计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对建筑设计创新的思维特征、方法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特征

一、创新思维的特征

(1)首创性。首创性是创新思维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它是指这种形式是至今之前从未出现过的。创新思维的“新”关键在于区别于平常的习惯性思维结构,能够将现有的设计条件和设计方案重新组合调整,整理出不同于以往固定模式的新模式,跳出以前的固定思维,使设计成果中出现新的要素,与过去相比是第一次出现的。柯布西耶对现代建筑设计提出了五要素要求,底层架空、自由平面、立面、横向长窗、屋顶花园等要素,这个五要素思想对传统建筑设计思维首创提出的。建筑设计师对现代建筑形式或者观念上的创新性思考都是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2)价值性。建筑设计创新性思维的价值性是指能够促进社会更好发展的思维。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创新的,譬如一栋高楼,虽然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它是创新的,因为有许多别的高楼和场所也是可以供人们使用的,同样也发挥了自己的价值,但不能称之为是创新的。同样的,创新后的建筑物也不一样具有价值性,这就需要用到反向思维能力,即应用创新以后的建筑物是否可以发挥其价值,如果可以,那么就说明该创新思维是具有价值性的,反之,我们应该摒弃,探索具有价值的创新思维。(3)相对性。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创新思维也在不断跟进,不同的年代,创新思维不尽相同,创新思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上的相对性。也就是说,创新思维是和年代有关系的,因为每个年代需要解决的主题都不相同,都有这个时期内应该针对的主要话题,因此,创新思维会根据年代主题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主要解决当时的具体社会问题,一般来说,后来的创新思维是在之前创新思维的基础上演进而来的。现代建筑创新思维是要以前人的创新成果为依据,不能盲目重复,是批判性的看待已取得的创新成果,用审视的眼光向前发展,创新是需要缜密的思维能力,在前任创新成果的前提下,不断对成果进行改进和完善,创造出适应当今时代发展旋律的建筑设计。(4)实践性。设计离不开实践的考量,将设计和实践分开的创新是没有意义的,理论设计脱离开实践的界限就成为了空想。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性要求设计理念要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可以检验创新思维的可行性、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又是从实践的角度获得启发,进行思维上的创新,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二、影响建筑设计创新的相关性因素

(1)建筑设计动力

在现代建筑设计开始之前,作为具体的设计者,必然通过获得感官上的设计创新,并将具体的建筑形态在大脑中完美的呈现出来,然后对设计进行不断完善。这其中如果环境发生改变,则需要再次进行重新构思,确保建筑能够与环境有效适应和融合。而且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还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具体的图稿,以此来保证设计的创新。

(2)建筑修建目的

建筑物的修建需要考虑文化价值、安全和经济效益方面的问题。由于建筑物为人们娱乐、休闲和生活的场所,因此建筑的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同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也促进建筑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更加的凸显出来,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建筑设计的实效性,则需要将建筑的附加价值在设计时进行综合考虑。

(3)建筑设计特征

在建筑设计中,其主要是将建筑与科学性、艺术性进行有效融合,这其中涉及较多的层面,因此要提前做好準备,并对设计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解决,全面提升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三、进行现代建筑设计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现代建筑设计的综合性原则

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整体结构、要素和功能,确保这几项要素能够综合发展,更好的维护好现代建筑设计的综合功能和价值,通过突出重点,整体综合,以此来实现现代建筑设计的综合性。

(2)现代建筑设计的动态性原则

由于现代建筑设计与周边环境不断发生相互影响,其作为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动态性原则,积极主动的与周边环境和社会相协调。即要求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动态性原则,从而赢得人们对建筑设计的支持。

(3)现代建筑设计的最优化原则

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确保设计工作更加丰富,在全面提升设计质量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通过差异整合来确保现代建筑设计的最优化。

四、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相关理论分析

(1)理论创新需要积极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理论自身便具有一定的推理与导向性特征,随着大量理论的产出,对当代建筑整体效果会产生较大影响。当前建筑设计期间,需要综合分析各类案例、观念以及哲学思考等,积极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提升建筑设计创作的质量。将各类新技术、新理念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期间,能够使现代建筑设计更加开放,保持敏锐的视角,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2)重视建筑设计自身的规范与发展规律

科学理论化、系统化为科学创作所普遍关注的问题,建筑设计期间不能随着自身的想法“天马行空”,需要基于实际的建筑设计需求与建筑设计的安全性特征等加以分析。在创新理念、创新想法的基础上,需要保证建筑的功能,建筑的安全性。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构建系统性、科学性的方法论。建筑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工程设计的需求,实践发展状态等展开工作,且强调职业设计的规范性理论建设。

(3)加强本土论建筑理论的实践与探索

“本土论”即为在建筑创作中,需要突出性彰显建筑理论的个性与民族的审美趣味,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等融入到建筑设计中,能够展现出建筑设计的特点、民族风貌,对现代建筑设计事业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等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所有的创作都是来源于生活,通过设计师的艺术加工而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对于民族性、本土性的符号的运用,设计师一定要深入其中去了解,切不可纸上谈兵。

五、当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策略

(1)融入绿色建筑设计思维

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难题,建筑是资源消耗较大、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之一,有必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设计思维,在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同时,推动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设计师不仅要关注设计方法的创新,还要应用新型的无污染建筑材料,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