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造林的方法和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林业工程造林的方法和措施探讨

张元青

(东莞市大屏嶂森林公园,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在林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森林资源,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环境。所以必须合理开发和应用森林资源,这样才能够起到管理和保护作用。在林业工程造林中首要工作就是确保林业资源储备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林业工程造林的方法和措施,深入分析了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原则和意义,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林;方法措施

林业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林木业发展,在林业建设和经济发展当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发展林业工程需要全面建设林业造林。在工程造林期间所涉及的因素比较多,例如充足资金,劳动力以及劳动规划,工程总体控制等,为了实现以上目标,需要管理人员加强自身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应用资金,合理派遣劳动人员,从根本上改善林木管理现状,使林业工程能够有序开展。

1、林业工程造林简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特别表现在自然资源方面。自然资源能够改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国家经济增长。林业资源属于我国重要生态资源,能够积极作用于生态建设当中。因此在林业工程造林期间需要全面注重人工森林资源利用率,做好林业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工程造林成效。

1.1森林基础经营工作

我国大多数人工森林在完成建设之后缺乏必要的监管制度和措施,常常出现森林资源过度砍伐情况,使资源浪费情况和生态问题愈加严重。所以,森林管理部门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来监督和管理资源发展。在森林经营问题当中包括调查森林生态体系,优化配置森林资源,合理规划森林环境等。当前,森林经营管理工作存在较多弊端,所以需要加强专业性投入和支持,从根本上加强森林经营效果,充分发挥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2人工森林资源造林

当前,我国森林资源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区域资源缺位,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经济发展落后以及体制不健全等方面。自从颁布森林资源管理政策之后,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地区林木业发展,也使林木资源丰富地区人们能够深入理解森林保护的重要性。采用人工造林技术能够对市场资金配置和流通进行调节,能够有效建设林业资源,为长期发展争取资金。由于我国林业资源主要借助土地资源发展,所以需要合理规划土地空间。在完成人工造林之后需要通过森林资源确保林木业稳定发展,并且将林业积极引入到木材市场当中,吸引外界投资,降低国家财政支持,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优化配置。

2、林业工程造林的方法

2.1种植法

该种方法是最简单的造林方法,主要是将植物果实栽种在造林区域当中,种植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工程造林当中,主要方法为散植,条植核块植等。种植法的优势在于简化树苗栽种和培育过程,并且在具体实施期间难度比较小,能够有效应用在大批量造林工程当中。但是种植法也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其对种植技术工艺具有较高要求,并且在造林范围和环境上存在较大局限性,在工程后期还需要对婴苗进行看护和培育。种植法比较适宜应用在水源充足,土质疏松以及粒重比较大的区域,并且在种植期间需要优先选择易于结果的苗种。种种植法不会影响危害比较大的作物,因此适宜种植在人口稀疏等偏远地区。

2.2分殖造林法

该种造林方法主要是应用树木枝干或者根部等营养器官对造林材料进行种植。分殖造林法所使用的造林材料一般都是应用树木地下茎,该种选取方法的优势在于缩短育苗时间,减少育苗费用,并且便于操作,林木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在初期阶段就能够使幼树加快生长,确保母树性状优良,但是分殖造林法对立地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并且造林材料会受到母树分布情况以及数量等影响。

2.3移植造林发法

该种方法也被称为栽培法或者植树法,在工程造林中属于常应用方法。移植造林法所应用的原材料大多为发育良好的幼苗,并且选择适宜的种植场地进行栽种和培育。此种造林方法的优势在于树苗根基完整,外部要求比较高,在存活率和成功率方面均比较稳定,在实际造林期间对周边环境的要求比较低。但是移植造林法对树木栽培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在运输期间需要充分保证树苗根基不会受到破坏影响,以免出现歪曲等情况。

2.4插条造林法

该种造林法主要是应用树木枝条完成栽培和繁育,在春季和秋季均可以使用,具体时间为土壤解冻前或者解冻后。插条造林法主要应用在苗木培育阶段,属于工程造林的中间环节。该种造林方法的优势在于节省苗种,并且造林成功之后具有较强的亩产能力。然而插条造林法只能应用在苗圃内,对正在生长的苗木实施二次移植。

3、林业工程造林的具体措施

3.1整地措施

工程造林的整地措施主要氛围局部和全面两部分。全面整地措施主要是将造林区域内所有土壤进行翻垦处理,局部整地方法主要是将造林区域的部分土壤进行翻垦,主要包括带状整地和院内块状整地两种方法。其中块状整地主要是将造林区域的土壤翻垦为块状,对于山地土壤来说则翻垦为鱼鳞坑状,块状或者穴状等。对于平坦地区则采用高台,坑状或者块状整地方法。带状整地措施主要是将造林区域土壤翻垦为长条状。对于山地带状整地措施来说主要包括水平沟,水平阶,反坡梯田,水平带等;对于平地来说,带状整地措施主要包括高垄,犁沟或者带状等。在整地措施当中还包括附属设施,整地质量以及断面形成等。工程造林整地需要合理选择季节和时间,避免出现较多不良影响因素,充分应用各项优质的外界条件提升工程造林成活性。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造林成本。

3.2合理选择造林苗种,明确造林时间

在林业工程造林当中需要合理选择林业树种,优先选择培育价值比较高的树种。在造林期间需要注重因地制宜原则,全面按照树木成长习性和规律。不能采用人为方式改变树木的生长环境,尽量不使用外来树种,从根本上提升树苗成活率。对于造林时间来说,最适宜的就是春季和秋季,对于较为寒冷的地区则优先选择春季造林。春季树苗生根发芽,根系活动比较频繁,能够帮助树苗更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在冬季休眠期间移栽树苗,则能够确保成活率。

3.3充分发展混合林,加强造林管理

纯木林无法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并且会环境适应能力比较低下,容易出现病虫害等不良现象。所以,在林业工程造林期间需要建设以阔叶林,松叶林和杉树为主的林木资源,推广发展多林种混交林。在林业工程造林过程中还需要注重造林管理,可以应用人工方法或者天然方法促进管理更新,减少林业成本,防止出现大量浪费和损失情况。为了减少林业生产投入,首先需要减少苗木成本,主要体现在单株成本和投入成本等方面。在造林期间需要多应用天然树苗,就近移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发展背景下需要全面注重林业工程造林方法和措施,全面做好造林工作能够确保林业资源储备量,实现长久稳定发展目标。在工程造林方法上需要注重因地制宜原则,不仅需要降低造林成本花费,还需要注重林木业保护和管理工作。对于工程造林措施来说主要表现在整地措施、合理选择造林苗种,明确造林时间以及充分发展混合林,加强造林管理等方面,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林业工程造林效果。

参考文献

[1]洪顺华.浅析我国森林资源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家参谋,2018,22(15):92.

[2]杨仙艳,卢素兰,刘伟平,等.造林补贴政策对农户造林投入的影响——基于福建省调研数据[J/OL].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3(04):57-62

[3]王旭东.林业工程发展道路和加强造林生产管理的探讨[J].种子科技,2018,36(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