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对于安全管理的引导作用及建设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安全文化对于安全管理的引导作用及建设初探

岳广涛1杨旭2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74

摘要:安全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问题,随着工业现代化水平的快速发展,安全管理问题也日益被人们所关注。虽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解决了依法依规生产的问题,标准化建设规范了生产现场文明生产,但设备的缺陷和管理的疏漏,就必须要依靠建设安全文化来引领、完善和自我约束安全生产管理的各方面,全面落实各级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更要落实自身的责任心。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建设的对象包括三种,分别是决策层、管理层和基层员工。通过加强各层级人员的协调沟通,达成建设安全文化的一致目标,通过提高各级领导的安全文化意识,紧密联系企业实际,强化宣传和教育,加大媒体活动传播,加强本质安全投入,才能最终形成全员管安全,人人离不开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

关键词:安全文化;引导作用;责任心;

引言

安全是企业发展重要保障,是企业尤其是从事危化品行业经营管理的关键所在。万一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企业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要想通过管理,把事故控制在最小限度内,就必须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大力推行企业的安全生产文化建设。

1.安全文化对于安全管理的引导作用

安全文化的定义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安全观念、行为安全、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等。企业安全文化是为企业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提供安全保证。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员参与。这就需要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企业全员的具体工作中,通过培育员工共同认可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在企业内部营造自我约束、自主管理和团队管理的安全文化氛围,实现持续改善安全业绩、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并最终实现无为而治的目标,当然在“无为”之前,必须是要有所为的。

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大多数企业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保证依法依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加强标准化管理,提供现场作业的规范化建设。但仅有安全技术手段和安全管理手段是不够的。即使按照当前最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防范,也还达不到物的本质安全要求,设施设备的危险不能从根本上完全避免,安全管理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被管理者为了省时、省力、赶进度等,会在缺乏管理监督的情况下,无视安全规章制度,“冒险”采取不安全行为。然而并不是每一次不安全行为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这会进一步强化这种不安全行为,并可能“传染”给其他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大量不安全行为的结果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除了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安全文化手段的运用,正是为了弥补安全管理手段不能彻底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先天不足而产生的有效补充,安全文化建设是事故预防的一种“软”力量,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以减少人为事故。利用文化的导向、凝聚、辐射和同化等功能,引导全体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安全生产活动。利用文化的约束功能,一方面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引导员工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另一方面通过道德规范的约束,创造一种团结有爱、相互信任,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发现不安全因素,共同保障安全的和睦气氛,形成凝聚力和信任力。利用文化的激励功能,使每个人明白自己的存在和行为的价值。

作为管理者,无论在何时、何事、何处都密切监督每一位职工遵章守纪,就人力物力来说,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必然要求从业人员不能仅仅是落实责任,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责任心需要通过企业的安全文化来树立,安全文化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员工在一个企业里长时间被教育、培训、影响的结果,要让员工在企业里知道什么必须做,什么一定不能做。如果说把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比作是企业内部的法律法规的话,安全文化则可比作是制约员工安全行为的道德规范,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软实力,企业要想在社会上赢得信誉,实现经济效益,必须把企业安全文化放置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2.安全文化建设探讨

那么该如何建立自己企业的安全文化,引领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呢,下面就结合工作实践,浅谈一下如何建立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建设的对象至少应该包括三种,分别是决策层、管理层和基层员工。

2.1决策层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关键的支持者。

安全文化是企业的魂,是决策层注入到整个企业当中精神力量,引导企业安全管理的方向,体现出一个企业的安全精神面貌。的在当今时代,国家领导人在总结事故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更严格、更具体的要求,新《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更是明确了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我们的决策层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空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决策层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管理人员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促进决策层更好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有效资源。通过管理人员,让一线人员清楚决策层的安全生产管理意愿以及实际行动,对于建立安全文化来说,必然是事半功倍。

2.2管理层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关键的执行者。

《执行》一书的作者拉里说:"执行力不足而产生的"企业病"在众多企业均有体现,具体特征是内部运作效率低下,影响重要领导者对重要工作的关注和思考;管理和技术人员能力发挥不够,产生依赖思想;部门、车间以及部门之间缺乏顺畅沟通,导致有的计划难以执行到位;诸多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更常常令决策者和管理者感觉无处着力。

安全生产管理从来不是安全生产主管部门一家之事,所以从全员参与管理的角度讲,设不设立安全机构并非决定安全管理工作好坏的重要因素,因为所有管理层人员都要承担安全管理职责。所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需要全体管理层的共同参与执行。管理层是沟通上下的桥梁,只有管理层发挥应有的作用,上下才能齐心,才能把决策层的意图准确的传达下去,带头强有力的执行,这是安全文化得以贯通的关节。

2.3员工层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关键的参与者。

员工层是企业里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也是安全文化建设和最终发挥作用的主体。安全文化建设与实施的许多内容,比如安全理念渗透、安全培训与宣传、安全承诺、安全责任履行、安全操作等等,都是以员工层为核心,离不开员工的参与。员工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最终表现,从某种程度上说,员工层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代表着企业的安全文化水平。在进行安全文化宣传过程在中,最主要的就是让基础员工清楚企业安全文化意图,明确的告知他们在我们的企业当中,哪些事情必须做,哪些事情一定不要做,并由己及人,最终才能形成到哪里,都离不开安全的文化氛围。

3.安全文化的建立需要关注的问题

3.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安全文化意识。

各级领导者好比种子,通过他们把安全价值观言传身教播种到每一名员工的心里,进而通过细致的工作和努力的实践不断进行培育,就能最有效地加快安全文化建设速度,从而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3.2紧紧围绕实际,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在安全文化推进过程中,各单位要注重与本单位实际相结合。可以按照"先简单后复杂、先启动后完善、先见效后提高"的要求,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切实抓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3.3利用一切手段和设施,加大对安全文化的传播。

要把对安全文化的宣传摆在与生产管理同等重要、甚至比其更重要的位置来宣传。尤其可以利用时下比较流行的微信公众化等信息平台,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文化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但一旦形成,则具有变化人、陶冶人的功能。

3.4不断加大投入,发挥硬件的保证作用。

要预防事故,除了抓好安全文化建设外,还需要不断加大投入,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依靠不断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来不断提高安全化的程度,使人、机、环境处于良好的状态。

结束语

企业安全文化的特点就是重视人的价值,把尊重人、关注人、关心人作为中心内容。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人,在企业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所以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及“我会安全”的根本性转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同时为彻底的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等基础工作。

企业安全文化是实实在在的,是企业在组织、管理、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是积淀于企业及其员工心灵深处的安全意识形态,是企业的安全理念、行为和表现在企业的各个层次的宣扬和推介,是企业员工应遵循的安全行为方式,是安全管理的准则和灵魂,贯穿于企业安全活动的全过程,企业安全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员工产生强大的影响作用,改变员工的行为,使员工产生自发的控制作业活动中的不安全行为,从而在根本上达到降低事故的目的,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企业的社会形象必然提高。

参考文献:

[1]秦韵巧.《环球职业安全健康动态》.《劳动保护》.2015年12月第十二期1-2页

[2]柏向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关系》.《安全管理》.2016年5月第五期1-2页

[3]朱三军.《PBE安全文化系统创建的探索与实践》.《安全管理》.2016年4月第四期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