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吉应用平补气血法治疗癫痫验案一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1

韩吉应用平补气血法治疗癫痫验案一则

崔渺韩吉(通讯作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上海200062)

【摘要】癫痫属于中医中“颤证”范畴,又名“颤振”。明代王肯堂于《政治准绳.杂病》中首次明确病名:“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作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高鼓峰于《医案己任编》中云:“大抵气血俱虚不能荣养筋骨,故为之振摇,而不能主持也。”提出“大补气血”的治疗方法。此患者午匀之年,天癸正旺,或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导致气血不足。证虽不致即刻有性命之忧,但若失治,则可能导致脑失所养,智力受限,且影响日常生活。西医对此治疗多应用抗癫痫药,严重者可手术治疗。但多需长时间服药,且副作用大。中医对此有独特的认知,且疗效理想。中医一般认为:肝失濡润,筋失所养,发为颤证。法当平补气血,调和肝脾以治本,搜剔瘀血以治标,熄风定惊以对症治疗为治疗原则。余师辩证辩病施治,乃有奇效。

【关键词】韩吉;平补气血法;癫痫;验案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5-0255-01

作者:崔渺,女,1993年05月16日,上海中医药大学2016级研究生(中医全科),现于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导师:韩吉,男,1973年11月25日,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余师从韩吉主任医师,于侍诊中跟踪总结一例关于癫痫的案例,现赘述如下。

患者一般情况:秦某,女,14岁。于2016年5玥25日至普陀区中心医院就诊。

主诉:双下肢间歇性抖动1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2016年4月5日起频繁出现双下肢间歇性抖动,发时肢体感觉减退,偶有麻木,每次持续约2小时,发无规律。发后头晕,乏力,面白。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脑电图检查:双侧见较多散在θ波,尖慢波,提示异常脑电图、异常脑电地形图。经多方治疗罔效,为求中医药系统治疗,求治于余师门诊。患者自发病以来纳可,二便调。舌偏黯红,苔薄白,脉细涩。

中医诊断:颤证(气血亏虚)。西医诊断:癫痫。

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

黄芪12g党参9g炒白术9g茯苓12g

生地12g熟地12g川芎6g当归9g炒白芍9g

川牛膝6g桂枝6g木瓜12g僵蚕9g

天麻6g山羊角18g柴胡6g陈皮6g

枳壳6g生姜3片炒甘草3g*7帖

二诊:药后1周内抖动发作1次,频率、程度均减轻。余症从前。上方山羊角增至24g,*7帖

三诊:药后1周内抖动发作2次,时间缩短为每次约1小时。舌淡黯苔薄腻,脉细。上方山羊角增至30g,加藿香9g,佩兰9g*7帖。

四诊:药后2周,双下肢抖动次数、程度明显好转,唯夜寐不安,舌淡黯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加琥珀粉0.5g,*7帖。

五诊:药后2周内,抖动发作1次,约30分钟。夜寐可。舌淡黯苔薄白,脉细。原方,7帖。

六诊:药后抖动未作。原方14帖以固其效。复查脑电图未见异常。随访半年抖动未作。

体会:颤证,又名颤振。明代王肯堂于《政治准绳.杂病》中首次明确病名:“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作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患者频繁双下肢间歇性抖动,且未见屈伸牵引,可诊为颤证。“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血不足则肢体筋脉失于濡养,而见手足振掉,筋脉拘紧。血虚不能上荣于清窍,则头晕,面白;气虚不能充荣于四肢,则乏力。经曰“风胜则动”,而患者一派气血俱虚之象。所谓:“土极似木,亢则害,承乃制。”“脾虚为肝所侮,而生风生变,症似乎风。治风无风可治,治惊无惊可疗。治痰无痰可行。主治之法,所谓气行则痰自消,血荣而风自灭。”高鼓峰于《医案己任编》中云:“大抵气血俱虚不能荣养筋骨,故为之振摇,而不能主持也。”提出“大补气血”的治疗方法。余师以平补气血,调和肝脾以治本,搜剔瘀血以治标,熄风定惊以对症治疗为治疗原则。方中八珍加黄芪、肉桂为十全大补,易肉桂为桂枝,因当时就诊为夏日酷暑时期(小满后5天),恐肉桂大热助风生邪,桂枝辛温,尚可引虫药通达四肢,且增其效。《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曰:“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生地与熟地合用,增加补肾填髓之功。柴胡、枳壳、生姜与当归、白芍、茯苓、甘草为逍遥散,意在调和肝脾,且柴、枳助升,脾气复则肝缓,缓则风症自消。陈皮有“能引肌肉经络之风达皮肤由毛孔而出”之效。川牛膝,引血下行,以缓肝急。木瓜,缓解肢体僵硬,且与白芍合用,柔肝解痉。天麻,乃风药中平药,风症均可应用。山羊角,熄风止痉要药。僵蚕,通经,熄风,解痉,引经药。张锡纯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云:以气类相反之药投入,则振而不入,必得与之同类者和入诸药使为向导,则药至病所而邪与药相从,药性渐发。”“僵蚕因风而僵,与风为同类,故善引祛风之药至于病所。”

人皆以为颤证为风症,遂投以大剂镇惊潜阳,重镇安神之品,此法适用于颤证中的实证。而此患者明显为虚象,若按上法,可能事倍功半。余师辩证辩病施治,乃有奇效。

基金项目: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2016年度院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610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