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的表达及意义

/ 2

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的表达及意义

张春

哈尔滨市呼兰区中医医院150500

摘要:目的:观察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IM)-3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脑出血发病中的意义。方法:行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48例按发病距手术取材时间分为小于6小时组,6-24小时组,24-72小时组和大于72小时组,每组12例.另选取远离血肿的脑组织12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TIM-3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TIM-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小于6小时组血肿周围组织中TIM-3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实验组血肿周围组织中TIM-3的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24-72小时组血肿周围组织中TIM-3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实验组RT-PCR法检测血肿周围组织TIM-3的表达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结论: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TIM-3的表达在发病6小时后增高,24-72小时达最高,72小时后降低。TIM-3参与脑出血后的病理过程,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

关键词:脑出血;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

多种机制参与脑出血后的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IM-3与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有关,本文拟研究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TIM-3的表达及其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分组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行血肿清除术患者48例。按发病距手术取血肿旁1厘米左右脑组织时间分为4个实验4组,分别为小于6小时组,大于6小时小于24小时组,大于24小时组且小于72小时组,每组12例。另选取远离血肿的脑组织B例作为对照组。均符合诊断标准。

1.2主要试剂

RT-PCR试剂盒,湖南晶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CR引物,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TRIZOL,北京鼎国昌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SP试剂盒,北京北瑞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DAB显色剂,上海宝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取材

将每块脑组织分两份,一份以液氮冻存,一份以10%甲醛固定液中固定,石蜡包埋。

1.4TIM-3蛋白和mRNA测定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IM-3蛋白表达。光镜学检查,细胞形态完整,胞质中棕黄色颗粒状物质为TIM-3;阳性细胞。在高倍镜下随机选取20个视野计数阳性细胞,取其平均值为该样本的阳性细胞数。RT-PCR法检测TIM-3mRNA的表达。

1.5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

2.1各组TIM-3;的表达小于6小时组血肿周围组织中TIM-3表达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其他各实验组TIM-3的表达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大于24小时且小于72小时组血肿周围组织中TIM-3;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实验组。

3讨论

脑出血后血肿对周围组织产生明显的压迫,血肿周围组织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凝血酶释放导致各类炎性因子的释放,导致患者细胞的死亡,这些问题都在脑出血后发生,TIM-3可以起到免疫作用,其能附着在各类细胞的表面,对人体的免疫功能进行调节。也有相关的研究表明,脑出血发生6小时后,脑周围组织的干扰素的含量会上升,会导致大量细胞因子的分泌,导致大量的脑出血。通过本次的研究,也可以发现,TIM-3可以有效的控制脑出血的量,防止脑出血后对患者的机体产生严重的损伤,而且还能排除其他的细胞,保护T细胞[1]。脑出血疾病严重后,会导致人体的代谢紊乱,而且还会导致机体免疫防护功能受到损害,患者要接受相应的营养支持,防止患者治疗中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也促进了患者的预后,提高T细胞增生的效果,维持肠道上皮细胞的完整性。

细胞粘附分子都是跨膜糖蛋白,分子结构由三部分组成:①胞外区,肽链的N端部分,带有糖链,负责与配体的识别;②跨膜区,多为一次跨膜;③胞质区,肽链的C端部分,一般较小,或与质膜下的骨架成分直接相连,或与胞内的化学信号分子相连,以活化信号转导途径[2]。

多数细胞粘附分子的作用依赖于二价阳离子,如Ca2+,Mg2+。细胞粘附分子的作用机制有三种模式(图11-16):两相邻细胞表面的同种CAM分子间的相互识别与结合(亲同性粘附);两相邻细胞表面的不同种CAM分子间的相互识别与结合(亲异性粘附);两相邻细胞表面的相同CAM分子借细胞外的连接分子相互识别与结合。

本文结果表明,脑出血后患者无论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表现为辅助性T细胞活性下降,CD4/CD8比值下降,补体C3水平较正常组降低,免疫球蛋白的IgE和IgMI水平较正常对照增高,提示脑出血患者存在急性炎症的过程,是炎症后的免疫反应。一些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导致神经-内分泌-免疫紊乱,皮质醇浓度升高,血清抑制因子和抑制细胞出现,产生免疫抑制效应,影响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及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使免疫功能大大降低。动物实验证实,脑出血后存在炎症反应,且较非出血性脑损伤更为明显。炎症反应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水肿形成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脑出血引起补体激活后,产生大量过敏毒素C3A和C5A。它们可刺激炎症细胞合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激活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神经营养因子和急相蛋白,并增加黏附分子的表达,脑出血后出现的炎症反应[3]。

参考文献:

[1]毕胜,刘群,范佳,李冬,王李鸣,赵岩岩,关雪莲,侯丽淳,田嘉莹,王增冕,李晓涛,李培育.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2:3201-3202.

[2]田少辉,许磊,李盼祥,赵瑜.老年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表达及在脑出血发病中的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06:1325-1327.

[3]段淑荣,付松滨,王春燕,王潇然,王德生,戚基萍,王海涛.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06:376-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