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苍南沿海砂石船舶安全监管机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3

浅谈苍南沿海砂石船舶安全监管机制

吕心岳

苍南是个沿海大县,航运业发达,现有船舶101艘,11.1万载货吨,2015年港口吞吐量达613万吨,其中砂石船舶51艘。我县及周边县建筑工程用沙基本上通过水路运输,每年数百万吨输送苍平两县,对苍南县及周边县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是砂石船舶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是促目惊心,苍南砂石船舶全部往返于福建省福州、宁德,由于船舶公司管理不到位,船员安全意识不强,利益驱动等因素,致使船舶超载、超抗风等级、舷墙加高、配员不足等冒险航行。历年来多次发生沉船死亡事故,威胁水上交通运输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已经影响航运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稳定。

一、砂石运输船舶安全现状

1、近年来安全事故情况

2012年11月7日,苍南县龙港运输公司所属“浙苍机888”号船舶,在福州西洛岛附近水域沉没,事故导致3人死亡;2014年5月4日,苍南县龙港运输公司所属“浙苍机688”号船舶,在霞浦沿海沉没,事故导致3人死亡;2015年3月22日,苍南县兴港海运有限公司所属“兴港28”号船舶,在龙港龙达液化气码头外航道与小渔船发生碰撞,致小渔船解体幸无人员伤亡;2015年4月8日,苍南县振港运输公司所属“振港111”号船舶,在连江县四母屿海域沉没,事故导致4人死亡;2015年8月4日,苍南县振港运输公司所属“振港698”号船舶,在福州乌猪岛海域搁浅,船体受损严重幸无人员伤亡。

2、砂石运输船及船员的情况目前,现有砂石运输船的船龄普遍比较长,砂石船的很多关键部位的装置也比较落后,一般都是些简单的机械式的装置,这便导致砂石运输船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增加了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目前处于营运状态的砂石运输船的质量情况各不相同,还存在较多质量较差的砂石运输船舶。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砂石运输船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再加上水上运载货物的成本比较低,所以导致砂石运输船的数量急剧增加,这就难免鱼龙混杂,出现很多质量低下的砂石运输船。此外,还有些运输船使用的时间比较长,很多部件都已经老化,这也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如今,相当一部分船员的文化水平比较低,一般都是由做船舶制造有关的劳动力转变过来的,所以操作船舶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要求,并且他们对水上的安全意识认识不到位。此外,在航行的过程中,很多船只不遵守水上交通规则,导致交通秩序很差,有的船员甚至自作主张更改载重线,加高挡板的高度,这些都是使运输船稳定性降低的原因。还有一些为了减少开支成本,不安规定要求配备船员,这些也是不安全因素的罪魁祸首。[1]

二、砂石运输船舶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1、船员素质偏低、安全意识淡砂石运输船舶的船员待遇低,在船员雇佣市场中没有优势,大多为本地闲散劳动力转变而来。砂石运输船舶船员的文化学历水平大多为高中、初中,甚至有些人根本没有读过书,没有经过船舶专业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船员整体综合素质不高。日常船舶营运中,安全意识淡薄,在航行中关闭AIS,冒险航行较普遍。另一方面,从事砂石运输和作业的船员的平均年龄较高,其观念、知识比较陈旧,对新的设备设施的使用、操作能力不足。

2、船舶配员不足由于航运市场持续低迷,为了节省费用开支,降低船舶经营成本,船舶未按照《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的要求配备足够适任船员出航的违法行为现象屡见不鲜,集中体现在砂石运输船舶上,有时候全体船员均无合格适任证书也时有发生。有的船舶虽然证书比较齐全,但是证书已经过期不能再使用,并没有按照新的规定办理新的证件。

3、超载现象突出随着油价上涨、船员工资上升,导致运输成本大幅上升。受高额利润驱使,部分地方势力参与砂石市场,且控制部分砂石码头经营,他们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在实际现场执法中发现,船舶进出港需要排队,存在砂石码头给予超载船舶可以先装卸、先运输的优先权,(额定载重1000吨的船舶超额装1200吨的可以先进行装卸,反而守规矩、不超载的船舶只能在后面等待),造成不得不超载的困境。从而导致了砂石船舶舷墙加高、舱口围壁加高,堵塞流水孔,使船舶的储备浮力丧失,稳性变差,大多数砂石运输船舶重载时载重线都没入水中,有的甲板上进水都已没过膝盖,稍有风浪就有翻船危险,因而埋下事故隐患苗头。

4、船舶倾覆可能性大砂石船舶的装载的货物具有特殊性。从水中开采的砂石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水对砂石的影响上:砂石本来就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砂石的流动性与参水量成幂次增长。当船舶在改变航向或受到紊流水、大风、大浪的影响时,航行惯性或者风、浪、流,会产生一个力矩,使船舶产生摇动。这种情况下,船舶的稳心、船舶重心、船舶浮心不在一条直线上,使船舶的航行状态由准静稳性变为动稳性。在船舶的摇摆中,由流动性较强的含水砂石会随船一起产生滞后性的摇摆,这种滞后性的摇摆一方面使船舶(包括船舶所载的货物)的重心产生移位,另一方面会加剧船舶的摇摆烈度,当船舶的动稳性不好或留有的富裕吃水不够时,船舶往往侧翻。这种船舶稳性的改变往往很难使船舶得到恢复,并且会加重船舶的倾覆的危险。如果在装载砂石后,进行合理时间的沥水,那么这种危险性会大大的减少。[2]

5、部分砂石船舶公司疏于管理砂石船多为个体或私营船舶,只是挂靠在一些船舶公司代为管理。存在部分挂靠公司本身就不善经营管理,只管收钱,不认真落实制度,应急预案不完善,没有落实船员培训计划,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对挂靠船舶“挂而不管”的现象,安全体系流于形式,导致砂石船舶对所属公司的安全管理冷眼相对,有些砂石船舶甚至我行我素,对公司的管理不闻不问。从而也造成水运企业想管而力不足,安全体系流于形式。

6、监管执法难度大海事、港航部门虽然高度重视砂石船的安全管理,但局限于诸多条件制约,监管执法难度大。一是砂石船违法违章行为花样多,活动猖狂,手段也日益“高明”,有的砂石船个体老板甚至试图通过反监视、打时间差等恶劣方式,逃避海事、港航部门的严厉打击;二是抓源头管理涉及多个主管部门,甚至存在跨省、市等问题,存在着部门间的管理空隙;三是海事、港航部门监管任务重,点多、面广、线长,执法力量不足,监管设备滞后;四是违法成本低,行政处罚金额相对于非法砂石运输所带来的高经济收益较低,对违法船舶、船员利益触动不大。

三、安全监管的对策

1、规范砂石运输市场秩序、狠抓源头治理彻底治理砂石船舶,源头治理是关键。须要督促砂石船舶到合法码头规范化装卸,须要会同福建有关海事、港口管理部门,采取区域联动,实现跨省信息互动,联合执法,集中力量整治与严厉处罚等措施,加大打击砂石码头违规装载、强行为船舶超装问题,以达到治理源头问题,使得船舶在码头不能超额装载出港,规范砂石运输市场。其次是通过调查摸底和登记注册,建立辖区所有砂石船和不合格砂石船电子数据库,根据砂石船数据库,实施砂石船“捆绑式”监管机制。“捆绑式”监管机制是指在一部分无证砂石船通过检验补图并取得船检证书的基础上,区别对待,将采运沙船捆绑成一个独立的“水上作业单元”,海事机构重点监管捞砂船,由捞砂船限制无证运输船舶的装载并制止其他船舶的无序装载,带动运输船舶合法运输,从而实现采、运砂船之间的自我约束与自觉管理,最大程度消除运输船舶的违法行为,解决监管难题。[3]同时,加大现场巡查监管力度,加强夜间巡查频次,在巡查过程中加大对本辖区内砂石船装载作业情况、待装船舶停泊秩序、满载出港船舶是否超载、船舶配员情况的检查力度,确保砂石运输船舶离开码头时处于安全适航状态。

2、科学监管,实行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全面落实砂石运输船长效管理机制,将整(下转104页)

(上接86页)治行动常态化、规律化,行动至少持续一年两年以上,连续保持高压态势,促使行业从业人员认识到守规守法的重要性。科学监管,实行长效管理机制科学监管,长效管理,是扼制砂石船事故发生,最终实现水上交通安全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一是要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海上执法队伍。抓好砂石船整治需要一支素质过硬的监管执法队伍,要科学规划,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树立和强化“服务、创新、管理、发展、和谐”理念,提高规范管理水平。[4]二是要创新管理模式。在完善传统执法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推进以信息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管理新模式,苍南港航积极围绕国家促进内河航运与物联网发展两大战略,依托国家船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成果,积极开展基于实现“航运管理精细化、行业服务全面化、出行体验人性化”为目标的航道管理服务工作。通过瓯南大桥航道交通流量监管系统采购项目工作的启动,积极推进水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打造新型的智慧港航管理服务体系。实现科学监管,长效管理,实现对砂石船的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监管。

3、实现多部门联合执法、共同监管各级政府应该充分发挥抓安全生产的主导作用,将砂石船安全管理制度化,整合海事、港航、海警、安监、边防等职能部门力量,全面统筹规划,共同做好此类船舶的“造、检、航、靠”各环节的监管,实现长效治理。各相关单位在发现砂石船舶违法行为后应及时向各成员单位通报相关信息,及时做好整治工作的信息沟通,形成合力,实现区域联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重拳打击、集中整治违法违章的砂石运输船。一是严把审批关。淘汰掉一批不符合条件砂石运输船舶。二是开展针对性执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夜间检查,加强重点水域、重要时段、重点船舶的监管。三是加强现场检验和安全检查,着重检查砂石船适装适航条件,对违规船舶轻则责令整改,情节严重者实施禁止离港、滞留、列入重点跟踪船舶黑名单等措施。

4、深化砂石船舶运输公司安全管理根据水运发展形势需要,积极引导水运企业加快进行资源优势整合改革,不惜淘汰规模小、经营差、安全管理不善的小企业,鼓励水运企业向“大公司化”的方向发展。严格检查砂石船舶运输公司是否按规定配备海务、机务管理人员,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否实行砂石运输船舶进出港报备制度。发现公司安全管理不到位且整改不及时两次以上、公司所属船舶三艘以上船舶被查有违法行为的公司一律停业整顿,且按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另一方面,定期召开人员安全培训会,增强企业主体责任观念,强化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组织开展砂石船舶企业应急演练,加强公司及船舶的指挥和应急能力,同时督促砂石船舶运输企业不断地完善预案编制,通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应急救援系统的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人为因素,以保证船舶消防管理和弃船救生行动有章可循。

四、总结本文从砂石运输船舶安全现状、安全隐患原因和安全监管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文中建议建立并完善海事、港航部门与相关政府部门的联系沟通机制,建立与航运企业、港口企业、行政相对人联系制度,加强督促企业和船舶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的落实,共同打造水上交通安全责任链。通过以上论述,希望能够为解决砂石船舶安全问题和监管问题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熊瑶.砂石船舶安全监管机制研究[J].中国水运,2016,16,(10):125-126.

[2]孙智岗.关于砂石船舶安全监管机制的探讨[J].中国水运,2008,8(10):32-34.

[3]刘思聪.柳州海事:“捆绑式”监管机制治理砂石船“顽疾”[N].中国交通报,2014-8-5(3).

[4]陈志勇,王子红.广东内河砂石运输船舶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C].中国海事论文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