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小肠疾病的临床价值探讨

/ 3

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小肠疾病的临床价值探讨

陈志刚雷明军丁梓华阳煜刘小明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南攸县4123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小肠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为小肠疾病的患者11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胃肠道造影检查以及多层螺旋CT检查,与临床确诊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110例疑小肠疾病患者经过手术病理组织检查、内镜检查等进行确诊后,有78例患者确诊为小肠疾病患者,占70.91%。其中肿瘤性疾病占21.79%,血管性疾病5.13%,炎症性疾病39.73%,肠梗阻30.77%,其他2.56%。多层螺旋CT检查准确率为84.55%,灵敏度为78.21%,特异性为100%;消化道钡餐检查准确率为61.82%,灵敏度为58.97%,特异性为68.75%;多层螺旋CT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都明显高于消化道钡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对小肠疾病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等都较高,对小肠内以及周围情况都可以进行全面的观察,临床辅助医生进行病情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诊断;鉴别;小肠疾病

ClinicalValueofthemultisliceCTinthediagnosi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ofsmallintestinediseases

CHENZhigang,LEIMingjun,DINGZihua,YANGYu,LIUXiaoming

(Theradiologydepartment,YouxianPeople’sHospitalofZhuzhouCity,Hunan,4123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linicalvalueofmultisliceCTinthediagnosi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ofsmallintestineldiseases.Methods:110casesofpatientswithsuspectedsmallboweldiseasewereselectedasthestudyobjects.AllpatientshadgastrointestinalangiographyexaminationandmultisliceCTexamination.Accordingtotheclinicaldiagnosisresults,theaccuracy,sensitivity,specificdegreesofthetwomethodswerecompared.Results:Amongthe110patientswithsuspectedsmallboweldisease,aftersurgeryhistopathologicexaminationandendoscopicexamination,78patientswerediagnosedwithintestinaldisease,accountingfor70.91%.Ofthem,tumordiseasesaccountedfor21.79%,vasculardiseasefor5.13%,inflammatorydiseasefor39.73%,intestinalobstructionfor30.77%,andothersfor2.56%.AccordingtotheMultisliceCTexaminationresults,therewasanaccuracyof84.55%,sensitivityof78.21%,specificityof100%.Accordingtothegastrointestinalangiographyexaminationresults,therewasanaccuracyof61.82%,sensitivityof58.97%,specificityof68.75%.MultisliceCTdetectionshowedhigheraccuracy,sensitivity,specificdegreesthangastrointestinalangiographyexamination(P<0.05).Conclusion:MultisliceCTindiagnosisofintestinaldiseaseshadhighaccuracy,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andacomprehensiveobservationonsurroundingcircumstancesintheintestine.Soithasanimportantsignificanceinassistingthedoctorinthediagnosisofdisease.

Keywords:MultisliceCT;diagnosis;differentialdiagnosis;smallboweldisease

小肠疾病在消化道疾病中较为多见,其中包括肿瘤性疾病、炎症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肠梗阻等其他疾病[1]。由于小肠的解剖结构的特殊性[2],内镜检查有局限性;加之其发病无明显临床特异性,所以造成临床诊断困难,患者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之前临床对于小肠疾病的检查多采用胃肠道造影进行诊断[3],但是其对肠腔以外,周围组织器官,肠道黏膜的下方等无法进行查看,所以临床的漏诊率比较高。随着我过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多层螺旋CT的应用在临床上越来越广泛,在影像学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小肠疾病的临床价值,特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为小肠疾病的患者11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进行不同的检查方式与诊断结果做比较,探讨其差异性,临床结果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为小肠疾病的患者11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临床病例完整,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11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51例;年龄18岁到79岁,平均年龄(45.73±2.54)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过胃肠道造影检查以及多层螺旋CT检查。

1.2.1消化道造影检查:患者检查前需禁食12小时以上,患者需要口服钡餐,对患者的黏膜相、充盈相、加压相进行观察,并对患者不同体位、充盈状态下胃肠进行X片的拍摄;然后在对患者进行钡餐口服,详细检查患者的小肠、升结肠,重点对小肠粘膜,小肠蠕动情况,钡餐的通过情况进行X片拍摄。

1.2.2多层螺旋CT: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扫描仪,患者需要在检查前禁食8小时以上,口服等渗液甘露醇1.5L,浓度为20g/L,患者需要分3次服用。患者取仰卧位,先进行常规平扫,然后再进行双期增强扫描,通过肘静脉高压注射碘伏醇350mg/ml共100ml,注射速度3.5mL/s,延迟时间动脉期25s、门静脉期60s。机器扫描参数设定,电压120KV,电流210MA,层厚10mm,层距1.25mm。

1.3判定指标

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使用率(%)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诊断结果

从表1可以获知:110例疑小肠疾病患者经过手术病理组织检查、内镜检查等进行确诊后,有78例患者确诊为小肠疾病患者,占70.91%。其中肿瘤性疾病占21.79%,血管性疾病5.13%,炎症性疾病39.73%,肠梗阻30.77%,其他2.56%。

2.3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结果

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对110例疑小肠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后,11例肿瘤性疾病,1例血管性疾病,26例炎症性疾病,22例肠梗阻,1例其他。肿瘤性疾病:小肠腺癌其影像较为有特点,呈现局部的肠壁有不规则的增厚,肠系膜密度明显升高,但是与周围组织的界限较模糊,5例患者全部检测出,没有漏诊。恶性淋巴瘤影像学呈现肠壁增厚、柔软,肠系膜密度明显升高,肿块的强化表现为质地均匀,检查出2例,漏诊2例。间质瘤影像学呈现有丰富的供血,包块表面整洁,肿块的强化表现为质地、密度均匀,检查出2例,漏诊2例。平滑肌瘤影像学呈现局部的肠壁有不规则的增厚,肿块的强化表现为质地、密度均匀,肠壁的边缘较为平整,无漏诊。血管性疾病:血管血栓形成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动脉血栓段阴影,血管畸形漏诊。炎症性疾病:炎症性肠炎影像学检查主要呈现不规则的肠壁增厚,病变位置为跳跃性、阶段性,血流丰富,伴有不同程度溃疡面,3例漏诊。黏膜炎症其影像学呈现肠壁黏膜有不同程度肿大、溃疡,无漏诊。小肠结核影像学呈现肠壁增厚,变硬,发生狭窄,2例漏诊。病毒性肠炎影像学呈现部分肠壁出现均匀的增厚,强化明显,1例漏诊。肠梗阻:小肠扭转影像学呈现漩涡状血管征象,在肠腔的近端有扩张现象,无漏诊。胆石症影像学特征明显,为壶腹部结石,无漏诊。

3讨论

小肠性疾病属于消化道常见疾病,临床发病率较低,同时小肠疾病临床无特异性,不容易非发现。小肠的解剖学结构的特殊性,造成内镜诊断较为困难。而胃肠道造影之前在临床被应用,但是其无法观察到肠腔以外的情况以及病变,所以临床为漏诊、误诊率较高。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CT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引进,对临床的辅助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CT技术已经日益完善,在小肠疾病诊断上发挥重要作用,其优势是对患者的移动、呼吸等情况带来的影响可以降到最低[4],加之后期图像的重建,可以快速、准确的对小肠疾病进行诊断鉴别。同时多层螺旋CT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可以对胃肠道蠕动产生的伪影影响降到最低[5],可以更加直观的显示患者的病灶与周围组织等情况,对于手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手术过程的操作等都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中多层螺旋CT对各影像不同表现的特征可以发现[6-9],小肠腺癌其影像较为有特点,呈现局部的肠壁有不规则的增厚,肠系膜密度明显升高,但是与周围组织的界限较模糊;恶性淋巴瘤影像学呈现肠壁增厚、柔软,肠系膜密度明显升高,肿块的强化表现为质地均匀。间质瘤[10]影像学呈现有丰富的供血,包块表面整洁,肿块的强化表现为质地、密度均匀。平滑肌瘤影像学呈现局部的肠壁有不规则的增厚,肿块的强化表现为质地、密度均匀,肠壁的边缘较为平整。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10例疑小肠疾病患者经过手术病理组织检查、内镜检查等进行确诊后,有78例患者确诊为小肠疾病患者,占70.91%。其中肿瘤性疾病占21.79%,血管性疾病5.13%,炎症性疾病39.73%,肠梗阻30.77%,其他2.56%。多层螺旋CT检查准确率为84.55%,灵敏度为78.21%,特异性为100%;消化道钡餐检查准确率为61.82%,灵敏度为58.97%,特异性为68.75%;多层螺旋CT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都明显高于消化道钡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多层螺旋CT对小肠疾病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等都较高,对小肠内以及周围情况都可以进行全面的观察,临床辅助医生进行病情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对肠腔以及周围情况可以清晰展现,利于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孙岩.浅析多层螺旋CT诊断小肠疾病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2015,15(70):136,146.

[2]朱志强,陈君秀,陈湘光.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8):101~102.

[3]葛绪波.十二指肠腺癌的X线和CT诊断对比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03:84-86.

[4]朱全东,祝瑞江,窦娅芳,等.MDCT小肠造影受检者体位的优选[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2,33(1):43-48.

[5]郑楠楠,胡道予,邵剑波,等.肠系膜上动脉MSCTA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11):1591-1596.

[6]高云,郑晓林,尹昌媛.多排螺旋CT在胃肠道肿瘤及并发症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04:91-93+117.

[7]徐峰,高平,李光,等.多层螺旋CT在小肠淋巴瘤与小肠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4,35(1):80~81.

[8]窦娅芳,唐颖,朱全东,等.256层多排螺旋CT小肠成像(MDCTE)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3,22(1):137~146.

[9]郑楠楠,胡道予,邵剑波,等.肠系膜上动脉MSCTA对小肠疾病

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11):1591-1596.

[10]朱坚,费健,张俊等.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3,28(3):226-228

作者简介:

陈志刚(1976-),男、湖南攸县人,学士,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