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眼科术后器械清洗现状

/ 2

医院眼科术后器械清洗现状

夏朝君

夏朝君(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广西桂林541001)

【关键词】眼科器械清洗质量方法

目前医院有创治疗中所用的医疗器械,除了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外,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在使用后会被人体的有机物如血液、脓液、体液等非水溶性污物污染,其中不乏病原微生物,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或长期清洗不彻底,将严重影响消毒和灭菌效果[1],眼科器械也不例外。如何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将污染在器械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清除到安全水平,对灭菌的成功和控制交叉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1术后器械清洗方法的选择

目前国内各医疗单位对再生医疗器械清洗多采用多酶或含氯消毒剂手工清洗和/或机器清洗。白茂华[2]报道,多酶清洗剂用于再生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较好。由于多酶清洗液有清洗和酶解双重功能,能祛除血迹、蛋白质等顽固污渍,对手术器械无腐蚀性,清洗后器械清洁光亮,能提高清洗质量[3]。使用含氯化学消毒剂浸泡清洗,易致器械上有机物凝固,增加清洗难度,影响清洗效果[4],且含氯消毒剂具有腐蚀性,易造成器械的损坏,还不能绝对保证器械的处理安全[5]。而采用超声波清洗在我国各大医院应用广泛。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超声波发生器所发出的高频讯号,通过换能器转换成高频机械震荡而传播介质-清洗液中,强力的超声波在清洗液中以疏密相同的形式向被清洗物件辐射,产生“空化”现象,致使被洗物品表面空隙的污垢被分解、破裂及剥落,使物品达到净化和清洁。尤其对那些手工不易清洗的多纹路、多沟槽器械效果更好。对于眼科精细小巧、形状各异的器械来说,如果器械清洗不彻底,可能造成清洗质量不达标影响灭菌效果而导致医院感染和器械损耗增加[6,7]。曾有报道器械清洗后监测隐血试验阳性率高达50%,冲洗器球囊清洗后有27.33%的潜血阳性,44%内毒素阳性。由于眼科器械较昂贵,各单位配备的器械数量相对不足,手术接台器械使用频率高,周转快。若使用方法不当,可增加器械损耗[8]。

尹金贵等[9]报道:对于结构复杂的器械、管道、关节轴缝隙、齿槽等处应先人工刷洗后再放入超声波清洗机清洗质量效果更好。因此寻找一种适合眼科再生医疗器械清洗,降低器械损耗、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并应用于日常清洗工作中是医务人员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姜华等[4]报道:对再生医疗器械直接采用多酶浸泡后的清洗质量优于先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再用多酶浸泡后的清洗质量。张琼等[10]报道,生物酶对污染在器械上血渍、蛋白质等顽固污渍具有显著清洗效果。

2眼科术后器械清洗不彻底的危害

由于眼科手术器械结构特殊,复杂、精细,重复使用后会被人体的有机物如血液、脓液、体液等非水溶性污物污染,由于存在着阻挡遮盖物,因而彻底清除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的难度较大,如果眼科器械使用后不及时处理,附着在器械关节、齿槽、缝隙、管腔内的有机物干结,而频繁接触体液和血液容易产生锈斑,器械难以清洗[1]可缩短器械的使用寿命[11],且长期清洗不彻底,将严重影响消毒灭菌效果,当再次使用时,极易造成医源性感染[12]。

由于眼部的组织有其特殊性,手术操作要精细,对于手术器械的要求较高,如果器械上有锈点、锈斑、污渍,会使器械使用性能降低,且器械上的微粒或异物,一旦进入患者体内将会生成无菌性炎症,严重影响患者伤口的愈合而影响手术的效果[13]。张志臣等[14]报道,手术器械只用清水常规清洗后残留血阳性率达84%以上,清洗不完全会使残留在器械表面的有机物腐蚀不锈钢表面的铬层,缩短器械的使用寿命,增加器械更新费用[15]。

综上所述,寻找出最适合眼科器械清洗,又能确保清洗质量、降低器械损耗,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临床科室对眼科手术器械的需求的清洗方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黄靖雄.清洁(cleaning)[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6):558-560.

[2]白茂华.鲁沃夫多酶清洗剂清洗再生医疗器械的效果[J].家庭护士,2008;6(6B):1522-1523.

[3]吴丹云,李素玲,张红,等.手术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9):11-12.

[4]姜华,屈芸娜,袁柏强,等.两种再生医疗手术器械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J].护理学杂志,2008,23(22):68-69.

[5]石丹岳.内镜手术器械清洗的有效性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4):4-6.

[6]葛朝珍,倪晓平,蒋辉权,等.杭州市医院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4):350-351.

[7]李燕春,黄紫青,吴曙粤.医院消毒供应室器械分类清洗现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5:886-887.

[8]黄梅花.如何有效地清洗污染器材[J].现代护理,2002,8(9):731.

[9]尹金贵,钟碧玲,徐伟莲,等.再生医疗器械清洗方法的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6):734-735.

[10]张琼,杨立霞.生物酶在医疗器械清洗中的作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25(5):557.

[11]李晓菊,姜华,屈云娜.手术锈蚀器械清洗效果观察[J].淮海医药,2009,27(3):263.

[12]陈昭斌,张朝武,叶梅君,等.使用中消毒剂污染调查及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6):446-447.

[13]王竹华,周祝霞.再生医疗器械两种清洗方法的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5):2036.

[14]张志臣,张秀銮,张元媛,等.手术器械清洗方法[J].中国消毒杂志,2007;24(2):176.

[15]吴晓兰,秦晓霞.医疗器械不同清洗保养方法的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1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