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乳腺癌联合化疗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晚期乳腺癌联合化疗临床疗效分析

纪跃廷

(佳木斯市肿瘤结核医院放疗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80例,采用CAP、NP、TP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CAP、NP、TP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6%、64.7%、68.75%。结论:晚期乳腺癌采用联合化疗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联合化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044-02

乳腺恶性肿瘤中95%以上为恶性上皮性肿瘤,即乳腺癌。对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乳癌,或术前就有远处转移或术后失败的病人,化疗有缩小病灶,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的作用。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80例,采用CAP、NP、TP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43±8岁。临床分期:Ⅲ期20例,IV期60例。有化疗史45例,绝期后期患者32例。组织学分型:浸润性导管癌41例,浸润性小叶癌19例,髓样癌12例,硬癌8例。TNM分期:IIb期53例,Ⅲa期15例,Ⅲb期12例。

1.2方法

CAP组治疗30例,CTX500mg/m2静注,第1、8天;ADM40mg/m2静注,第1天;DDP50mg/m2静滴,3、4天(同时水化、利尿),每3周为一疗程。

NP组治疗34例,NVB25mg/m2静注,第1、8天;DDP100mg/m2静滴,第2天;每3周为一疗程。

TP组治疗16例紫杉醇135~175mg/m2静滴3小时,第1天;DDP100mg/m2静滴,第2天(同时水化、利尿),每3周为一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缓解(CR):所有靶病灶消失,无新病灶出现,且肿瘤标志物正常,至少维持4周。部分缓解(PR):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至少维持4周。疾病稳定(SD):靶病灶最大径之和缩小未达PR,或增大未达PD。疾病进展(PD):靶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

2.结果

CAP组治疗30例,CR1例,PR19例,SD9例,PD1例,CR+PR有效率66.66%。NP组治疗34例,CR4例,PR18例,SD11例,PD1例,CR+PR有效率64.70%。TP组治疗16例,CR1例,PR10例,SD4例,PD1例,CR+PR有效率68.75%。常见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脱发。白细胞减少I~Ⅱ度60%,恶心呕吐I~Ⅱ度点68.5%,脱发I~Ⅱ度52.5%。术后随房6~38个月,平均22个月,无死亡病例。

3.讨论

Ⅲ期乳腺癌常被称为局部晚期乳腺癌,其中包括没有全身性转移的炎性乳腺癌。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局部表现十分突出,很容易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局部处理方面。相当多的Ⅲ期乳腺癌都属于传统上不可切除乳腺癌的范畴,这些患者包括胸壁和皮肤明显受侵者(包括所有炎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很大或融合固定者[1]。因为这些患者病灶局部侵犯过于严重,手术经常会有癌组织的显著残留,难以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而且强行手术后不仅局部复发率会非常高,创面还经常会出现经久不愈的现象。但事实上,局部晚期乳腺癌对生命的最大威胁不是局部扩散本身,而是亚临床的远处转移灶[2]。与早期乳腺癌相比,局部晚期乳腺癌发生亚临床转移的可能性更大,而且远隔部位的癌负荷可能也更大;不仅总的复发转移机会可以更大,而且这些亚临床病灶也更容易在短期内发展成为临床转移灶。对于不可手术患者强行进行手术,不仅对这些远隔部位的亚临床转移灶没有任何好处,还可能促进其发展。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远处转移,所以化疗作为一种重要的全身治疗手段,在提高乳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有重要的地位。乳腺癌患者化疗的效果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对药物的敏感性、既往是否接受过化疗、肿瘤负荷、ER受体状态等因素相关[3]。

许多细胞毒性药物对乳腺癌有效,目前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CTX)、氟尿嘧啶(5-Fu)、甲氨蝶呤(MTX)、阿霉素(ADM)、长春新碱(VCR)、长春花碱(VLB)、丝裂霉素(MMC)、噻替哌(TSPA)等。目前晚期乳腺癌单一药物化疗的疗效较差,多采用联合化疗,以提高疗效。联合化疗的有效率目前为43%~82%,完全缓解率4%~27%。以前曾经行细胞毒性化疗、大剂量放疗、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以及肝功能损害等均可影响化疗效果,或致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降低[4]。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亦可预示化疗反应,以内脏转移为主的患者,倾向于对化疗不敏感,且化疗有效期间较短;而主要为软组织转移的患者,则对化疗较为敏感,化疗有效时间较长;骨转移则居中。化疗有效的客观反应表现为可判断病变的缩小。经过一定过程的化疗后,达到最大缓解时,没有证据表明继续用药会更有效。

转移性乳腺癌化疗的最佳应用期限目前仍未确定。有一些研究显示,长期化疗较6个月化疗疗效更好,可延迟复发,并有可能延长生存期。但许多作者也对连续化疗持否定态度,认为既然标准化疗不能治愈转移性乳腺癌,而连续化疗只能使毒性积累而降低生存质量。经联合化疗达到完全缓解的病人再进行巩固化疗或维持化疗并不能证明会进一步改善最终结果。因此,合理的策略应该是在病情达到完全缓解后(一般治疗为6~9个周期)继续进行2~3个周期的化疗之后停止化疗,待病情发展时再重新治疗。

【参考文献】

[1]刘振洋,李勇,周均田,等.165例晚期乳腺癌联合化疗疗效分析[J].肿瘤学杂志,2003,9(3):160-162.

[2]方声祥,丁明,郭伟,等.晚期乳腺癌联合化疗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05,13(5):654-655.

[3]谢轶群,吴莹,江科,等.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治疗68例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8,30(2):203-204.

[4]缪锐涵.68例晚期乳腺癌联合化疗效果分析[J].ChineseJournalofCancer,1989(2):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