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环境下信息的数字化时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浅谈网络环境下信息的数字化时代

谷田

谷田

河南省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学校),河南郑州450000

河南省三门峡市自来水公司(单位),河南三门峡472000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08-0000-01

摘要:数字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具有传统图书馆不可比拟的优点。本文通过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论述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研发、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数字化;数字图书馆;存在问题及建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存储和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的种类和形式越来越丰富,传统图书馆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求。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的机制——数字图书馆在存储时代的变迁中应运而生。

一、什么是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DigitalLibrary)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便于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数字图书馆是一个电子化信息的仓储,它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能够存储大量各种形式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访问它以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其信息存储和用户访问不受地域限制。通俗地说,数字图书馆就是虚拟的、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发展,它不但包含了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向社会公众提供相应的服务,还融合了其他信息资源(如博物馆、档案馆等)的一些功能,提供综合的公共信息访问服务。可以这样说,数字图书馆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公共信息中心和枢纽。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这一连串的名词符号其根本点在于信息数字化;同样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名词,数字化也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安全保密技术、可靠性技术、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处理技术、信息抽取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等。

二、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数字图书馆它是一个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跨学科、多层面的新兴领域。它的形成涉及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图像和语言处理、网络技术、知识产权等多个学科。

1.从图书馆类别来看,数字图书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从对象来看,数字图书馆的对象可以是社会的全体读者。数字图书馆对读者没有任何限制,给那些没有机会到图书馆读书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第二,从数字图书馆的场地和时间来看,只要是能上网的地方,读者随时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读者所需的信息,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和阅览室的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2.从图书馆功能来看,数字图书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虚拟载体。虚拟性成为数字图书馆的最大特点。在数字图书馆中,以多媒体数据为主。在网络环境下,以各类文献为载体的知识信息都可以方便地转化为数字形式,向世界各地传输。第二,重复使用。数字图书馆中存储的信息不会因反复使用而残缺遗失。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是能够保存和积累,可以供读者反复查询使用。第三,隐私保护。数字图书馆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提供给读者一个完全隐私的个人空间。网络的隐蔽性决定了只要有网络设施,人们就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网络浏览数字图书馆查询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而不被传统的图书管理员所束缚,数字图书馆的这一特性极大的保护了读者的个人隐私。充分的做到了尊重读者的人权。第四,平等性。数字图书馆的隐蔽性在保护读者个人隐私的同时也使人的身份得以隐蔽,读者在使用数字图书馆时都是平等的。不管你是社会中的哪一个阶层,你都能平等的从数字图书馆中查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三、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困惑

1.研发建设各自为政

尽管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十分重视组织协调工作,但经过这几年的实践表明,统一规则仍显乏力。我国各单位数字图书馆研发和建设大多仍各自为政;相对分散;重复建设。表现为研究项目之间交叉,标准各异,经费投入不集中,缺乏行业、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等。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必须通过扩充某一政府门职能或成立全国性的专门机构规范统一标准;强化社会各行业的协作意识,有重点、有层次、分阶段、有序地推进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

2.重复建设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开通了200多家大大小小的数字图书馆。各系统、各部门乃至企业都在跃跃欲试,都在筹划建设各自的数字图书馆,都为了使读者能享受到数字图书文献题名检索、全文检索、专题数字文献库查询及直接以虚拟馆藏的方式借阅各大图书馆的书等服务。真可调各自为政。然而冬家收录的信息既相互包含。又彼此交又,既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也造成了宝贵的网络存贮空间的浪费。笔者认为,既然可以通过互联网共享资源,数字图书馆就应只有一个,别的馆就应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专题库或特色库。这样,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3.知识产权保护乏力

数字图书馆的法律问题,实质是版权和知识产权在网络时代的运用问题。这个问题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已日渐突出.王蒙等著名作家状告网站侵权,以及中华文化信息网在建设中,均碰到了版权的问题。如何既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同时,又让各类文化、科技的文明成果纳入数字图书馆、以使其为更多的人服务,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是一个急迫的任务.目前国际上也没有解决。我们要抓住机遇,随着加入WTO,主动参与网上法律规范。

4.缺乏统一标准

数字图书馆是由图书馆自动化发展而来,而我国图书馆实施自动化缺乏完全统一的标准。图书馆自动化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全社会的资源共享,但至目前为止仍没建成一个真正运行的联合编目网络系统。目前,在建设数字图书馆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对信息资源的描述方式不统一,文献标引规则不统一,库结构内容不规范,缺乏规范的控制系统,缺乏统一的检索喘口和阅读平台,致使全国已建起的200多家数字图书馆各自独立,互不兼容,读者检索起来很困难。那么,如何建立数字图书馆标准,最主要的是由谁来建立数字图书馆标准呢?目前,多家从事数字图书馆研发和建设的公司和研究机构都致力于数字图书馆标准的制定。如此下去,随着数字图书馆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由于标准不统一带来的损失将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加强数字图书馆标准的建设,真正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目的。

5.人才缺乏问题

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六大要素之一。数字图书馆是一项高科技与文化结合的重大工程。必须选择懂行,而且具有创新意识的年轻人来承担。在推进中国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培养既懂技术.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有关方面已经招收了数字图书馆方向的研究生,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头。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用人机制,以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事业的发展。

四、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几点建议

1.大力开发网络数字信息资源

当前,网络资源中的很大部分是印刷型文献在网络上的延伸,各商业性信息公司或出版机构所提供的电子信息资源,其源文献的主要提供仍是现有的实体图书馆。因此,由各实体图书馆将各自的现有的馆藏纸质文献转化为数字化文献,并上传存储于互联网作为数字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资源,就更大的发挥了馆藏纸质文献的实际作用。

2.建设强大的数字信息传输系统

在网络环境下,数字化信息的传输将采用长距离、大容量、数字式通讯方式,其传输范围覆盖全球,容量之大不是以几十兆、几百GB可概述的,因此组建一套快捷、大容量的信息系统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首要的问题。这种系统可以随时远距离传输,使读者的信息查询不必拘泥于时间和空间。

3.网络信息化,要做到有法可依

要实现数字化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合法使用,就要尽快制定与数字化文献资源共享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条例。要加快数字化图书馆法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通过立法,来解决资源共享后引发的一系统问题,如版权保护与文献复制、数据库套录范围的界定、数字化资源的传播和下载等,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5.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素质

数字图书馆的大量工作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支持上,图书馆员的角色也将随之发生变化,他们将成为知识的管理者和导航者。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进入实施阶段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建立一支思想解放、业务精通、技术过硬、勇于创新和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技术队伍。要将专业队伍建设和提高人员素质放在首要的位置,从促进国家人才资源建设出发,科学地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为我国数字图书馆的人才建设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仅给图书馆业带来一场革命,而且也为文化传播打开了新的电子时代的大门。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凭借高新技术,可以经济、快速地传播,方便地被人们所利用,从而不断地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成为今后经济和文化的载体和催化剂。因此,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仅是潮流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也应该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引领文化大发展先锋。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为了实现更广阔的资源的共享,在建立完善网络安全系统的基础上,必将形成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共享,这也是未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和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文伯《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几点认识》,2001年6月27日

[2]吴基传《数字图书馆》,2002年7月17日

[3]赵培云《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几个问题》中国信息导报,2003.05

[4]徐文柏《信息化建设方向与核心》时代潮,2002年第22期

[5]王苗苗杨智萍《浅谈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