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问营造语文灵性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精心设问营造语文灵性课堂

陈雪梅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在大力倡导学生主体地位的今天,有些教师走入了一个误区: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虽然课堂氛围很活跃,但教学有效性不高。语文教师只有依据文本,立足学情,精心设问,营造紧张而和谐、活泼而有序的课堂教学情境,才能让学生学有所法、学有所得,让语文课堂成为舒展学生个人灵性的舞台。

【关键词】课堂教学;精心设问;营造;灵性课堂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是问号。”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不仅道出了提问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强调了巧问的重要性。恰当的问题有助于撞击学生的思维火花,打开思维的闸门。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精心设疑,以问题精心引导,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知识殿堂,提高语文水平。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好的课,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情境进行教学。情境是指引起人的情感变化的具体的自然环境和具体的社会环境,是一种具体的存在。有了具体的存在,因此可以被人感知,或眼观或耳听或手触,或多种感官同时感知。Merrill教授在“首要教学原理”中也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当新知展示给学习者时,才能够促进学习可见,直观形象性是情境教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为了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迅速感知教材,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物象,创设直观的情境,把教学内容变为具体、可感的东西,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在教授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首气势恢宏、高唱入云、笔力遒劲的豪放词之力作,我先在课前五分钟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为本课教学营造一种豪迈雄壮的气氛,呼应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把握词的意境做好铺垫。顺着这首主题曲,我提问学生:同学们对三国理解多少?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有什么历史意义?由此引出赤壁之战后的八百多年,一位伟大的人物来到赤壁,写下了一首和赤壁之战一样流传千古的伟大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又如教学《声声慢》时,我从画面和诵读两方面去创设情境,教师带着感情在凄恻的古筝曲中范读课文,在教师情感的渲染下,学生对词人和词作的内容自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时再适时提问学生:这首词作道出了李清照怎样的心境?如何去体现这种心境?这样的情境,自然而然,毫无雕饰,这样的创设,让学生乘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

二、找准切入点,点上下功夫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面对不同的学生,面对现在学生知识多元化的实际情况,一篇文章的知识因素是不能通过一次课堂教学发掘完备的,同时也不可能通过一篇文章的教学就能让学生获得完备的知识的。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伊始找准切入点、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点’的认识,根据教学的实际,找准每篇文章的切入点,并以此作为本篇文章的重点,切切实实地授予学生,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在教《林黛玉进贾府》这篇小说时,我重点抓住人物表情动作的描写来分析人物的形象。这人物表情动作描写最多的又莫过于“笑”与“哭”,其所有出场的主要人物都曾“笑”过,“哭”过,贾府中几乎人人开口带“笑”,然而各人笑却不尽相同。我抓住这个切入点,以此设问,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小说中描写主要人物(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笑”和“哭’的情节,并分析他们的“笑”和“哭”各有什么不同?这些表情动作反映了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展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微妙的情感变化。学生通过小组探讨合作,抓住了这些不同身份、不同辈分的人的笑、哭,透过这些“笑”与“哭”的分析,学生看到贾府表面上是礼仪之家,上下和睦,但人物的笑与哭,多系虚伪,缺乏真诚,可见贾府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虚伪之家,这表面的繁华隐藏着许多令人心酸、悲哀的内幕,预示着贾府日后不可避免的衰落,无可捉摸的红楼一梦。

又如学习《药》这篇小说时,我以文中出现的一系列动词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动词的作用来把握人物形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这些动词中把握到华老栓是一个勤劳、善良、俭朴但愚昧落后的典型的不觉悟农民形象;而另外一个主人公侩子手康大叔通过他的一连串动作表现出他的蛮横、凶暴、狠毒、贪婪的性格特点。通过动作描写这一点去设置问题,既可以避免对课文情节具体分析的枯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加深对当时黑暗社会的认识。因此扣住重点设置问题,可谓事半功倍。

三、设疑问难,发散思维

古人说: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深入学习知识的起点,也是闪现创造力火花的开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总是由问题所引起的,是同解决问题形影相随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提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所谓设疑,就是教师通过对课文的透彻理解,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把握住文章中能够产生变异的方面,并转换为正常的提问方式,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并让他们经过深入的思考,通过比较、辨析,达到全面正确理解课文的目的。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自主探究的能力不强,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要善于设疑,帮助学生从问题中发现问题,激发他们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一文,文中主要描写了李白在一个春天的夜晚和各位从弟聚会宴饮,高谈清论的情景,但文中也出现了“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等消极颓废之语。据此,我向学生设置一个疑问:这表现的是李白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豪情逸兴呢,还是他的一种消极及时行乐的思想?经过一番讨论,有的同学认为这就是李白身上复杂思想的体现,有道家的逍遥自在、热爱大自然,也有儒家的建功立业、为苍生做贡献;有的同学则认为就是一种消极思想,在官场上无法施展抱负,不如抓紧时间,及时行乐;而另外一些同学则认为这是李白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体现。一个人如果不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又怎么能欣赏到美景、做饮酒赋诗这些雅事呢?所以这篇文章体现的是李白乐观、积极、向上的浪漫主义思想。这一个问题的设置,不但激活了语文课堂,而且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理顺了文章的思路,探究诗的悲剧内涵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焦母仅仅是因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而执意驱遣刘兰芝吗?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大家议论纷纷,课堂气氛随之达到高潮。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母是一个专制蛮横的封建家长,驱遣刘兰芝为的是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当兰芝不能符合她的标准时,驱遣也就成了必然。另一方则认为焦母有“恋子情结”,焦母丈夫死得早,母子相依为命,但焦仲卿娶了媳妇忘了娘,因此导致焦母对刘兰芝的嫉恨。根据同学们的看法,我再提出一个问题: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请大家结合封建传统观念,再做深入探讨。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异口同声说:“兰芝无子”。古代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而兰芝嫁到焦家,“共事二三年”却膝下无一子,这在当时的伦理社会是不能被允许的,这也是构成刘兰芝被驱遣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何激励、唤醒,我认为教学中富于艺术性、思考性的提问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依据文本,立足学情,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营造灵性课堂,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课堂的一潭清水,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美.亚历山大J.罗米索斯基.《远程教育杂志》.2007年第四期.龙源期刊网

[2]张玉联.《宁夏教育》.2004年第12期.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