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河道保洁长效化管理体系新模式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探索河道保洁长效化管理体系新模式的构建

陈宝明

昆山市友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215300

摘要:当前的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在于河流污染严重,河流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河内各种水草的过渡泛滥,水体缺氧后各种水生动物相继灭绝,最终形成了水体不平衡的恶性循环。只有通过高效的河道保洁工作,才能积极提升河道保洁工作的质量。因此加强河道保洁长效化管理体系新模式的构建研究,才能积极提升新形势下的河道保洁能力。

关键词: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新模式;构建措施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关注经济的发展速度,对环境的污染缺少治理,导致了国土境内河道环境较差、河流水体污染严重,因此加强河道保洁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只有建立河道保洁长效化管理体系新模式,才能彻底改变河道污水长流、垃圾恒生、水体污染等现状。积极探索出一条以景美、岸绿、水清以及河畅的生态河道是当前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课题,也是一项造福于民的重大工程。

一、当前我国的河道保洁的现状

(一)河道保洁背景的提出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众多河流的国家之一,总体上我国的河流流程较长、数量较多。我国境内有著名的亚洲最长河流长江和黄河,另外还有淮河、辽河、珠江、塔里木河、黑龙江、澜沧江等国内知名河流。除了我国一些著名的大江、大河以外,在各个地区还有着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区域性河流,为各地区的农业灌溉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发达的水系更需要加强河道保洁管理,只有加强河道的清洁治理,才能保证区域自然环境的干净整洁,同时也能有效促进内河航运的可持续发展,还给人们一个碧水蓝天的美好居住环境。但是当前我国主要河道已经实施了规范化的河道保洁工作制度以及治理工作机制,但是地处偏远的很多河道存在水污染严重、河堤坍塌严重以及河道淤泥过多等问题,水污染日益加剧的背后是富营养化的水藻疯狂生长,给河道的航运交通、农业灌溉以及排洪排涝带来了一系列难题。沿河道居住的人们由于素质良莠不齐,沿河道乱扔垃圾导致河道卫生脏乱差,因此急需加强河道保洁长效化管理体系建设。

(二)对于水环境治理的呼声来自社会各界

在城乡环境建设中,河道的建设和治理也是其重要的工作组成部分,只有拥有较好的水质,才能为民众提供较为舒适和安全的生活环境,因此全国范围内的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于水环境的政治都非常的关注。新时期的城市建设中,积极建设国家卫生城、园林城市以及生态城市更离不开河道保洁工作的支撑,因此积极探索河道保洁长效化管理体系新模式的构建,有利于全面推进河道保洁长效化管理。

二、构建长效化河道保洁管理体系新模式的有效措施

(一)积极建立基层河道管理组织机构加强河道清洁组织领导

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构建基层河道管理组织机构,各级党委、政府定期听取基层河道管理组织机构的工作汇报,通过及时反应的相关问题,地方政府应该积极组成河道清洁管理小组,乡镇或者街道社区主要领导任工作小组负责人,同时水利部门也要设立相应的河道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和协调区域内的河道管理工作。例如:以县级政府为例,可以由县级政府牵头积极带领各个乡镇村庄成立河道管理委员会,积极组建河道保洁队伍加强河道保洁工作的落实。

(二)落实河道管理的具体化责任和实施方案

河道管理一般需要基层政府来落实和完成,因为河道流经区域多为乡村和乡镇等地区,所以各级基层政府应该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河道管理主体肩负主要河段的管理责任,在各个河段内要明确提出不得占用河道沿途场地水域等实施非法生产和建设,任何阻碍河道通畅的行为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在基层政府辖区河道内炸鱼、毒鱼、电鱼以及违规采砂等都属于违法、违规行为,基层政府要积极组织相应的执法人员进行落实,对于河道卫生环境加强管理,确保辖区内河道彻底实现清洁管理。

(三)积极营造河道管理氛围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河道保洁管理

长效的河道保洁管理不仅需要政府实施主导,更需要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通过积极营造河道保洁长效管理的工作氛围,大力宣传河道管理法规的重要性,例如: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在张贴标语、发放资料、防汛消息,通过在中国水周以及世界水网等知名平台上发布让群众积极参与河道清洁管理的号召。只有不断提升广大职工干部以及群众保护河道卫生环境的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河道保洁长效管理的效果。另外广大青年干部、团员、党员还要起到积极地带头作用,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积极促进河道保洁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另外政府面对全社会应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对于举报情况属实的举报人要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从根本上实现全民监督,有力提升河道保洁管理力度。

(四)打破传统河道保洁管理模式束缚,创新构建长效化管理体系

第一,要想不断提高河道保洁管理效果,就要努力实现科学管理、不断创新完善长效化管理机制,如果只是墨守成规就无法从实际出发加强辖区河道管理。具体需要基层河道管理组织不断加强管理网络的完善,以更好地管理河道为出发点。针对涉水、涉河要始终加强执法力度,各级管理部门都要在年底考核及绩效工作中明确突出的体现出河道保洁管理内容;第二,对于河道管理一定要统筹协调,把握重点,对于违法易发和多发河段进行重点监督和治理,水利部门要不断加强河道的保洁工作力度,始终保持河道清洁才能积极构建优美的河道环境;第三,积极创新河道保洁管理模式和体系建设,改变传统河道管理理念,仅仅依靠政府部门是无法实现河道保洁工作长久效果的,因此要加强宣传和教育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爱护河道卫生环境的自觉意识,最终才能形成河道保洁的合作力并顺利完成任务。

结语:

总之,要想积极建设整洁、干净的河道环境面貌,就要积极加强河道保洁力度的同时,建立长效化的管理体系和模式,通过深入开展持久有效的工作,使得河道保洁工作更稳定有效,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权春燕.道路保洁“以克论净”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和思考[J].时代金融,2017(12):260-261.

[2]滑端科,雷小锋,胡华剑.河道保洁长效机制探讨[J].治淮,2016(10):43-44.

[3]刘洋.实现农村河道长效管理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水利,2016,2(10):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