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理教学探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1

从物理教学探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张淑娟

山东省莱西市姜山镇中心中学266603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而中学物理又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学科。我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凭借,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贯穿在物理教学中,并做到三个结合。

一、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结合

思维根据它得出的结论是否经过明确的思考步骤和对过程有清晰的意识,可以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直觉思维,它是一种不经过严密的逻辑分析步骤、没有明显的过程意识而突然到来的某种新念头或做出新判断的思维。如果缺乏它会使思维变得呆板而无创造性,过分依赖它又容易造成主观武断或带来冒失的行为,因此必须发展并善于利用这种思维。分析思维是学生概括已学习的理论知识按一定的程序分步剖析而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在创造性活动中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是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的。直觉思维虽然总是以熟悉的知识为依据,实行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但在此以后,仍然需要用分析的方法,用演绎和归纳法对所作的结论重新进行检验。

二、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相结合

发散思维是一种多方推测、假设和构想来探索答案的创造性思维形式。在物理教学中我注重发展、鼓励和诱导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使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能将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做法:1.利用试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例如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实验时先让学生对结果进行预想,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多向思维。在此基础上再指导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实验中排除无关因素,抓住本质属性——只与压力和接触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这也是辐合思维的结果。2.利用习题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而习题教学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主要环节之一。3.利用综合复习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沟通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

任何一种思维活动,都可以用这样的三段式来表达:原始信息——推理过程——结论。从一定的原始信息出发,调用存储在大脑里的形象知识,经过分析、对比、归纳、想象等思维操作,运用直观判别法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思维活动形式就是形象思维。从一定的原始信息出发,调用储存在头脑里的抽象知识,经过分析、抽象、归纳、演绎等思维操作,运用逻辑方法,推出结论,这样的思维活动形式就是抽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