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降纤酶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低分子肝素、降纤酶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刘剑雄

刘剑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神经内科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51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5例,治疗组26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中国脑血管卒中指南治疗标准-脑保护剂、调整血压、血脂、减轻脑水肿、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再次基础上给予降纤酶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降纤酶;疗程结束后,根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别评价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临床症状及头颅CT、MRI、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差异,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1.5%,恶化1例,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4.8%,恶化2例。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型脑梗死发病的早期选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降纤酶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患者脑梗后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关键词】进展型脑梗死低分子肝素联合降纤酶临床疗效

进展性脑梗死(Progressivecerebralinfarction,PCI)是指脑缺血发病6h后,局灶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仍在呈阶梯式加重,是急性脑梗死的一个临床过程,约占急性脑梗死病人的26%~43%。临床常常缺乏有效阻止其发展的手段,是卒中病人死亡或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调查显示:在进展性脑梗死(PCI)发病的机制过程中,主要是时间窗内导致的神经元损伤,继而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症状。现阶段临床治疗中及时有效的溶栓治疗是防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一步加重的关键。而低分子肝素做为抗凝血Xa,联合从蛇毒中分离纯化的降纤酶,可以在溶栓时间窗内有效溶栓,阻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一步加重[1]。现将51例8h内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神经内科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1例8小时内发病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联合降纤酶治疗组26例和降纤酶对照组25例。发病年龄段40至75岁;治疗组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43~74岁,平均(61.2±8.2)岁;对照组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44~73岁,平均(60.8±8.6)岁。两组在患者年龄、性别、梗塞面积、梗塞部位,既往史、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从发病到开始小剂量UK治疗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均经头颅CT证实排除脑出血。未用抗凝及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无出血疾病或出血倾向及全身严重并发症,无意识障碍及控制不满意的高血压,血压>180/110mmHg,或不能排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者。

1.2方法

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患者在入院后根据患者的血压等情况给予对症处理,及时予以吸氧、抗感染、控制血压,纠止血脂紊乱及预防并发症,对照组单用。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腹部皮下注射,2次/日;同时联合降纤酶,10U加至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7d为1个疗程。治疗阶段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和临床疗效,发现情况及时对症治疗,以保证患者的生命。

1.3疗效判断

1.3.1疗效评价标准根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治疗前、后进行临床效果评定。基本痊愈: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评分减少46%~90%(>20分);进步:评分减少18%~45%(8~20分);无变化: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下(<8分);恶化:评分增多18%以上,死亡。总有效例数=基本痊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进步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对照组和治疗组所得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72小时内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各临床疗效分析结果(n=51)

注:对照组、治疗组一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4.8%和81.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我国,脑血管病已经成为致死致残性疾病,降低其死亡、致残率已成为脑神经科学研究的重点问题。而急性脑梗死是危害中老年人的主要疾病之一,一旦明确,确定遗留肢体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早期局部血管堵塞,梗死部分细胞迅速死亡,在不可逆转的缺血中央部位存在半暗带区,血流灌注后一部分半暗带区细胞会发生迟发性凋亡,其死亡细胞释放的物质可以使神经钙内流、氨基酸释放、氧自由基产生等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是脑缺血后脑功能障碍损伤的重要因素[2]。然而,自由基和脑缺血再灌注的发生作为破坏神经元重要因素,又是急性脑梗发生的重要环节。目前临床尽早恢复缺血半暗带区血流灌注及保护这些神经元是进展型脑梗死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现有治疗方法主要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变血液黏滞度、以抗凝、溶栓、神经保护剂、控制脑水肿等等。而低分子肝素做为抗凝血Xa,联合从蛇毒中分离纯化的降纤酶,可以在溶栓时间窗内有效溶栓,阻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一步加重[3]。

本文通过回顾性的分析总结51例8h内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后得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临床症状及头颅CT、MRI、神经系统等检查无明显差异,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1.5%,恶化例数为1,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4.8%,恶化例数为2。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进展型脑梗死发病的早期选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降纤酶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患者脑梗后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5):313.

[2]范廷俊.低分子肝素钙和降纤酶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60-61.

[3]DavalosA,ToniD,IweinsF,etal.Neurologicaldeteriorationinacuteischemicstroke:potentialpredictorsandassociatedfactorsintheEuropeancooperativeacutestrokestudy(ECASS)I,2007,30(12):2631-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