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心理护理在内科ICU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内科ICU中的应用研究

谢超丽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湖南衡阳421000

【摘要】内科ICU患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患者的护理需要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大量研究表明,对于内科ICU患者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焦虑状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内科ICU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研究。研究方法:对于本院从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内科ICU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化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SDS,SAS,舒适张狂量表以及深度睡眠质量评估表对患者在进行内科ICU初期,入科室2天后及4天后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睡眠质量以及舒适度,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对于评估结果采用t检验和和χ2检验。研究结果:通过调查显示,在入科室4小时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睡眠情况以及舒适度的改善都比对照组好;在入科室6小时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家属就护理情况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结论:对于内科ICU患者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善,促进睡眠质量和舒适度的增加。

【关键词】个性化;心理护理;内科ICU;应用研究;睡眠质量;焦虑抑郁

1.前言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自身生活质量越来越关心,对于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内科ICU是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患者都是内科急危重症患者,所以这些患者的心理状态往往不是很好,由于自身病情危急,并且会感觉到身体上的痛苦,所以他们非常容易出现心理焦虑,心理负担重等消极的情绪,正是由于这些消极情绪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恢复和治疗,所以为了促进内科ICU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舒缓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患者睡眠质量的提升,有必要将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应用到内科ICU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经过研究表明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对于促进内科ICU患者的恢复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2.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的选择

2.1研究资料

研究的病例选自我院自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内科ICU患者,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40例)和观察组B组(40例)和并且两组患者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

2.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选择,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针对内科ICU患者的常规护理方式,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无论对于观察组患者还是对照组患者都需要就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详细的了解。针对观察组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抑郁,睡眠受限等负面情绪出现的原因进行了解,然后结合患者的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就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需要耐心细致的对患者进行护理,用礼貌心平气和的态度对待患者,就患者的家属不能在ICU病房内长时间停留的原因需要给予耐心的解释,说话语气需要平和。另外,尽可能的延长患者家属对于患者进行探视的时间,如果患者的病情允许,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多安排患者与家属进行见面舒缓患者的心理负担,如若患者的病情不允许,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通讯工具,安排患者和家属进行交流,让患者充分得到家属的支持;其次,由于内科ICU患者的病情危重,所以一般医疗费用也比较高,所以很多经济状况不好的患者很容易担心昂贵的医疗费用无力支持,进而出现很大的心理负担甚至不配合治疗,所以医疗人员有必要在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把医院准备的一些假的治疗清单让患者看,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第三,对于过分担心自身病情,对于治疗效果存在疑虑,医护人员可以向患者介绍ICU的相关医学知识,让患者树立对于内科ICU治疗质量的信心。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病情好转的情况及时传达给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第四,结合患者的日常喜好,可以让患者听一些自己喜爱的音乐,看一些感兴趣的杂质,患者患者紧张的心情;第五,需要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就患者提出的一些条件和要求应该尽量予以满足,经常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倾听患者的心理负担,就患者心理存在的疑虑进行排解;第六,有必要就一些常用的医疗器械的简单作用告知患者,对于特殊仪器的报警声和治疗声应该合理的控制,医护人员尽量在走动的时候发出较小的声响,控制噪音,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2.3评价标准

对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入科室时和入科室2天以及4天之后的状况,采用SDS,SAS,患者舒适度以及深度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在患者离开ICU时就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护理情况的满意度进行打分。SDS的分界值是53分,53-63分的患者时属于轻度抑郁;64-73分的患者属于中度抑郁,大于73分的患者属于高度抑郁;SAS的分界值为50分,50-598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大于70为中度焦虑。舒适度,小于60分为低度舒适,60-90为中度舒适,90-100为高度舒适;睡眠质量总分为0-20,小于4分睡眠质量可以,4-8分,睡眠质量不佳,大于8分,睡眠质量较差。

2.4统计分析

采用SPSS20.0进行计量,采用t检验,以P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研究结果分析

表一,表二,为研究结果

4.研究结果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观察组患者还是对照组患者在进入内科ICU之前都存在中度抑郁和中度焦虑的情况,造成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的原因与患者的危急病情有很大的关系,在入科室两天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都有所减轻,并且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减轻状况要好于对照组,入院四天之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进一步减轻,仍然是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这就说明对于内科ICU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的状态。在入科室两天和四天之后患者的睡眠质量都在不断改善,并且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患者其睡眠质量要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的患者。

5.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内科ICU患者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的状态,能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所以有必要采用该护理手段促进患者恢复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月娥.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3

[2]袁伟.ICU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

[3]陈文杰.ICU护士的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