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新数学作业形式,提高数学作业实效性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变新数学作业形式,提高数学作业实效性初探

王强

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初级中学王强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从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理念贯穿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充分体现在课后的家庭作业中。“导学互助,分层达标”的课程改革已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和喜欢,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同时提高数学作业的时效性呢?我在数学作业形式方面也进行了变新尝试:

1.快餐型家庭作业

就是像快餐店里的套餐一样,把作业设计成ABC三种,A套餐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B套餐的题型较高一层次;而C套餐的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能力的不同和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做哪一套餐的题目。它的特点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尊重了学生们的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2.跨学科家庭作业

它体现了课改中的整合精神。就是把几个学科相关的内容,综合在一起布置作业。跨学科作业,并不是几门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整合”,它是以数学学科为中心的作业系统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作业系统,是各种思维方式的融合,既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又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

3.合作型家庭作业

就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布置一些合作性的作业,比如合作制作数学课教具、课件的等。合作型作业培养了团结合作、宽容忍让的美德,既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又能起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4.实践型家庭作业

它的宗旨是: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使作业和生活接轨。数学课堂有很多作业是生活中的知识(特别是新课程中本身也设计了很多的实践作业,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可以利用),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过程,加深印象,有助于课堂的知识学习。实践型作业对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的作用明显,学生情绪体验强烈,因为传统作业在知识运用上强调的是一种虚拟情景,而实践性作业强调的是完成的过程。学生在完成实践型的作业之后,必须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书面文字。

5.学生自编测验型家庭作业

可以让学生自编一些简单的测验卷。把自编测验当作作业,重在帮助学生学会内容整理,逐步在题型与内容上建立联系。它的优势是发挥了以往考试评价中未曾发挥的交流作用;学生在编题过程中学会了知识的归类和整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知识的运用过程。

有效的数学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变新了数学作业的形式,实践的结果让我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