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手术室风险管理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手术室风险管理的影响

汪业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手术室210017

【摘要】目的:探讨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手术室风险管理的影响。方法:我院自2018年3月开始在手术室中实施风险管理,分别选取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各10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比较两组腔镜手术护理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并对实施前、后护士综合能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后,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腔镜手术护理中,加强手术室风险管理有助于减少手术风险事件、改善护患关系,同时有助于提高护士综合能力。

【关键词】腔镜手术;手术室;风险管理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抢救、手术的主要场所,是医院医疗技术的主要体现。腔镜手术是未来手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融合,医生操作技术的娴熟,腔镜手术逐渐取代开放性手术成为医患的主要选择[1],手术室日常护理管理质量对手术效果有着直接影响,一旦风险管理不当可引起医疗事故、护患纠纷等,鉴于此,我院自2018年1月开始在手术室中实施风险管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手术室护士共18名,其中男1例,女17例,年龄23-45岁,平均(30.29±3.33)岁;工作年限1-20年,平均(8.97±2.28)年;学历水平:大专3例,本科15例。剔除2017年1月-2019年3月期间出现人事变动护士1名,余17名参与本次研究。

另分别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2018年2月-2019年3月期间实施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各100名,分别作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12-68岁,平均(45.49±4.44)岁;对照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12-70岁,平均(45.90±4.67)岁。研究经医院伦理部门批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腔镜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同时接受风险管理护理,具体如下:(1)组建风险管理小组,护士长作为小组组长,明确小组成员分工、责任等,带领小组成员共同查阅相关文献、咨询医疗专家及风险管理专家等,并结合本院腔镜手术特点等制定详细的评估表;所有小组成员均接受风险管理培训,结合护理过程中自身工作优缺点、常见护理风险因素等,开展自我学习、互相监督等,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专业素养;小组成员每周召开1次例会,确认、分析并讨论风险事件,共同探讨相应的监督措施、干预政策。(2)评价手术室风险、加强风险识别。小组成员共同就腔镜手术护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探讨,针对气腹、压疮等常见风险,分析、评价发生概率、引起的损失程度等,具体包括责任意识、法制观念、技术因素、服务理念、质量管理等。在腔镜手术中,具体存在的风险可划分为责任意识、法制观念、技术因素、服务理念、质量管理等,包括手术体位不当、器具准备不充分、切刀部位标记误差、器具消毒不完全等。(3)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针对腔镜手术风险,建立严格的管控制度、预防性措施等,全体医护人员不断提高技术的同时,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术前仔细查对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手术部位、名称、使用药物情况等,在麻醉前再次询问患者病情,避免发生错误。护士长负责全程监控手术室护理风险,督促护士保持较强的服务意识,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其改进完善,针对手术风险事件的发生,需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并对相关护士做出相应的处理。

1.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腔镜手术护理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患者护理满意评分进行调查。护理满意评分量表:由我科室自拟,包括护理活动、操作前准备及解释、护理态度、护理环节与流程,环境等5个方面,每项20分,满分100分。分数与护理满意度成正比,术后3d后评价,手术室护士携量表到床边解释说明后,由患者填写。(3)护士长对护士功能综合能力评价,包括专业技能、护理态度、健康指导、风险防控识别等,满分100分,分数与护士综合能力成正比。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和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无手术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共出现8例不良事件(气腹4例,压疮2例,体位摆放不当1例,投诉1例),发生率为8.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8.333,P=0.004)。

2.2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比较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6.12±2.72)分、(93.99±3.20)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5.072,P=0.000);实施前、后护士综合能力评分分别为(87.28±5.38)分、(95.00±5.17)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4.627,P=0.000)。

3.讨论

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比较有创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受到医患共同青睐,而手术室为腔镜手术的主要场所,器械、环境以及人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不同风险。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发现,腔镜手术风险事件以器械性能差、压疮、气腹、切口感染、手术室环境以及护理人员专科知识缺乏等因素比较常见[2],因此针对上述因素开展积极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通过组建风险小组、识别评价手术风险等,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加强器械管理、提高护士专业技能及风险意识、做好压疮、气腹预防措施等,有效预防风险。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风险管理后,研究组无手术不良事件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护理满意度调查是直接反应护理质量的指标,通过掌握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能够更为直观的判断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优劣,帮助医护人员针对性的制定整改措施[3]。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通过风险管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舒适的就医体验,有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这也反映了护士护理能力的提高,实施后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明显提高(P﹤0.05),证实该观点。

总之,在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加强手术室风险管理有助于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士综合能力,改善护患关系,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郑民华.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发展轨迹与趋势[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8,38(1):61-64.

[2]彭顺平,谢艳丽,张莉,等.妇科腔镜手术中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6,14(19):2015-2017.

[3]黄莉.基于循证理论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2):3409-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