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物品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物品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管理研究

郭跃进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新乡453100

【摘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院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其中高压蒸汽灭菌器具有灭菌速度快,湿度高,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等优点,成为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最常用的消毒方法之一。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可导致湿包问题,从而影响灭菌效果,有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重复灭菌不仅浪费时间也会增加成本消耗以及延误临床科室的使用。因此,为了减少湿包的发生,我对近期内出现的湿包进行了观察分析,总结了湿包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应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湿包;高压蒸汽;消毒供应中心;管理

湿包现象是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最严重问题。经高压蒸汽灭菌的包裹从灭菌器取出来适当冷却后(至少30min),在包裹表面和/或里面有肉眼或隐蔽湿汽存在,或有水滴、水洼现象视为湿包。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总则中明确规定:手术包应干燥,否则应列为湿包,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有明显水渍的包亦不可作为无菌包。湿包管理显然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也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因此,本文笔者针对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不断提高消毒灭菌质量。

一、高压蒸汽湿包发生原因

1.1灭菌设备蒸汽质量差

灭菌设备蒸汽质量差,冷凝水排除不彻底是造成湿包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认为,湿包发生在灭菌器上层后1/4,系蒸汽质量差、含水量过高,灭菌前管道内冷凝水未彻底排除所致;湿包发生在灭菌器下层前1/4,其主要原因是排除冷凝水障碍和排水管道安装不合理所致。灭菌室前部排气孔上的过滤器堵塞,灭菌结束未及时清除过滤器内的纤维及沉积物,影响真空率、冷凝水畅通。

1.2物品包装不规范

物品包装应松紧合适,大小适当,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包体积应<30cmx30cmx50cm,敷料包重量<5kg,金属器械包重量<7kg,并使用标准的包装材料,不得擅自随意改变,如果包内金属器械较多,应有足够的吸水巾将器械隔开,避免冷凝水生成量增多产生湿包。不同包装材料的蒸汽穿透率、吸水性、抗水性不同,导致湿包形成的原因也不同。孔磊等研究认为,不同组合包装方法(双层棉布+篮筐、双层棉布+方盘)对压力蒸汽灭菌隐性湿包控制的效果不同,双层棉布加筐篮的包装方法能有效控制隐性湿包的发生,提高灭菌质量,有利于医院感染的控制。另有研究采用3种不同包装方法(医用皱纹纸+篮筐、双层棉布+篮筐、双层棉布+方盘)探讨包装方法对高压蒸汽灭菌对隐性湿包的影响及控制,认为医用皱纹纸包装方法干燥速度最快,而延长灭菌干燥时间,对包内干燥速度没有影响。

1.3高压蒸汽装载量过大

装载量过大,物品和包装材料在灭菌前受潮,增加包裹的重量。物品摆放过多过密,造成蒸汽穿透不易及干燥时蒸发困难;装载的物品与灭菌器锅壁接触,吸入过多的的冷凝水;装载时,容器的开口未向下或倒放,造成容器内水蓄积。

二、高压蒸汽湿包预防管理措施

2.1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提高消毒人员综合素质

医院临床治疗使用的所有可回收器械、物品,均由消毒中心统一回收和处理。作为承担所有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供应部门,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控制的源头。在处理过程中,供应中心需要严格按照“清洗-消毒-干燥-养护检查-打包-灭菌”的规范步骤进行操作,以达到彻底杀灭所有微生物的目的。每位患者使用的器械,均实行一人一用一灭菌消毒,即时拆封使用,避兔交叉感染,以确保患者、医护人员放心使用。加强消毒员工作监督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质量意识,严格按《消毒规范》要求进行灭菌物品装放。正确的装载是防止湿包的主要环节,金属类器械重叠包装时应有吸水布巾分隔,以免造成冷凝水积聚。

2.2注重物品清洁,充分烘干

在医院物品包装以及清洁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将物品充分烘干,并且用棉布对物品进行包装。另外,灭菌室的托盘以及其它器械一定要保持干燥以及清洁。房间要保持合适的湿度、温度以及正常的通风,并且放置物品时一定不能放在阴暗、潮湿的角落。

2.3注重合理包装与装载

包装的大小以及重量都要符合医院的规定,并且利用规定的材料进行包装,不能私自进行变更。另外,灭菌器中装载量也不能过多。装载量过多可造成气流不通畅而使灭菌物品干燥不彻底。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装载时物品间不能太过于拥挤,必须要有相应的缝隙,并且物品在摆放的时候,也绝对不能紧贴着内壁,凡是开口的器皿也要开口侧放。装载物品不应超过灭菌设备内容积的90%,同时也不应小于灭菌设备内容积的105,纺织类物品敷料包应放置于上层,金属器械类放置于下层,包与包之间留有空隙利于蒸汽流通。

2.4加强消毒后物品保存

灭菌结束后取出的无菌包的温度一般在50°-60℃之间,与室温相差较大,强烈的温差会产生冷凝水导致灭菌包潮湿,因此灭菌周期结束后,物品在锅中停留10分钟待温差缩小后再取出,并远离冷气出口,对减少湿包有效。放置在不锈钢无菌柜时应处于竖立位置,防止平放与冰冷的柜面接触面积大而产生更多的冷凝水,最好能使用木质或隔湿的平台,金属平台容易导致湿包的发生。尽量减少灭菌器排水管路的拐角,保持疏水阀内无杂质堵塞,阀门调节大小适宜,若阀门调得太小,疏水管路中有积水,会影响干燥时冷凝水的排放而产生湿包,排水口应在灭菌器的最低位。

2.5加强供应室灭菌效果管理,应用PDCA

加强供应室灭菌效果管理,控制和杜绝湿包的发生;运用PDCA管理方法,成立质量管理(QL)小组,找出导致湿包的原因,通过现状调查、设定目标、找出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认真落实检查制度,使湿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并认为PDCA循环是科学的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使供应室无菌管理工作由原来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湿包发生原因繁多、复杂,我们需要定期检测灭菌设备并进行维护、修理、更换;定期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使其熟练的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并加强医务人员的监督意识,最终达到提高灭菌合格率,确保医疗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俊梅,田友平,杨俊丽.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物品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湿包管理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02:281-283.

[2]林萍,马玉兰.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灭菌湿包现象分析与改进[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05:131-132.

[3]黄秋芳,龚小玲,甄艳玲.压力蒸汽灭菌湿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4,19: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