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导航师德为本专业领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3

理想导航师德为本专业领路

卢智成

卢智成

(三台县第一中学四川三台621100)

【摘要】教师是学校教育的能动资源,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新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力军,是学校历史文化传承和新文化开拓的主力军,是学校能否得以可持续发展的依托。只有教育者本身有教育理想,才能让被教育者成才。艰苦磨砺,积极筹备条件的过程是新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关键词】新教师;入职困惑;成长策略

Teacher-centeredprofessionalidealsandnavigationleadtheway

--Newteachergrowthsentiment

LuZhicheng

【Abstract】Schoolteachersaredynamicresources,isfundamental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schools.Newteachersinschooleducationandteachingforce,schoolhistory,culturalheritageandthemainforcetodevelopanewculture,theschoolcanrelyontosustainabledevelopment.Onlythosewhohavetheirowneducationalidealsofeducationinordertobeeducatedtalent.Hardship,sufferingistheprocessofactivelypreparingconditionsforthegrowthofnewteachersandoutstandingteachers,expert,scholar-teachersintheprocess.

【Keywords】Newteachers;Entryconfusion;GrowthStrategies

教学质量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师是学校教育的能动资源,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创办一流的名校,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新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力军,是学校历史文化传承和新文化开拓的主力军,是学校能否得以可持续发展的依托。

1.新教师的界定

凡取得教师任职资格的教龄在五年内(含五年)的教师均可界定为新教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指出: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由此我们可看出人的需要的一个重要层次是自我完善,希望自身的价值不断得到社会的认可,教师也不例外。新教师从一走上讲台就开始憧憬自己美好的未来,希望自己能大展宏图,声名远播。其实新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是顺利成长为合格教师,以至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进而专家型学者型教师,这其中却少不了一翻艰辛与历练。

2.新教师入职初期的困惑

2.1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的冲突。很多新教师在入职前对自己即将从事的教育事业总是充满了幻想,在脑海中为自己拟建了一个教育的乌托邦王国。大凡经过实习的教师总有这样的感受;实习期间,师生关系融洽、学习氛围浓厚、学生遵规守纪等等。笔者对此也深有体会,然而从教以后,竟发现师生矛盾、学生违纪、学生厌学现象时有发生,学校的要求与学生自由的行为总是矛盾不断,老师的期许与学生的现状总是相悖甚远,不尽如人意的情况频频产生,让人困惑不堪。入职前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发生了冲突,使不少新教师从事教育的动力逐渐减弱,有的甚至怀疑自己所从事的教育这个职业。

2.2教师的理想要求和学生实际表现的矛盾。我已经预设了自己的课堂情境,也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为什么还是不能很好的控制课堂?为什么课堂纪律总是乱糟糟的?

2.3教学的辛勤付出与实际收获不成正比。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和别人同等付出,可我的学生成绩比其他班差?甚至我付出加倍的努力也不如别人?

2.4课堂教学机智的应变。课堂实际与课堂预设不一致、学生思维与教师所想相背离,课堂出现了偶发事件,听老教师的课时,他们往往处理得得心应手,而当我面对时为何棘手难办?

诸多的矛盾汇集于新教师入职初期,可能会让他们疑惑重重,百思不得其解。那么,新教师如何顺利化解入职初期的困难以尽快成长,笔者据自己从教二十多年的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体会,权当抛砖引玉。

3.新教师成长策略

3.1胸怀理想,铸就成功;理想是行为成功的助推器,践行教育的人也当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只有教育者本身有教育理想,才能让被教育者成才。教师的教学生涯大约30余年,可以说占据了人生近半的时光,因此,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作一个好教师。好教师的成长有一个阶段,执教一至三年力求站稳讲台,执教四至八年力争形成富有自我特色的教学风格,执教八至十五年应让自己跻身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的行列,执教十五年以上,除了继续干好教育教学工作外,还应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成果,形成自己的教学经验集或教学论文集,进而促成自己变身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3.2师德为本,人品当先;“师以德为本,育人品当先”。要让学生“亲师信道”,教师自身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教育实践证明,成功的教师,不仅是经师,更应是人师。我们的“社会期望我们的教师成为理性的典范、道德准则的楷模、文化的权威、特定社会价值的维护者。要反映历史和现实中最美的东西。”(①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p32)因此,做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德行。高尚的师德是教师实现教育理想的一种必备品质,是教师担当责任和履行义务的道德维系力量,也是教师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要求的试金石。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具备那些德行呢?

3.2.1教师应善待每位学生。作为教师要尊重、理解、关注、帮助、支持、赏识学生,使学生感到被接纳、被信任,使其潜能得到发展和发挥,让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成长。因为只有教育者本身有善的动机和情感,才能在教育实践中表现出善的行为。

3.2.2教师应公正对待学生。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不尽相同,所以性格、智力、能力、体力必然各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上,应公平公正,正直无私,不偏袒,不偏心。对待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出身、不同籍贯、不同亲疏关系的学生,一视同仁。总之,无论学生成绩好坏,品质优劣,教师都应平等对待他们。

3.2.3教师应有高度的责任感。教师的责任是社会及其群体对教师个人职业角色的期望,教师对这种期望的认同和承担就是教师的责任感。教师是学生理想所系,是社会希望相托,能不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吗?因此,既然选择了做教师,就应该为自己从事的事业尽心、尽力和尽责,这样才不会辜负家庭和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与嘱托。教师对自己有责任感,就要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比如:省市县的“教坛新秀”“教育能手”“学科带头人”“明星教师”“特级教师”等等荣誉称号,这些阶梯式的荣誉的设计,为青年教师一步步规划自己的教育人生,奋斗和实现教育人生的价值,做了有益的引导工作。教师应给自己一个目标,给自己一个达成目标的时间,让自己的责任感由此开始。

3.3专业引领,促成进步。

3.3.1不断加强学习;叶澜教授说“没有教师生命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的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教育是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新探》)可见,教师要顺利成长,学习是多么重要。具体而言。

向书本学习,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新教师更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学历和掌握的知识,而应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况且,读书往往是和专家们在进行交流思想,何乐而不为呢?因此,我们新教师自从教的第一天就应养成在职读书的习惯。诸如马卡连科的《教育诗》、苏霍姆林斯机基《给教师的建议》、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孟德格查的《续爱的教育》等等。总之,结合教学实际多读书、善思考是新教师迅速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向身边的同仁学习。新教师快速成长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比如主动听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在课堂上如何组织语言、板书、驾驭课堂,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同时我们也可请本校或省市县的骨干教师到自己的课堂来听课,有了他们精准的指导,新教师将少走弯路,成长为优秀教师的时间也将大大缩短。

向网络学习。如今社会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新教师除了与自己学校的“师傅”学习和交流外,笔者认为网络平台可以更好地实现学习这个目的。论坛、QQ、电子邮件等网络交流形式的出现,给教师成长增添了助推器。时下,一些著名的教育教学论坛、专家学者的个人博客等除了具有强大的互动功能外,还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供教师们资源共享。因此笔者建议新教师要懂得利用网络这个强大的互动平台,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3.3.2做好教学常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好教学常规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而教学常规又以“教学六认真工作”(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实验实习指导、课外活动指导)为核心,在“教学六认真工作”中,“备课、上课、批改及个别指导”又尤显关键。首先是备课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堂的高效率与课前的精心设计密不可分。二是上课环节,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学生情况,必须通过课堂来检验,通过课堂实施来改进。三是批改环节,现实中很多教师的课讲得很精彩,但课后反馈的效果却不佳,究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批改不落实,没有将课堂反馈进行到底。四是个别辅导环节。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就尤其重要,所以针对不同个体进行分类的个别辅导是成就学生学业和教师事业的重要途径。

3.3.3抓教学反思,促教师成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教师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效果的关系。结果发现教师刚走上教学岗位五年内教学效果和教龄成正比关系,五至八年是一个平稳发展高原期。而八年之后,教师群体开始分化,大部分人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出现徘徊或下降,其中,少部分人由于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探索,突破了高原期,进而实现了教师成长的持续发展,教学水平得到升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以至成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可见,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

这里所说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教学反思本质上是对教学的一种反审认知活动,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以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反思一般有以下四个环节:发现问题、观察问题、重新概括、实验验证。而反思的方法和策略一般有:自我提问、教学诊断、交流研讨、观摩分析(观摩优秀教师教学和自己的课堂教学相比较进而该进自己的教学)、写教学后记、写教育博客等等。教师积极反思的过程,也是在思辨中不断提升的过程。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艰苦磨砺,积极筹备条件的过程是成长为优秀教师、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最后笔者衷心地希望新教师扎根杏坛,散播芳香,放飞自己,秀出风采。

收稿日期:200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