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护理姚仲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护理姚仲莉

姚仲莉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脊柱骨病科264200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在影像技术引导下利用微创技术将骨水泥经皮注入椎体以增加病变椎体抗压强度,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畸形的技术[1]。它具有安全、可靠、疗效好、恢复快等特点,而传统治疗方法如:卧硬板床、应用止痛药物对症治疗、使用腰围固定等,患者卧床时间长,疼痛缓解较慢,在治疗康复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多的并发症。自2014年8月开展此项新技术以来,本科室已为90例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此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1病例资料

共有病例90例,男55例,女35例,年龄45-83岁,受伤节段从胸3椎体-腰5椎体,受伤原因均为外伤性或骨质疏松症引起的压缩性骨折,伤后疼痛明显,活动受限,无脊髓损伤和神经根压迫症状。

1.2治疗方法

根据病情选择全麻或局麻,其中只有1例选择静脉复合全麻,其余均选择局麻,根据患者耐受性,常规选择俯卧位,不能俯卧的患者选择侧卧位,手术均顺利。

1.3结果

患者均于术后2-12小时戴腰围下床活动,大部分无不适;术后12-48小时疼痛明显缓解,甚至完全消失,有8例有不同程度腰背部疼痛,辅以TDP等理疗,疼痛渐缓解;住院时间为3-15天,术后均无脊髓或神经损伤,无骨水泥毒性反应,术后X线透视骨水泥填充好,无泄漏,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该技术为近年开展的新技术,大部分患者对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了解不多,担心手术疗效,存在着思想顾虑,护士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方法及效果,介绍其优点,如创伤小、起效快,或带其访问术后恢复期患者,使之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减轻其焦虑,利于康复。

2.1.2术前体位指导:

由于术中需要采取俯卧位,为使患者能够耐受此卧位,术前2天应指导患者开始进行卧位训练。具体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胸部和肩下垫小软枕,下腹及骨盆处使用大软枕,使身体处于过伸位,双手臂置于肩部上方,肘关节轻度屈曲放在头部两侧感舒适的位置,时间要从短逐渐延长,最好超过30分钟,每天进行2次【2】。

2.1.3术前常规准备:

手术当日晨进行皮肤清洁,更换清洁手术衣,排空大小便,根据医嘱做好皮试。虽拟行局部麻醉,仍应嘱患者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以防术中出现特殊情况需更改麻醉方式,也可避免术中俯卧位压迫引起胃部不适。

2.2术后护理

重点加强病情观察,掌握常见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症状,便于观察及判断。主要有骨水泥毒性刺激造成的血压下降、过敏反应、发热及骨水泥渗漏引起的肺栓塞、神经功能障碍等。

2.2.1体位护理

术后平卧至少2小时,应告知患者平卧2小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配合,可以使骨水泥在固化过程中椎体保持稳定,不压迫受伤的椎体,以获得最佳效果。

2.2.2加强病情观察

1)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第一小时内每15分钟测一次,第二小时内每30分钟测一次。避免或及早发现肺栓塞、脊髓或神经压迫、肋骨骨折以及神经根痛等并发症的发生。

2)如发现患者突发胸痛、紫绀和呼吸急促,应警惕肺栓塞,立即通知医生,备齐抢救药品及物品,及时给予氧气吸入,开放静脉通路,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3)如出现胸痛、不敢呼吸等应考虑肋骨骨折的可能。

2.2.3骨水泥外溢的观察

骨水泥外溢为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外溢易造成脊髓、神经压迫症状,所以术后6小时内要严密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肌力情况,并告知患者出现感觉运动异常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一旦出现感觉、运动、肌力异常,神经根疼痛等,需警惕骨水泥外溢压迫脊髓或神经,应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本组未出现骨水泥外溢现象。

2.2.4穿刺部位的护理

此种治疗发生感染的机会虽然较小,术中仍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穿剌部位局部覆盖无菌敷料,观察创口有无红肿及渗出,术后遵医嘱静脉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每日用0.5%碘伏消毒并更换无菌敷贴,直至穿刺点愈合。本组均无感染。

2.2.5发热的护理

发热为较常见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聚甲基丙稀酸树脂的聚合产热所引起的发热反应。应监测体温变化,高热者每4小时测量一次,可给予温水、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退热药。出汗较多者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冒;嘱其多饮水,进易消化的食物,加强口腔护理,增加舒适感。

2.2.6术后锻炼

1)术后2小时根据患者情况,可佩戴腰围下床床边站立,先抬高床头,如无头晕眼花、心慌气促症状可协助坐起,坐起无不适可下床站立,同时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根据情况指导患者在室内行走,注意要穿平底鞋,在护理人员的看护下进行,防止意外的发生。如患者耐受程度差,可适当延长卧床时间,并使用助行器辅助。

2)首次下床活动,可能有腰背部酸胀不适,轻微疼痛等属正常现象,应告知患者,消除其顾虑【3】。

3)指导患者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增加腰背部肌肉力量,进而增加脊柱的稳定性,腰背肌锻炼方法包括小燕飞、直腿抬高、五点支撑、三点支撑等。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宜行三点支撑、小燕飞等难度大的锻炼,以防止再次骨折【4】。

2.3出院指导

嘱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及弯腰提重物,纠正不良生活姿势,适当运动,防止发生再次骨折;遵医嘱定期复查,如有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等不适,随时复诊。

3.讨论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卧床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有效减少因卧床引起的并发症,疼痛缓解明显,增加椎体的稳定性,提高生存质量,而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周到的心理护理及手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有效的康复锻炼,可以提高疗效和病人的满意度。护士应做好上述方面的工作,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孙钢,丛永健,张康莉等.应用国产药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的椎体压缩性骨折[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3(8):540.

[2]何仕成,腾皋军.经皮椎体成形术[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36(4):295-299.

[3]赵继军.疼痛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28.

[4]金婕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天津护理,2007,12(6):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