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治基层“微腐败”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纠治基层“微腐败”的几点思考

沈鹏张平才

63699部队江苏省无锡市214400

摘要:“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纠治基层“微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分析全面从严治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得出的重大判断。近年来,军队基层微腐败呈现出易发多发、量大面广的状态,亟待加强对基层行政军官队伍的监督和及时有效的贪腐整治。

关键词:基层;微腐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惩治腐败作为重要任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微腐败”也可酿成“大祸害”。军队基层军官看似“人微言轻”,但由于其工作内容与基层士兵息息相关,工作中接触到的都是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事项,一旦“小算盘”打歪了,小权利没有约束好,必然影响单位形象、损伤官兵关系、降低部队士气。

1.典型基层“微腐败”的特点

习主席强调,党政军各级领导干部要学法、懂法,对法律常怀敬畏之心,带头遵纪守法,带头依法办事,明确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以下归纳三种典型的“微腐败”现象即为近年来出现较多的案例。

1.1插手敏感事务式“微腐败”

一些基层单位有时会发生上级机关干部插手干预基层敏感事务的情况,比如年底评功评奖、战士技能学习名额分配、考学、入党等事项,上级领导时有采用暗示、他人授意、打招呼等方式进行干预。军队基层单位本来就是各项任务执行的末端,基层干部工作繁琐,本来就有较大的工作压力,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如果还需要应对上级插手基层敏感事务这类情况,必然造成力不从心,一旦碍于上级情面按照领导暗示操作敏感事务,极易造成官兵思想问题,甚至有可能激化矛盾,严重损害基层官兵利益,透支对机关的信任。

1.2假大虚空式“微腐败”

在基层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有些干部工作实绩不怎么样,基层官兵认同感不强,但是由于“能说会道”,对上往来假大虚空,影响上级领导对基层真实情况的判断。一些单位宣传成绩假而大,迎检工作“机关化”,出现问题又层层隐瞒,这实际上就是干部功利心作怪,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说话老老实实,办事脚踏实地,这才是共产党员应有的宝贵品质。基层干部要克服浮躁心理,具备“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1.3利益索要式“微腐败”

作为腐败现象的一种典型类型,“吃拿卡要”式“微腐败”一直以来都是基层单位的阵痛,其主要指基层干部利用审批事项、福利保障等关键环节,滥用职权侵害官兵切身利益的腐败行为。甚至有些基层单位树立起“礼尚往来”、“请客送礼”是正常的人际交往的不正之风,鼓励官兵给领导“买包烟”、“休假带点土特产”、要求司务长帮领导“充话费”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对上述错误行为进行表扬,认为是“有眼色”、“会做人”、“好传统”,造成基层表面上一团和气,实质上官兵深恶痛绝。

2.基层“微腐败”透视出什么

2.1透视出变了味的“人情”

宴请战友、给老领导送点礼、休假归来带点土特产等,这其中可能有表达袍泽之情、感恩之心的美好意愿,但不能排除有“搭天线”、“套近乎”、试图“感情寻租”之想。习主席深刻指出,党员领导干部要注意“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人情和原则不能兼容时,就要坚守铁的纪律,坚持铁的原则。”基层干部就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既要注意自身修养,更要引导单位风气,防止“人情”变味。

2.2透视出未刹住车的“惯性”。

“微腐败”在基层之所以难以纠治,昭示了一条真理“风化俗成要点滴积累,治理整顿需久久见功”,“微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充分证实了人情寻租还有市场,吃喝玩乐的“惯性”仍未刹车。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风气建设就像同懒惰、贪婪等错误思想进行的一场拔河比赛,只有一以贯之持续用劲,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查纠,才能收获最终的胜利。

2.3透视出未唤醒的“觉悟”

在中央通报的“微腐败”案例中,一个共性特征就是发生腐败现象的个人在对待公与私的问题上存在错误观念。习主席指出:“党员干部必须讲觉悟、有觉悟。觉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社会学里有个著名的“横山法则”,它的观点是对人最有效的约束来自于内心的自我约束,自我约束的过程也正是觉悟提高的过程。党员干部只有觉悟高了,在面对利益诱惑、公与私、是与非、苦与乐等矛盾时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3.纠治基层“微腐败”的对策

腐败现象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大小之分,“微腐败”不除即会发展成“大贪巨腐”,又会成为影响单位整体风气的堕落温床,产生“一窗不补,百窗必破”的“破窗效应”。对待“微腐败”问题绝不能姑息,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整治。

3.1落实群众监督制度

严格落实军队基层官兵监督制度。一是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将“微腐败”问题纳入军官干部民主测评内容,实施从基层官兵到上级机关的逆向核查制度,建立常态化的考察监督制度;二是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完善线上、线下“微腐败”现象举报渠道,打通官兵利益述求的“最后一公里”,发挥士官支委重要作用,避免出现举报无门,官官相互等情况;三是建立重大事项公示制度,阳光公开的工作作风是扫清腐败雾霾的重要途径,针对基层官兵休假、学习等不在位情况,公示可采用传统的“小白板”、“宣传栏”等平台,同时应结合“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在进行脱密处理的基础上及时公示基层事项。

3.2加强基层法治教育

首先应营造法治宣传浓厚氛围,通过建立“法治连队”形成法治细胞,把法律知识,特别是廉政相关的法律知识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随后,可以利用经常性思想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采用“问题提示+场景体验”的警示教育形式,适当邀请驻地法律机构专家来营授课,设置针对职务犯罪高发原因的对策性知识模块,引导消除基层干部潜在的贪腐念头,让干部一点腐败的念头都不敢想。最后,可以通过军综网下载或向上级请领真实案件教育片,通过观看教育片补足基层干部法律常识短板,确保基层事务阳光、公开、公平、公正。

3.3有效惩治“微腐败”个人

意大利著名法学家贝卡里亚曾说:“制止犯罪发生的一个最有效的手段,并不在于刑罚的残酷,而在于刑罚的不可避免。”纠治基层“微腐败”就是要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纠正官兵对身边腐败现象的看法,同时纪检机关应独立出行政机构,确保其执行任务不受行政要素干扰,实现“快、准、狠”的精准惩治。这就要求纪检部门必须从制度、机制、工作方法上下狠功夫,对任何一件事关风气建设的小事绝不姑息,对“微腐败”现象发生单位的上级追究领导责任,提高“微腐败”现象被揭发、惩罚的概率。

结语

“微腐败”因其“微”,很多人不以为然,但在中央严肃整顿干部作风的当下,“微腐败”正是当前腐败趋向“蚁穴化”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典型“微腐败”现象的特点,查收通过现象透视出的本职,最后提出纠治基层“微腐败”问题的对策建议,望对军队基层风气建设有一定助益。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2]【意】切萨雷•贝卡里亚,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作者简介

(1)沈鹏:(1984),男,江苏苏州,本科,军队政治工作。(2)张平才:(1988),安徽宿州,本科,军队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