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四川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

刘露遥过梦瑶

成都理工大学610059

摘要:以四川省为重点考察地区,发现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开发中保护和现代化进程的矛盾,提出目前在这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历史文化名城或者村镇的现状难以承载其应该有的意义,人们对其的保护意识存在误区及其他一系列问题。针对存在的矛盾及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方式和思路。

关键词:历史文化村镇;传统与现代化;四川

四川省位处中国长江上游,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四川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和开发中呈现出来的传统方式和现代化进程之间还是存在很突出的矛盾[1]。为协调这一矛盾,形成和谐关系,就必须全面了解四川历史文化村镇的社会、环境背景,厘清影响问题的各因素间的关系。

1四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

四川的历史文化村镇众多,应该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在1999年年会上通过的《昆明宣言》指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必须特别注意分析研究不同城市的特点,按照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风貌特色等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保护,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1.1保护历史文物古迹

保护古迹,保留遗存的前提是摸清文物古迹位置、数量、现存情况,这就需要对四川省境内文物古迹进行普查。四川省境内已建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点诸多。省内现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62处,省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7处。在收集到文物古迹基础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各保护单位实际情况,推选一批新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重点保护。特别地,对于地下文物古迹应按照“考古发掘”的要求进行严格监管和控制[2]。

1.2保护历史街区特色

构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原则有三点:注重历史的真实性,保护风貌的完整性,维护生活的延续性。具体而言,第一,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本条件是必须为真实的遗存,不能是仿古假造,最好能保存本真的东西;第二,要保留历史街区遗留下的一方特色,这种特色是每各地区所独有的,也是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应予以保留并延续。同时,保存完整的历史风貌是保留当地特色的题中之义,完整的风貌方能充分反映城市历史上的典型特色;第三,保留历史也不能忽视历史街区的现实性。历史街区不仅是人们感受历史氛围的一方之地,更是现代人们享受生活、休闲娱乐的地方,这就要求对历史街区的建设不能忽视现代元素,要尽可能的符合当代人们的生活习惯,实现其对人们应有的价值和功能[3]。

1.3保护原有景观风貌

城市及村镇的历史文化特色反映的是其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每座城市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色是各地独特的价值所在,应当予以充分的保护和延续,尽可能的继承传统格局。对于具有地理座标价值的文物建筑,更要坚持“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地保护,并且发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予以发扬[4]。

2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开发存在的矛盾

2.1保护历史文化村镇与现代化建设的矛盾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城市化进程在30%到70%之间的发展高峰国家,也正是处在城市的传统风貌、历史习俗、地段被破坏的高危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城市化的高峰,。而对城市传统特点和风貌最主要的破坏性影响是将旧城的城市布局改造得面目全非。然而,被破坏的城市布局正是城市的特点所在,也是其展现独特历史风貌的重要载体[5]。在现代化进程中,这种特色渐渐被破坏,对其的保护成为重任。

2.2保护机制的完善程度和需求的矛盾

近些年,历史文化村镇建设在四川得到重视,但政府并未出台相应的保护条例或细则,历史文化村镇的建设缺乏配套制度的保护和约束。如果完全参照别的城市指定的一些规范,就会出现缺乏适应性的问题。没有地方性、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作为相应的保障,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和发展的进度和实施就不能得到确实的保证。目前一些一线城市在这个方面已经有了进展,四川省在这个方面比较滞后,需要改进和学习。

2.3村镇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对于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和发展来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6]。因为大多数的旧城区的位置都处于市中心,其地段对于开发商而言是具有巨大的经济诱惑力的。同时,大多的旧城或者说市中心都属于人口聚集地,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质量需求之间的矛盾,正好给了政府和开发商契机,对城市进行改造,因此对原有的城市风貌会有一定的破坏风险。

2.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经费严重不足

投资长、收益和见效较慢是历史文化城镇的建设和保护的特征之一,正因如此,经费问题一直是一个困扰和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再加上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村镇的工作没有专门的行政部门负责,因此经费问题的解决更是难上加难。这使得历史文化街区和名城风貌、特色的保护进程缓慢。

3四川历史文化村镇可持续发展对策

3.1以四川旅游业产品创新

第一,曾经的历史文化村镇可以提供新的旅游产品或者项目,例如宜宾李庄古镇在2016年进行了全镇的一个重新维护修建,增加了其活力与吸引力。第二,还可以进行其的旅游路线重新规划,丰富其景观特色及城市特点。例如正在规划与建设的广西鹿峰山景区就对泉景区的路线进行了丰富与设计[7]。

3.2结合其他行业共同发展

旅游行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行业,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会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并且可以与其他行业相互促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8]。首先,旅游行业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带动四川历史文化村镇服务行业的迅猛发展,优化其经济结构,促进良性发展。其次,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会引起各村镇政府对旅游行业的重视,从而影响其政策决策。再次,社会文化方面,历史文化村镇的一些传统的习俗和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得到重新的重视和恢复,例如历史遗存的音乐、活动、建筑形式等。

4结论

历史文化村镇的开发和建设应在保留其原本的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寻找历史文化村镇的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破坏[9]。这是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和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点,兼顾城市现在的经济收益和长远的经济利益,既注重文化的建设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辀云,传统保护与现代化进程的矛盾———以四川为例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No.3:130-136.

[2]何一民.变革与发展———中国内陆城市成都现代化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1197-1198.

[3]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76.

[4]许虹,四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100-104

[5]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文物出版社,北京,1987.

[6]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2003.

[7]杨方琳,曾绍伦,李健,四川历史文化名镇旅游资源

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8]徐骥,刘斌夫.巴蜀古镇向世界“开窗”.四川日报,2003-01-14(9)

[9]中国古镇游编辑部.中国古镇游—四川、重庆分册.陕西师大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