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施工浇筑技术杨红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27
/ 2

浅谈混凝土施工浇筑技术杨红利

杨红利

1混凝土浇筑技术概述

在混凝土的浇筑工作环节中,混凝土整体的浇筑质量取决于浇筑工作环节的质量,这一工作环节对所有的建筑结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目前,业内人士对混凝土浇筑技术提出了十分严格和全面的施工标准,混凝土浇筑技术也因此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改进和提高。当前,混凝土浇筑技术已成为混凝土工程中最全面、最完善的施工环节之一。

2普通混凝土施工的浇筑方法

2.1商品混凝土浇筑

商品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我国大型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商品混凝土浇筑是以商品混凝土为基础。商品混凝土浇筑的整个过程是: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准备材料,并进行商品混凝土拌制,然后将混凝土运输到现场,在现场要通过相关专业质检人员检查混凝土的质量之后再卸料或用输送泵送到工地上需要浇筑和施工的位置上,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管理。

2.2现场混凝土浇筑

现场混凝土浇筑是目前工程施工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在施工前,组织从原材料进场并有专业质检人员进行检验,合格后在施工现场使用搅拌机直接进行混凝土拌和。然后使用简单的运输工具,将混凝土运输到需要浇筑和施工的位置上,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管理。

3混凝土浇筑施工

3.1准备阶段

3.1.1制定施工方案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和结构特点来制定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案。

3.1.2机具准备及检查

根据需要选择搅拌机、运输车、料斗、弦、振动器等设备。对于重要的工程,应提供备用混频器和振动器。特别是对于泵送混凝土,必须要有备用泵。所有的机器和工具在浇筑前都要进行检查和测试,并随时有专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维护与维修。浇筑前,必须检查和确认施工材料能否一次浇筑完毕,避免因材料问题而停工。

3.1.3保障施工现场的水、电、原材料供应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混凝土浇筑现场,一定要确保照明与水电的供应,不能出现中断。为了防止临时停运,要有一定量的原材料(如砂、石、水泥、水等)和人工搅拌捣固所使用的工具,这些备用品应存放在浇筑处,防止出现意外的施工停歇。

3.1.4关注天气季节变化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混凝土浇筑阶段,必须时刻了解和掌握天气变化,尤其是在雷雨、台风和寒流突袭的时节,更应该时刻警惕,确保混凝土的顺利浇筑和确保混凝土浇筑工程的质量。

3.1.5检查模板、支架、钢筋和嵌入件

在实施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现场检查员要对所有施工用品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进行检查和控制。检测的偏差值要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国家标准》(GB50204-2015)的规定要求。施工中必须要满足模板和隐蔽工程项目的预检和隐蔽验收工作标准才能继续进行混凝土浇注。在验收的过程中应注意(1)模板的高度和位置以及构件的截面尺寸与设计一致;(2)构件的保留拱度正确;(3)支架安装稳定;支架的支撑和模板的固定可靠;(4)模板的紧密程度符合要求;(5)钢筋、埋件的规格、数量、安装位置和连接焊缝符合要求;(6)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清除模板上的垃圾、木屑、刨花、锯屑、灰尘、钢渍和鳞片;(7)木质模板要采取浇水和加湿的措施,但不能有积水;润湿后的木质模板中未膨胀的缝隙要进行收紧以防渗漏;金属模板中的缝隙和孔要及时进行封闭;(8)检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安全设施、劳动配备,必须满足混凝土浇铸的速度要求。

3.2施工缝与后浇带的处理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求浇筑要连续进行。在现代大面积、大批量的建设中,工程量大,而技术、设备、人力资源有限,连续浇注往往是不可能的。如果浇筑间隔时间过长,会引起混凝土初凝,施工前应事先确定好缝隙。

3.2.1施工缝留设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约为其抗压强度的0.1倍,施工缝应保留在剪切强度小、施工方便的部位。柱的施工缝应保持在基础顶部、梁或吊车梁下、吊车梁下方、无梁楼盖柱下,与楼板相连的大截面梁应保持在地面以下20~30mm处。根据工程设计的需要,将一些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拱、薄壳、多层框架等复杂结构保留下来。

3.2.2后浇带设置

在有效降低温差和收缩应力条件下通过计算来确定后浇带的设置位置和距离。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后浇带应在混凝土内部与土体30mm,宽度一般为800~1000mm。

3.3混凝土浇筑施工及工序

混凝土浇筑技术适用于多种建筑施工。现代建筑的结构多种多样,混凝土的施工要求也不尽相同。不同的混凝土工程和浇筑技术应因地制宜,在不同工程中采用不同的工序。

3.3.1多高层框架结构的浇筑

多、高层的框架结构应该根据竖向结构来进行分层浇筑。在施工的每一部分都要先浇柱,后浇梁和板。当浇筑柱基础时,应在墙角中间分层,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确保混凝土充满模板的所有角落。在安装梁板之前,要设置柱、梁板模板作为水平支撑和操作平台。施工区段的每排柱子的浇筑顺序均应由外到内对称浇注,以防止柱模板出现误差。

3.3.2剪力墙的浇筑

剪力墙应长条形分段浇筑,均匀上升。新浇筑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相粘合的地方,要在其底部均匀浇筑50mm厚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每层厚度应控制在约600mm左右。

3.3.3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采取整体分层的方式来进行操作。采用两种振动方案,混凝土在初始凝固后不允许振动,而混凝土尚未开始凝结时,这在技术上是可以接受的。这两种振动可以消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气泡引起的微孔,也能克服混凝土在振动后的下沉,从而提高混凝土和钢筋的抓持强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密度、渗透性和可塑性。

3.3.4楼梯混凝土浇筑

楼梯混凝土要从底部浇注到顶部。首先,地板混凝土振动达到台阶位置,并沿着台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并连续不断地向前推进。在任何时候,应用木托盘来平滑步进表面。施工缝位置可放在楼梯的1/3处。

4混凝土浇筑的要求

施工中,需要对保护层、钢筋、模板和预埋件的相关数量和尺寸进行相关调整,分析其位置和施工精度。同时,还要注意对模板的稳定性和拼接间隙进行检查,分析其是否有足够的支撑作用,随时记录混凝土施工情况。一般来说,混凝土浇筑的最佳施工阶段是在凝固初期。混凝土的自由落体高度不能超过2m,一旦超过2m就会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对于竖向结构来说,混凝土的自由落体高度也不能超过3m;配筋较密或不便捣实的地方不能超过600mm。在进行竖向结构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前,要提前在结构的底层先填上50~100mm厚度的水泥砂浆,从而避免出现蜂窝、麻面、露石等质量缺陷。

5结语

总之,凝土浇筑在当前建筑中的比重和重要地位使得混凝土施工质量监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混凝土浇筑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也将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任福民.抗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工程监理要点[J].丹东纺专学报,2004,11(2).